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承台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PC构件承台模结构,包括呈环绕包围设置的多个承台模板,每一承台模板均包括多个PC板体,相邻PC板体之间安装有连接部件,其中,PC板体朝向相邻PC板体的一侧设有卡槽一,连接部件包括中间部以及设于中间部两端的两个卡接部,卡接部用于与卡槽一匹配卡接;相邻承台模板之间还设有弯角连接机构,其中,弯角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部件,相邻转动部件之间通过活动结构转动连接;转动部件的侧面设有卡槽二,卡槽二用于与卡接部匹配卡接。基于此,可使相邻PC板体之间紧密连接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提高承台建筑施工的施工效率。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基于PC构件承台模结构的施工方法。种基于PC构件承台模结构的施工方法。种基于PC构件承台模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构件承台模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承台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构件承台模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承台是指为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在基桩顶部设置的、用于联结各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承台把几根、甚至几十根桩联系在一起形成桩基础,以便于房屋建筑及桥梁的搭建。
[0003]传统的承台一般为采用砖体砌筑形成砖胎模的施工做法,然而砖体砌筑的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较。因此,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施工人员逐渐使用预制的PC构件来构筑承台,通过将PC板体固定于地面基础并围合成承台模结构,然后向承台模结构的内外两侧涂抹砂浆,可以使承台模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最后向相邻承台模结构之间区域进行土方回填和混凝土浇筑,即可形成承台。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对承台模结构涂抹砂浆以提高相邻PC板体之间的密封性时,操作人员施工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砂浆涂抹后需要一段时间的静置、养护才能使砂浆凝结固化成混凝土层,因而该施工做法仍存在施工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进一步提高承台建筑施工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C构件承台模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PC构件承台模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构件承台模结构,包括呈环绕包围设置的多个承台模板,每一承台模板均包括多个PC板体,相邻PC板体之间安装有连接部件,其中,PC板体朝向相邻PC板体的一侧设有卡槽一,连接部件包括中间部以及设于中间部两端的两个卡接部,卡接部用于与卡槽一匹配卡接;相邻承台模板之间还设有弯角连接机构,其中,弯角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部件,相邻转动部件之间通过活动结构转动连接;转动部件的侧面设有卡槽二,卡槽二用于与卡接部匹配卡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将连接部件的两个卡接部分别卡设于两个相邻PC板体的卡槽一,可以使相邻PC板体稳固连接并最终制得承台模板;对于成角度设置的两块PC板体,通过将连接部件的两个卡接部分别卡设于PC板体的卡槽一以及转动部件的卡槽二,调整相邻转动部件之间的角度,可以实现相邻承台模板之间弯角处的连接。
[0008]承台模结构易发生渗漏的位置位于相邻PC板体之间的连接位置,本申请通过连接部件与卡槽一、连接部件与卡槽二的配合,可以使相邻PC板体之间紧密连接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承台模结构搭建完成后无需向其内外壁进行砂浆涂抹作业,或者相邻PC板体之间接缝处的密封可以与相邻承台模之间的土方回填及混凝土浇筑同时进行,进而能够进一步
提高承台建筑施工的施工效率。
[0009]可选的,卡槽一与卡槽二的结构设为相同,卡槽一包括相互连通的阔口区域和窄口区域,阔口区域的宽度大于窄口区域的宽度,且卡接部匹配卡接于阔口区域;卡接部与阔口区域之间为间隙配合;阔口区域的内壁设有锯齿板,锯齿板的延长方向与PC板体的延长方向相同;卡接部的外壁设有锯齿槽,锯齿板与锯齿槽匹配咬合;阔口区域远离窄口区域的一侧嵌装有弹性件,弹性件连接于锯齿板并处于常态压缩状态。
[00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卡接部与阔口区域的配合方式设为间隙配合,能够提高连接部件安装于相邻PC板体之间的顺畅性和便利性;连接部件的卡接部顺利安装于阔口区域后,卡接部外壁的锯齿槽能够与阔口区域内部的锯齿板相咬合,且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锯齿板与锯齿槽之间的咬合更加紧密,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部件与PC板体之间的防水能力和密封效果。
[0011]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各个承台模板内侧的多组第一支护机构以及多组第二支护机构,第一支护机构支撑于并排设置的两个相邻PC板体,第二支护机构支撑于成角度设置的两个相邻PC板体。
[00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两个相邻PC板体的连接处为承台模结构的受力薄弱点,通过设置第一支护机构支撑并排设置的两个相邻PC板体,通过设置第二支护机构支撑成角度设置的两个相邻PC板体,能够在后续向相邻承台模之间区域进行土方回填、砂浆浇筑时降低PC板体受力向内倾覆的可能性,有利于使相邻PC板体之间保持良好的防水性和密封性。
[0013]可选的,在安装固定状态下,并排设置的两个相邻PC板体之间存有间隙,中间部的外侧固定有多根插杆,插杆向上倾斜设置并局部露出于PC板体的内侧面;所有插杆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第一支护机构包括插装板、定位板以及顶撑杆,插装板设有供插杆匹配插接的插孔,在安装固定状态下,插装板贴合于PC板体的内侧面,且上下相邻的插装板之间相互抵贴;定位板固定于两个相邻PC板体并抵靠于最上方插装板的上方,顶撑杆铰接于插装板,顶撑杆远离插装板的一端固定于地面基础。
