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水翼及其动力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90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水翼及其动力总成,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之间的两组侧鳍板;所述第一翼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翼板的两端之间一一对应通过两组所述侧鳍板一体固接相连,所述第一翼板、所述第二翼板以及两组所述侧鳍板形成封闭环形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水翼板在航进过程中受到升力作用难以自主控制高度,以及翼尖锋利容易划伤玩家,导致的整体控制性和安全性均较低的技术问题。和安全性均较低的技术问题。和安全性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水翼及其动力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水翼船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形水翼及其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翼船是一种基于流体力学设计的特殊船只,在运行过程中,水翼船利用水翼在水中高速运行产生的升力,将船体脱离水面,实现高速运行。
[0003]现有技术中,电动水翼板航进时在升力作用下存在高度难以自主控制的问题,且使用者往往难以察觉水翼过度升高,易导致水下螺旋桨出水,进而失去动力和平衡,最终落水。同时,电动水翼板的翼尖锋利也很容易划伤玩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水翼及其动力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水翼板在航进过程中受到升力作用难以自主控制高度,以及翼尖锋利容易划伤玩家,导致的整体控制性和安全性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环形水翼及其动力总成,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之间的两组侧鳍板;所述第一翼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翼板的两端之间一一对应通过两组所述侧鳍板一体固接相连,所述第一翼板、所述第二翼板以及两组所述侧鳍板形成封闭环形结构。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技术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翼板对应位于所述第一翼板的上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之间一体设有至少一条连杆。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翼,还具有一个前进方向。
[0011]所述第二翼板沿所述前进方向设于相对所述第一翼板的前侧,所述第一翼板沿所述前进方向设于相对所述第二翼板的后侧。
[0012]一种环形水翼动力总成,包括所述的环形水翼,还包括水下动力部;
[0013]所述水下动力部与所述环形水翼之间相传动设置。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下动力部具有一个动力方向。
[0015]所述环形水翼传动固接于所述水下动力部沿所述动力方向的前端和/或后端。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下动力部具有一个动力方向。
[0017]所述第一翼板和/或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水下动力部之间相传动固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翼板对应位于所述水下动力部沿所述动力方向的前侧位置,所述第一翼板对应位于所述水下动力部沿所述动力方向的尾侧位置。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翼板和所述第一翼板分别一一对应位于所述水下动力部的上下侧或下上侧。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翼板对应位于所述水下动力部沿所述动力方向的前上侧,且所述第一翼板对应位于所述水下动力部沿所述动力方向的的尾下侧;
[0021]或是,所述第二翼板对应位于所述水下动力部沿所述动力方向的前下侧,所述第一翼板对应位于所述水下动力部沿所述动力方向的的尾上侧。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当航行中翼板受升力作用带动螺旋桨上升至临近水面时,第二翼板面会先出水使整体失去部分升力,从而打破原本航行状态的受力平衡,使水翼整体下降,进而使螺旋桨保持在水下持续提供动力,提升了整体的功能实用性。
[0024]2、通过整个水翼呈封闭环形,由于环形水翼没有尖端,因此相比于传统水翼更为安全,有效降低了危险性。
[0025]3、在航行时侧鳍板会阻挡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的高压侧向低压侧流动的涡旋,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涡旋导致的升力损失,提升了整体的功能效率。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环形水翼的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环形水翼的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环形水翼动力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环形水翼动力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环形水翼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环形水翼动力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环形水翼动力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5]第一翼板1;第二翼板2;侧鳍板3;连杆4;水下动力部5;尾翼6。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8]实施例1
[0039]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水翼,包括第一翼板1、第二翼板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翼板1和所述第二翼板2之间的侧鳍板3。
[0040]具体的是,所述侧鳍板3设有两组,所述第二翼板2对应位于所述第一翼板1的上侧,且所述第一翼板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翼板2的两端之间一一对应通过两组所述侧鳍板3一体固接相连,用以使整个水翼呈封闭环形,由于环形水翼没有尖端,因此相比于传统水翼更为安全,有效降低了危险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翼板1和第二翼板2,当航行中翼板受升力作用带动螺旋桨上升至临近水面时,第二翼板2面会先出水使整体失去部分升力,从而打破原本航行状态的受力平衡,使水翼整体下降,进而使螺旋桨保持在水下持续提供动力;此外,在航行时侧鳍板3还会阻挡第一翼板1和第二翼板2的高压侧向低压侧流动的涡旋,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涡旋导致的升力损失,提升了整体的功能效率。
[004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请参考图2,所述第一翼板1和所述第二翼板2之间一体固接有至少一条扁状、流线型的连杆4,用以以此加强第一翼板1和第二翼板2之间的架构强度,提升整体结构的功能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水翼,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之间的两组侧鳍板;所述第一翼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翼板的两端之间一一对应通过两组所述侧鳍板一体固接相连,所述第一翼板、所述第二翼板以及两组所述侧鳍板形成封闭环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水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板对应位于所述第一翼板的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水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之间一体设有至少一条连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水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翼,还具有一个前进方向;所述第二翼板沿所述前进方向设于相对所述第一翼板的前侧,所述第一翼板沿所述前进方向设于相对所述第二翼板的后侧。5.一种环形水翼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水翼,还包括水下动力部;所述水下动力部与所述环形水翼之间相传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水翼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动力部具有一个动力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秋阳段旭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苇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