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284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包括用于构成可展大跨网架的上弦杆以及安装于上弦杆两端用于支撑上弦杆的立柱,立柱上设有折展柱间支撑组件,上弦杆上设有可折展屋架支撑组件,可折展屋架支撑组件上设有CFRP拉索组件。本申请预先完成结构拼装,并可沿结构纵向和横向进行折展,能够实现工作状态的高承载、非工作状态的小体积,方便运输、提高周转效率、减少用工成本,具有较高的施工现场适应性。现有的网架结构在设计时已经确定了纵横向跨度,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具备折叠和展开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结构纵向的长度,提高了现场的适应性。提高了现场的适应性。提高了现场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可展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预制结构,展开后可成为具有一定承载力的结构体系;使用后可收缩或拆卸,进行运输再利用。可展结构最早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应用于空间站可展天线以及航天器太阳帆板等。但随着可展结构概念扩充,使得其在建筑领域得以应用和发展。
[0003]网架结构是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有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当前主要采用杆件运输、现场拼装焊接的工艺进行施工,该种施工方式不仅需要设置大量支撑胎架,同时需要建立高精度控制网,工期长、人工多、安全和质量难以把控。
[000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设置的各个组件,解决了不仅需要设置大量支撑胎架,同时需要建立高精度控制网,工期长、人工多、安全和质量难以把控的问题。<b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构成可展大跨网架的上弦杆(1)以及安装于上弦杆(1)两端用于支撑上弦杆(1)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上设有折展柱间支撑组件(3),所述上弦杆(1)上设有可折展屋架支撑组件(4),所述可折展屋架支撑组件(4)上设有CFRP拉索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上弦杆(1)均匀分布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立柱(2)的数量为所述上弦杆(1)数量的两倍,每两个所述立柱(2)分别对应一个所述上弦杆(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展屋架支撑组件(4)包括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弦杆(1)上的斜腹杆A(41),所述斜腹杆A(41)的中部设有转轴,并通过转轴内部转杆活动连接有斜腹杆B(42),所述斜腹杆B(4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上弦杆(1)相活动连接,所述斜腹杆B(42)的另一端与所述斜腹杆A(41)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同一下弦杆(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腹杆A(41)与所述斜腹杆B(42)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斜腹杆A(41)与斜腹杆B(42)两两构成一组,若干个组所述斜腹杆A(41)与斜腹杆B(42)依次首尾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展大跨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展屋架支撑组件(4)还包括贯穿连接于每两组所述斜腹杆A(41)与斜腹杆B(42)之间的竖向连杆(44),每个所述上弦杆(1)两端的立柱(2)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楠吴杭姿杨燕黄青隆许国文冯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