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170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预制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包括在预制梁的预制台座一侧的位置开挖蓄水池,并在蓄水池中装入潜水泵;将直径100mm的主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相连接,另一端与喷淋控制器相连接,通过喷淋控制器可根据大气的温度、湿度和设定的喷淋养护频率等参数,控制主水管的水量大小、供水时间长短及间隔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喷淋养护及水循环回流的净化设计,可以避免水资源大量浪费,并可以防止水液乱流造成预制梁周围脏乱现象,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的预制梁养护施工,达到了绿色建造施工的目的,且挖设及沉淀净化时产生的土块碎石等可实现转运至其他工地后二次重复利用。工地后二次重复利用。工地后二次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预制养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预制箱梁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在预制台座上进行至少7天的保湿养护,主要是使预制箱梁的水化作用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确保桥梁预制箱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
[0003]传统的桥梁预制箱梁采用自然养护时,一般是采用自来水管向预制箱梁表面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洒水的量需要根据当地空气的温湿度进行调控,但是洒到箱梁表面的水仅一小部分被预制梁吸收得以发挥养护作用,而大部分的水在刚刚喷洒在预制箱梁表面时,就会因为无法被预制梁体吸收,而流至梁体周侧的地面上,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且又造成了预制梁场地面潮湿而影响施工作业和文明施工形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预制梁(1)的预制台座一侧的位置开挖蓄水池(2),并在蓄水池(2)中装入潜水泵(3);步骤二:将直径100mm的主水管(4)的一端与潜水泵(3)相连接,另一端与喷淋控制器(5)相连接,通过喷淋控制器(5)可根据大气的温度、湿度和设定的喷淋养护频率等参数,控制主水管(4)的水量大小、供水时间长短及间隔时间;步骤三:将直径50mm的支水管(32)的一端与喷淋控制器(5)的出水端相连接,并在支水管(32)另一端安装两端密封的分流管(6);步骤四:在每个预制台座的两侧分别挖设宽度为30cm的集水沟(7),在集水沟(7)的外侧分别布设有一路喷淋管(8),每路喷淋管(8)上装有若干个间距为1m的固定喷头(9),再将每路喷淋管(8)均与分流管(6)安装连通,各路所述喷淋管(8)处均设有电磁阀;步骤五:在预制梁(1)的预制台座外侧挖设呈框型的主排水沟(10),并使各个集水沟(7)与主排水沟(10)挖通,主排水沟(10)可以将多个集水沟(7)收集的水汇流在一起;步骤六:在主排水沟(10)的一侧挖设沉淀净化池(11),并在主排水沟(10)与沉淀净化池(11)之间挖设连通槽(12),在沉淀净化池(11)的内部设置沉淀净化机构;步骤七:将沉淀净化池(11)的出水端与蓄水池(2)的进水端之间埋设回流管(13),需保持回流管(13)在沉淀净化池(11)的底部,回流管(13)的出水端在蓄水池(2)的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净化机构包括固定套设于沉淀净化池(11)底部的多个过滤套(14),各个所述过滤套(14)均依次套设,各个所述过滤套(14)的过滤网孔内径由内至外依次呈递减设置,所述沉淀净化池(11)的池壁固定有与连通槽(12)位置相对应的引流管(15),所述引流管(15)的出水端延伸至沉淀净化池(11)内部最内侧的过滤套(14)上方设置,位于所述沉淀净化池(11)内部最内侧的过滤套(14)内部底侧滑动有圆板(16),其余各个所述过滤套(14)的内部与相邻过滤套(14)之间均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底环(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养护用水循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的管壁下端固定插接有多个与集水沟(7)位置相对应的出水管(18),所述主排水沟(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东齐新权赵忠峰刘军宏曹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