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综合制冷站智能管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控制
,具体为一种集成化综合制冷站智能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调系统无智能控制系统,站台的自动化程度不够,依靠人为巡检和手动的机械开关,多台机组多设备,人为管控存在一定的难度,操作复杂,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空调系统缺少环境因素与主机系统之间的调控机制,难以根据站台的人员密度对空调系统做实时调整,导致冷(热)量输出始终保持在最高极限状态,系统一直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高能耗状态;同时冷水机组均为工频运行,无法根据系统需求进行水量调节,存在较大的能耗浪费;
[0003]因此,围绕整体系统按需供应的节能目标,使集群式空调系统中的各个机组的控制系统具有规范一致的结构功能以及良好的交互性和协作性,对制冷站空调系统要求的分布式控制技术的研究更为必要和迫切,提出一种集成化综合制冷站智能管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化综合制冷站智能管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综合制冷站智能管控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加/卸模型建立模块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加/卸模型建立模块的输出端与进化控制策略组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化控制策略组成模块的输出端与多机组节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机组节能模块的输出端与仿真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仿真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且控制系统接收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综合制冷站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加/卸模型建立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机组的运行控制存在的多个控制参数,再采用模糊集合论来描述待优化的运行参数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综合制冷站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加/卸模型建立模块利用Petri网建立冷水机组加/卸模型,所述冷水机组加/卸模型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在冷水机组加/卸模型中将2台冷水机组命名为Ⅰ和Ⅱ,P7表示冷水机组Ⅰ为开状态,P8表示冷水机组Ⅱ为开状态,P6到T1、T2的有向弧均为抑制弧,即当P6中无托肯时,T1和T2会触发,且T3比T1、T2有优先一级的发生权,若仅当P7中有托肯时,T1触发,表示冷水机组Ⅰ开时设置只有1台冷水机组开标志的动作,若仅当P8中有托肯时,T2触发,则表示冷水机组Ⅱ开时设置只有1台冷水机组开标志的动作;当P7、P8中均由托肯时,T3触发,表示设置2台冷水机组均开标志的动作,则P6表示两台冷水机组均开的标志;对控制参数的设置为仅P5开状态,表示合理控制冷水机组运行台数的加/卸,降低冷水机组能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综合制冷站智能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加/卸模型采用模糊集合论来描述待优化的运行参数组,且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将存在若干个非劣解集作为多机组输出控制信息,且非劣解即多机组的控制参数组;2)采用模糊集合论来描述待优化的运行参数组,设有A集合{A1,A2,...,A
n
},集合A中任意A
i
都设计具备一个能力向量其中用于描述A
i
执行节能操作的能力强弱,分析节能能力得出的模糊评价;3)任务集{T1,T2,...,T
m
},每个任务均由一定能力需求其中4)通过参数组优选进化,构造面向节能运行m个任务的m个参数组C1,C2,...,C
m
,使任务得到优化求解,即节能运行的各项任务尽可能由节能运行能力最适合的运行参数组成优化参数组来控制多机组运行;5)根据矩阵A、T直积运算计算出每个单元对不同任务的加权能力向量:6)根据下式隶属函数求得每个单元对不同任务组合的隶属度:
7)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阈值λ∈[0,1],阈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联盟生成的结果,阈值越大,参加联盟的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英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舒适易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