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志伟专利>正文

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244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上移托架,所述上移托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连接在放置架内部的下移托架,所述放置架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上移托架和下移托架的顶部均抵接有菌包。通过两个放置在第二承载座顶部的第二弧形面内菌包的重量,带动两个第二承载座竖直向下移动,压杆的底端抵接在梯形滑块的斜面上,并向下挤压,推杆的顶部推动第一承载座上移,使得第一弧形面内放置的菌包上移,从而使得托板顶部放置的菌包从上下分布,增大菌包之间的间距,同时增大托板顶部的空间利用率,保证菌菇生长的空间,从而达到防止菌菇生长过程中挤压受损的目的。止菌菇生长过程中挤压受损的目的。止菌菇生长过程中挤压受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菌菇养殖
,尤其涉及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菌菇是指蘑菇、金针菇、平菇等菌类,在菌菇养殖中,一般通过将菌种置入圆柱状的培养基中,并将圆柱形培养基堆放在大棚中进行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还需要经常进行通风,以满足菌菇的生长需要。
[0003]菌菇养殖的培养基一般直接堆放在大棚的地面上或者种植架上,这就使得菌菇的圆柱状培养基之间的空间较小,使得菌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挤压,使菌菇受损,此外,菌菇培养基之间空间较小,造成通风效果变差,容易使菌菇生长不良,菌菇培养基之间空间较小,也会在补水时,积存过多的水,使菌菇和菌菇培养基受到水的长时间浸泡,使菌菇长势不良,甚至死亡。
[0004]我们通过可升降的菌菇培养基的托架,利用菌菇培养基挤压下移托架下移时,利用传动机构带动上移托架上移,使得菌菇培养基上下错落分布,保证菌菇的生长空间和通风效果,另外,在菌菇培养基的下侧设置与上移托架、下移托架相联动的薄膜,阻挡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包括放置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的内部设置有上移托架(2),所述上移托架(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连接在放置架(1)内部的下移托架(3),所述放置架(1)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上移托架(2)和下移托架(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湿机构(5),所述上移托架(2)和下移托架(3)的顶部均抵接有菌包(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的内部包括有底座(11),放置架(1)的顶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柱(12),前后分布的两个立柱(1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3),左右分布的两个立柱(12)之间沿竖直方向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托板(14),前后分布的两个托板(14)为一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托架(2)的内部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每组托板(14)上的前后相对的四个第一伸缩杆(23),每两个第一伸缩杆(23)为一组,每组第一伸缩杆(2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承载座(21),第一承载座(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弧形面(22),前后分布的两个第一承载座(21)向背的一侧均倾斜转动连接有两个推杆(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移托架(3)的内部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承载座(21)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二承载座(31),第二承载座(31)的底部与托板(14)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34),第二承载座(3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弧形面(32),前后分布的两个第二承载座(31)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压杆(3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的内部包括有开设在每组托板(14)相背一侧且位于下移托架(3)下方的滑槽(41),每个滑槽(41)的内壁左右滑动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推杆(24)顶部的滑块(42),两个滑块(42)相背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43),连杆(43)表面套接有固定连接在滑槽(41)内壁的环形隔板(45),连杆(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滑块(44),梯形滑块(44)和环形隔板(45)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46),弹簧(46)套接在连杆(43)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菇生长过程中防止菌菇损伤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机构(5)的内部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前后分布的两个第一承载座(21)或两个第二承载座(31)相对一侧底部的两个固定板(51),两个固定板(51)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流管(52),导流管(52)的表面包覆有海绵层(53),导流管(52)和海绵层(53)表面均阵列开设有透水孔(54),导流管(5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板(55),安装板(55)的底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柯志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