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696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水质监测预警仪,壳体内设置有取水组件,取水组件与水质监测预警仪连通,取水组件包括固定座、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取水管和驱动件,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连接有钢索,钢索的自由端连接有沉降块,取水管的自由端与沉降块传动连接,取水管与钢索之间设置有限位块,用来解决在流动性较强的水域进行水质监测时,再通过柔性取水管进行取样时,将取水管绑在竹竿上,在伸入相应的水域深度进行取样,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必须人工辅助,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且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江、河、湖、海和地下的天然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目前,在对水质监测时,一般是采用在线水质监测设备,用以实时分析监测水域的水质,例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悬浮物、重金属含量以及有机物残留等。
[0003]但现有的水质监测装置在进行水质监测时,一般是通过将不同长度的柔性取水管置于不同深度的水域,进行取样,取样后,再通过水质监测设备分析,从而监测水质。这种监测方式,在湖面或平静的水面对水质监测结果更准确,在一些流动性较强的水域进行水质监测时,通过柔性取水管进行取样时,取水管在流动水的作用下,想要达到相应深度的水域进行取样较为困难,一般会将取水管绑在竹竿上,在伸入相应的水域进行取样,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必须人工辅助,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用来解决在流动性较强的水域进行水质监测时,再通过柔性取水管进行取样时,将取水管绑在竹竿上,在伸入相应的水域深度进行取样,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必须人工辅助,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水质监测预警仪,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取水组件,所述取水组件与水质监测预警仪连通,所述取水组件包括固定座、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取水管和驱动件,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驱动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的进水口,另一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取水管缠绕在驱动件上,所述取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另一端穿出壳体,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泵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在水质监测预警仪上,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连接有钢索,所述钢索的自由端连接有沉降块,所述取水管的自由端与沉降块传动连接,所述取水管与钢索之间设置有限位块。
[0007]进一步,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支撑块和第一绞盘,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支撑块对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一绞盘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块之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绞盘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取水管缠绕在第一绞盘上,这样设置,使取水管能够收缩与释放,从而能够在不同深度的水域进行取样。
[0008]进一步,所述取水管包括软管、保护套和编织套,所述第一连接管与软管连通,所述保护套设置在软管外侧,所述编织套设置在保护套外侧,这样设置,减少对软管的损伤。
[0009]进一步,所述编织套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壳,所述软管穿出密封壳,所述软管的自由端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转动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连接柱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这样设置,能够在取样时,对一些杂质、悬浮物进行打散,避免堵塞软管。
[0010]进一步,所述软管于密封壳内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所述密封壳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第一流量计相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这样设置,用于控制取样量,同时,避免在进行取样前,其他深度的水流的干扰。
[0011]进一步,所述沉降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电池壳,所述电池壳内设置有锂电池,所述电池壳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安装槽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绞盘,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绞盘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绞盘上缠绕有绳体,所述绳体的的自由端穿出沉降块,所述绳体和沉降块之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绳体的的自由端与密封壳固定连接,这样设置,能够稳定控制取水管对不同深度的水域进行水质取样,减小流动水对取水管的影响。
[0012]本技术的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取水管和驱动件,壳体底部设置连接环、钢索和沉降块,通过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取水管、驱动件、钢索和沉降块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取水管取样时,稳定自动到达相应深度的取水区域,不必借助竹竿和人力,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同时在进行水质取样时,能够减少对取水管的损伤、堵塞,有效的延长了取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的部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中取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壳体1、盖板11、扶手12、连接环13、钢索14、限位块15、沉降块2、安装槽201、电池壳21、锂电池22、第二伺服电机23、连接块24、第二绞盘25、绳体26、密封套261、第一伺服电机3、支撑块31、第一绞盘32、取水管33、软管331、保护套332、编织套333、固定座34、水泵35、第一连接管351、第二流量计352、第二连接管353、密封壳36、定位块37、第一流量计38、滤网39、连接柱391、密封轴承392、搅拌叶393、水质监测预警仪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水质监测预警仪4,水质监测预警仪4用于对水质监测以及预警。壳体1内设置有取水组件,取水组件与水质监测预警仪4连通,通过二者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对流动水域的实时监测以及预警。取水组件包括固定座34、水泵35、第一连接管351、第二连接管353、取水管33和驱动件,固定座34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水泵35固定设置在固定座34上,驱动件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连接管35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35的进水口,另一端与驱动件连接。取水
管33缠绕在驱动件上,通过驱动件的工作,能够对取水管33进行收缩和释放,使取水管33能够达到不同深度的水域。取水管3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管351上,另一端穿出壳体1,使取水管33能够进行水质取样。第二连接管353的一端连接在水泵35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在水质监测预警仪4上,通过第一连接管351和第二连接管353的相互配合,能够将取水管33采集的水样输送至水质监测预警仪4。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11,用于将壳体1封闭。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12,通过外接的绳索,能够将整个装置的位置初步固定。
[0020]驱动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支撑块31和第一绞盘32,第一伺服电机3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支撑块31对称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绞盘32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块31之间,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与第一绞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水质监测预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取水组件,所述取水组件与水质监测预警仪连通,所述取水组件包括固定座、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取水管和驱动件,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水泵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驱动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水泵的进水口,另一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取水管缠绕在驱动件上,所述取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上,另一端穿出壳体,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泵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在水质监测预警仪上,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连接有钢索,所述钢索的自由端连接有沉降块,所述取水管的自由端与沉降块传动连接,所述取水管与钢索之间设置有限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支撑块和第一绞盘,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支撑块对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一绞盘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块之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绞盘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取水管缠绕在第一绞盘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监测预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生军应嘉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至碳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