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工程的药剂原位注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及地下水原位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修复工程的药剂原位注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0003]原位注入技术借用一定的设备将化学药剂注入到地下,通过化学药剂与污染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降低污染物质的迁移性,使污染物毒性降低或变成无毒性的一种方法。原位注入法是有机物污染地块修复中广泛使用的修复技术,通常认为该技术具有二次污染小、修复速度快、费用低等优势。
[0004]但现有原位注入技术存在给药方式粗放,无法根据不同深度段土性差异实时调整注入压力、流量等,导致原位注入修复效率低,药剂在土壤中的传质效果不佳等问题。目前,通过感应设备可以实现对不同深度土壤条件实现实时监测和及时反馈。
[0005]因此,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能够有效地对不同深度土壤条件的污染土壤进行针对性的修复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工程的药剂原位注入设备。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壤修复工程的药剂原位注入设备,包括伸入地下且用于对不同深度段土壤实施注药的直推注入单元,以及与所述直推注入单元连接用于对药剂进行调配增压的地面辅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推注入单元包括能够依次连接的深度延长段(1)、药剂注入段(2)和感应探测段(3);所述深度延长段(1)包括多个依次首尾连接的子延伸管,每个所述子延伸管均包括延伸管本体(11),活动卡设在所述延伸管本体(11)内部的第一安装板(12),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12)上且能够与所述地面辅助单元连接的第一装配管组(13);所述第一装配管组(13)包括两组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一子管组;每组所述第一子管组均包括第一装配母扣件(131),上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母扣件(131)下端的第一装配管体(13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管体(132)下端的第一装配子扣件(133);两个相邻子延伸管之间的延伸管本体(11)首尾相连;两个相邻子延伸管之间的第一装配管组(13)通过相邻第一装配母扣件(131)、第一装配子扣件(133)连接;所述药剂注入段(2)包括能够与最下端所述延伸管本体(11)活动连接的注入段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注入段本体下端且用于安装所述感应探测段(3)的安装座;所述注入段本体包括上端能够与最下端所述延伸管本体(11)活动连接的注入管(21),设置在所述注入管(21)内部且将注入管(2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割成连接腔(2101)、注药腔(2102)的第一分割板组(22),设置在所述注入管(21)上且位于所述连接腔(2101)内部的第二安装板(2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23)上且贯穿所述第一分割板组(22)的第二装配管组(24),卡设在所述注入管(21)内壁上且位于所述注药腔(2102)上的贴合管(25),以及用于对贴合管(25)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第二装配管组(24)上端能够与第一装配管组(13)连接;所述注药腔(2102)内部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所述注入管(21)位于注药腔(2102)处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一孔组,所述贴合管(25)侧壁上设置有多组与每组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孔组;所述第二装配管组(24)包括两组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二子管组;所述第二装配管组(24)包括能够与最下端第一装配子扣件(133)连接的第二装配母扣件(241),上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母扣件(241)下端的第二装配管体(24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管体(242)下端且位于所述注药腔(2102)内部的喷射管(243);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注入管(21)下端;所述地面辅助单元包括用于药剂调配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管组连接的药剂调配系统,用于进行增压且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子管组连接的增压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感应探测段(3)探测信号且控制药剂调配系统、增压系统的控制终端系统,以及用于将直推注入单元直推至土壤内部的辅助机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工程的药剂原位注入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李韬,郑浩,郑东煌,王哲,吴育林,李义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