[00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插装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将各个插装板从下至上依次插接于对应的插杆,且通过将插杆向上倾斜设置,各个插装板可以以自重的方式沿着插杆向下滑落并抵贴于PC板体,同时各个插装板能够依次抵贴;而后,将定位板固定于最上方插装板的上方,并将顶撑杆插设于定位板与地面基础之间,可以起到限制插装板的作用,进而使整个第一支护机构能够对相邻PC板体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0015]可选的,插装板远离PC板体的一侧设有限位部以及限位槽,限位部与限位槽相适配,且限位部与限位槽分别位于插装板上下两侧的边缘位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插装板插接于插杆并沿着插杆自由滑落抵靠于下方相邻的插装板时,插装板的限位部能够匹配插接于限位槽内,能够增强相邻插装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护机构对相邻PC板体的支撑效果。
[0017]可选的,两个成角度设置的相邻PC板体均固定有钢构架,钢构架与PC板体之间形成有活动空间;第二支护机构包括斜撑板、活动板和驱动组件,活动板设有两个,两个活动
板分别滑移安装于斜撑板的两侧,每一活动板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匹配插设于活动空间并活动设置于活动空间内部;驱动组件连接于两个活动板,用于驱使两个活动板相互远离/相互靠近。
[00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钢构架分别固定于两个成角度设置的相邻PC板体,然后将两个活动板的支撑柱分别对应插设于钢构架的活动空间内,通过控制驱动组件驱使两个活动板相互远离,最终两个支撑柱能够分别低于钢构架的内侧壁,从而对两个成角度的相邻PC板体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此第二支护机构能够适应于成各种角度的相邻PC板体的支撑。
[0019]可选的,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斜撑板的螺纹杆以及螺纹连接于螺纹杆的移动座,移动座的两端分别铰接有铰接板,每一铰接板远离移动座的一端均对应铰接于活动板。
[00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螺纹杆转动能够带动移动座沿螺纹杆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驱使铰接杆推动活动板向靠近/远离螺纹杆的方向移动,从而顺利迫使两个活动板相互靠近/相互远离。
[0021]可选的,转动部件包括旋转部和安装部,活动结构设置于旋转部,卡槽二设置于安装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构件承台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绕包围设置的多个承台模板(1),每一承台模板(1)均包括多个PC板体(11),相邻PC板体(11)之间安装有连接部件(2),其中,PC板体(11)朝向相邻PC板体(11)的一侧设有卡槽一(12),连接部件(2)包括中间部(21)以及设于中间部(21)两端的两个卡接部(22),卡接部(22)用于与卡槽一(12)匹配卡接;相邻承台模板(1)之间还设有弯角连接机构,其中,弯角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动部件(3),相邻转动部件(3)之间通过活动结构(32)转动连接;转动部件(3)的侧面设有卡槽二(31),卡槽二(31)用于与卡接部(22)匹配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构件承台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卡槽一(12)与卡槽二(31)的结构设为相同,卡槽一(12)包括相互连通的阔口区域(121)和窄口区域(122),阔口区域(121)的宽度大于窄口区域(122)的宽度,且卡接部(22)匹配卡接于阔口区域(121);卡接部(22)与阔口区域(121)之间为间隙配合;阔口区域(121)的内壁设有锯齿板(123),锯齿板(123)的延长方向与PC板体(11)的延长方向相同;卡接部(22)的外壁设有锯齿槽(23),锯齿板(123)与锯齿槽(23)匹配咬合;阔口区域(121)远离窄口区域(122)的一侧嵌装有弹性件(124),弹性件(124)连接于锯齿板(123)并处于常态压缩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构件承台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各个承台模板(1)内侧的多组第一支护机构(4)以及多组第二支护机构(5),第一支护机构(4)支撑于并排设置的两个相邻PC板体(11),第二支护机构(5)支撑于成角度设置的两个相邻PC板体(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构件承台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固定状态下,并排设置的两个相邻PC板体(11)之间存有间隙,中间部(21)的外侧固定有多根插杆(24),插杆(24)向上倾斜设置并局部露出于PC板体(11)的内侧面;所有插杆(24)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第一支护机构(4)包括插装板(41)、定位板(42)以及顶撑杆(43),插装板(41)设有供插杆(24)匹配插接的插孔(411),在安装固定状态下,插装板(41)贴合于PC板体(11)的内侧面,且上下相邻的插装板(41)之间相互抵贴;定位板(42)固定于两个相邻PC板体(11)并抵靠于最上方插装板(41)的上方,顶撑杆(43)铰接于插装板(41),顶撑杆(43)远离插装板(41)的一端固定于地面基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构件承台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插装板(41)远离PC板体(11)的一侧设有限位部(412)以及限位槽(413),限位部(412)与限位槽(413)相适配,且限位部(412)与限位槽(413)分别位于插装板(41)上下两侧的边缘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构件承台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成角度设置的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洪恩,黄沛均,廖清华,张佳,林子奥,李建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