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化道光学相干层析和内窥双模态成像装置及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道光学相干层析和内窥双模态成像装置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消化道疾病引发的消化道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消化道疾病的早期检测与治疗是阻断其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手段。因此,实现消化道病变的早期筛查,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窥镜大多使用冷光源作为照明介质,通过光学传感器对消化道表面组织成像,实现消化道疾病的检测。一般的消化道病变可以通过观察组织表面进行诊断,但部分病变早期的症状往往发生在粘膜下方1
‑
3mm,传统的光学内窥镜难以检测。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弱相干光干涉原理为基础,通过测量样品反射光与参考臂反射光的干涉信号,可以获得组织深度方向上的结构信息,其成像深度在3mm以上,同时可利用样品臂上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道光学相干层析和内窥双模态成像装置,包括OCT体外光路模块(1)和双模态胶囊探头(2);其特征在于:双模态胶囊探头(2)与OCT体外光路模块(1)通过内设有光纤芯线的信号传输线连接;所述的双模态胶囊探头(2)包括胶囊外壳(7)、二向色镜(12)、OCT采集模块、内窥镜成像模块和旋转驱动组件;胶囊外壳(7)的中部设置有环绕胶囊外壳(7)的透明窗口;二向色镜(12)安装在胶囊外壳(7)内并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旋转;二向色镜(12)的转动轴线与胶囊外壳(7)的中心轴线平行;二向色镜(12)的侧面与胶囊外壳(7)的中心轴线成30~60
°
夹角;二向色镜(12)反射近红外光且透射可见光;所述的OCT采集模块包括透镜支架(13)、光束准直器(15)、消色差透镜(16)、液态透镜(17)和非球面透镜(18);透镜支架(13)固定在胶囊外壳(7)内腔的端部;透镜支架(13)的中心安装孔内设置有光束准直器(15)、消色差透镜(16)、液态透镜(17)和非球面透镜(18);信号传输线的光纤芯线与透镜支架(13)的中心安装孔对接;光纤芯线输入双模态胶囊探头(2)的近红外光依次经过光束准直器(15)、消色差透镜(16)、液态透镜(17)和非球面透镜(18),并在二向色镜(12)反射向胶囊外壳(7)的透明窗口;所述的内窥镜成像模块与二向色镜(12)固定;且内窥镜成像模块朝向二向色镜(12);内窥镜成像模块的朝向与OCT采集模块射出的近红外光在二向色镜(12)上反射光方向一致;工作过程中,消化道上同一位置、同一时刻的近红外光反射信号和可见光反射信号均反射向二向色镜(12);近红外光反射信号在二向色镜(12)反射后,经OCT采集模块传输至OCT体外光路模块(1);可见光反射信号在二向色镜(12)透射后照射至内窥镜成像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光学相干层析和内窥双模态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双模态胶囊探头(2)每到达一个采集位置,二向色镜(12)均转动360
°
;二向色镜(12)每转动预设角度均停顿一次,OCT体外光路模块(1)和内窥镜成像模块在二向色镜(12)停顿时进行数据采集,得到采集位置的360
°
范围内的不同朝向的OCT光谱数据和内窥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光学相干层析和内窥双模态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传输线采用光电混合缆(14);光电混合缆(14)中设置有光纤芯线和电信号传输芯线;光电混合缆(14)中的光纤芯线与OCT体外光路模块(1)中的光纤耦合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光学相干层析和内窥双模态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OCT体外光路模块(1)包括近红外光源、光电探测器、光纤耦合器、参考臂光路;近红外光源用于OCT层析成像;光电探测器用于将OCT干涉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处理;光纤耦合器用于将近红外光源按比例分为样品光和参考光并使反射的参考光和样品光发生干涉;参考臂光路用于将参考光反射回光纤耦合器;光纤耦合器输出的样品光传输至双模态胶囊探头(2)的OCT采集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光学相干层析和内窥双模态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囊外壳(7)内设置有照明灯(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