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型钢构件自动翻转装置及翻转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的施工
,具体是一种箱型钢构件自动翻转装置及翻转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箱型构件加工前需要先焊接箱体主焊缝,然后进行二次装配焊接。箱体主焊缝的焊接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打底焊接,然后采用半自动埋弧焊接小车进行埋弧焊盖面。在此过程中,构件的翻身、焊接,都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0003]箱型构件的翻身目前多数钢结构加工厂都是采用四块夹板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夹板上焊有吊耳,通过行车来进行翻身。
[0004]目前大部分工厂都是采用上述翻身焊接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指挥人员、焊工、行车操作工,各方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成本高、并且对于焊接质量也不能很好的控制在一个标准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便于箱型钢构件主焊缝焊接的构件自动翻转装置,方便箱型构件的翻身,更加高效便捷的焊接箱型构件的主焊缝。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型钢构件自动翻转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升降胎架、箱体自动翻转装置、门型埋弧焊结构,其中可升降胎架包括型钢胎架(1)、垫板(2)、第一液压缸(3)、底座(4)、轨道车(5)、承压钢轨(6),所述第一液压缸(3)与底座(4)之间通过螺丝螺母固定,垫板(2)与第一液压缸(3)之间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型钢胎架(1)、垫板(2)之间通过螺丝螺母固定;箱体自动翻转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7)、液压缸撑板(8);第一压块(9);补强杆(10);支撑框架(11);外夹板(12);内夹板(13);型钢支撑(14);轨道车(15);承压钢轨(16);减速电机(17);电机支座(18);第一链轮(19);第一端盖(20);链条(21);第二链轮(22);第二端盖(23);环形垫板(24);第一自润滑轴套(25);第一轴环(26);法兰板(27);28.第二轴环(28);轴(29);第二自润滑轴套(30);其中,第一自润滑轴套(25);第一轴环(26);法兰板(27);28.第二轴环(28);轴(29);第二自润滑轴套(30)之间呈轴与轴套结构,轴环之间的相互嵌套;门型埋弧焊结构包括步进电机(31);电机支座(32);滑轨轨道(33);导轨架(34);第一滑块(35);液压缸连接件(36);第三液压缸(37);液压缸支架(38);第二滑块(39);支座(40);第一导轨(41);两节抽拉滑轨(42);第二压块(43);焊枪连接件(44);焊枪(45);伺服电机(46);型钢支座(47);第二滑块(48);第二导轨(49);齿轮(50);齿条(51);型钢座(52);其中,第一滑块(35)与第一导轨(41);第二滑块(39)与电机支座(32);第二滑块(48)与第二导轨(4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导轨与滑块之间的互相配合;齿轮(50)与齿条(5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齿轮和齿条之间的互相啮合;权利要求1所述箱型钢构件自动翻转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可升降胎架带动箱型构件主体进行X轴与Y轴方向的移动,具体地:根据构件长度通过轨道车(5)的X轴向移动,调整两个型钢胎架横向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组好箱体的箱型构件主体吊装到型钢胎架(1)上,胎架中心位置有一条中轴线,此时构件主体的中心位置应与此中轴线互相重合,保证构件主体位于型钢胎架的中心;待构件体放平后,通过液压缸(3)的作用,将胎架做沿着Z轴方向的运动,待胎架提升到一定高度,同时构件随胎架提升到一定高度;步骤2、箱体自动翻转装置夹紧箱型构件主体的两端,并且带动箱型构件本体做沿着X轴方向的轴线做旋转运动,具体地:液压缸(7)的活塞通过油压的驱动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鑫,徐超,周平安,林仁达,李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