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的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2444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3
一种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的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主要包括:箱体内从下至上依次置有原型管片支撑座、原型管片、盾壳、挡土板;盾壳及挡土板上方填筑土样;土样上有加载板,土样中有止浆环;箱体上盖固定的千斤顶的顶杆与加载板接触;注水设备通过注水管与上盖上的通孔连接;原型管片支撑座中部的检测通孔内放置地质雷达或超声波探测仪;注浆设备的注浆管横向贯通盾壳;盾壳与小车间通过拉杆连接,箱体与小车间通过顶推油缸连接。该试验设备模拟的工况和环境与实际更接近,更方便模拟出不同土压力、地层、注浆材料及注浆参数等工况下,同步注浆的效果及浆液扩散变化的规律,为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设计、施工与机理研究,提供更可靠、准确的依据。确的依据。确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的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的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盾构隧道为使用盾构机掘进形成的隧道,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混凝土管片在盾构机的尾部,环向拼接形成管片环;随后,管片环会脱离盾尾进入土体;然后,进行下一管片环的拼接、脱离盾尾,并进行管片环之间的纵向拼接,实现盾构机的向前掘进。由于盾构机的开挖直径(盾构机机壳的直径)大于管片环的外径,脱离盾尾的管片环和土体之间会出现环状的间隙,该间隙即为盾尾间隙。盾尾间隙若不及时处理,上方的土体及管片本身没有支撑会产生沉降、变形,导致沉降超限,隧道结构受到破坏;如隧道附近有建筑(如位于城市中心区域),还会对周围建筑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不间断地从盾尾直接向后注浆,浆液凝固以填充盾构间隙;并且盾构机的推进速度与注浆速度要匹配,推进一环就同时完成一环的注浆,故叫同步注浆。盾构同步注浆能够及时填充环形间隙,使管片与管片外的隧道土层紧密结合,以保证盾构隧道的结构稳固、可靠。
[0003]盾构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的试验设备,包括箱体(1)、加载板(6)、土样(5)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放置有原型管片支撑座(2)、原型管片(3)、模拟盾构机机壳局部的盾壳(4),盾壳(4)的右侧与箱体(1)的右壁接触,盾壳(4)的左侧与箱体(1)的左壁有间隙,在该间隙的上方设有与箱体(1)的左壁固定连接的隔板(19);原型管片(3)的前、后侧与箱体(1)壁间有间隙,在所述的间隙上方均设有挡土板(8);盾壳(4)及挡土板(8)上方填筑有土样(5);土样(5)上放置有加载板(6),土样(5)中沿箱体(1)内壁设有止浆环(7);箱体(1)的上盖(1a)上均匀固定有多个千斤顶(9),千斤顶(9)的顶杆向下穿过上盖(1a)与加载板(6)接触;所述的箱体(1)的上盖(1a)上还设有竖向的注水通孔,注水通孔与注水管(17)的出水端连接,注水管的进水端与注水设备(18)连接;所述的原型管片支撑座(2)由碳纤维构成,其中部开有横向的检测通孔(10),检测通孔(10)内放置地质雷达或超声波探测仪(20);所述的箱体(1)左侧壁上设有与检测通孔(10)贯穿的通孔;所述的盾壳(4)内均匀设置有横向贯通盾壳(4)的注浆管(11);注浆管(11)的左端穿出盾壳(4)与注浆设备(12)的输出端连接;盾壳(4)的左端面与拉杆(13)的右端铰接,拉杆(13)的左端与小车(14)的立柱(14b)连接;所述的小车(14)的车轮(14a)与底座(15)上的滑轨(15a)配合;小车(14)的立柱(14b)上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振雄肖明清何川杨玉冬赵阳资谊王士民张迪宋子含王峻陈俊伟涂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