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20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育秧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育秧盘,包括育秧底座和育秧盘,所述育秧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培养仓,所述培养仓的内部前侧开设有流水槽,所述培养仓的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育秧底座的内部左右两侧顶端分别对称开设有安装槽,其中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的相背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移动柱远离卡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块,所述育秧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育秧槽,通过在水稻育秧盘中设置的控温机构,进而达到了为稻种提供了良好环境的目的,使得稻种间所受温度保持均匀,保证了稻种间的生长进度的一致性,避免了人工干预的情况出现,给育秧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给育秧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给育秧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育秧盘


[0001]本技术涉及育秧盘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稻育秧盘。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稻种进行培育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水稻育秧盘,其育秧盘的内部大多不具备对秧苗所处的环境进行温度控制的功能,因此在育秧时,容易导致稻种间所受的温度不均匀,进而造成稻种间的生长进度不一,则需要人工进行处理,给育秧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且育秧盘中的秧苗无法与培养液之间实现了分离,不利于对培养液进行收集以及循环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育秧盘的实用性。
[0003]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水稻育秧盘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育秧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稻育秧盘,包括育秧底座和育秧盘,所述育秧底座的外侧的左右两侧顶端分别开设有握槽,所述育秧底座的前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育秧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培养仓,所述培养仓的内部前侧开设有流水槽,所述培养仓的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秧盘,包括育秧底座(1)和育秧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底座(1)的外侧的左右两侧顶端分别开设有握槽(101),所述育秧底座(1)的前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102),所述育秧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培养仓(103),所述培养仓(103)的内部前侧开设有流水槽(1031),所述培养仓(103)的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3),所述育秧底座(1)的内部左右两侧顶端分别对称开设有安装槽,其中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柱(104),所述卡柱(104)的相背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柱(1041),所述移动柱(104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1042),所述移动柱(1041)远离卡柱(1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块(1043),所述育秧盘(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卡槽(201),所述育秧盘(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育秧槽(202),所述育秧盘(2)顶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固定安装有提手(203);所述控温机构(3)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仓(103)内部四周底端的加热管(301)和固定安装在培养仓(103)内部底端中心处的温度传感器(302),所述加热管(301)和温度传感器(302)的外侧表面均与育秧盘(2)的底部不接触。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芳石笑蕊徐云魏嘉和郑晓超杨佳莹孙康曹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海量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