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58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包括底板和标示牌,底板的外表面插接有四组环形管,四组环形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四组环形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块,四组磁性块的外表面均与连接杆的一端紧密接触;四组环形管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卡套,四组卡套的内部均设置有标示牌,底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固定夹的外表面设置有巡视卡。本装置将巡视标示牌与巡视卡结合,将巡视标示牌直接并到巡视卡上,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标示牌进行更换和保护,同时,不容易使标示牌丢失,能够提示和警醒医护人员患者状况,提升护理质量,并且能够对卡套进行固定,防止卡套被意外翻转,影响警示效果。警示效果。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

技术介绍

[0002]标示牌是指医院为避免患者在就诊时,因为环境、社会、心理及生理方面等诸多原因导致意料外事件的发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针对性的予以标识,其中,巡视标示牌是对巡视病房的医护人员做出提示,在患者住院期间,由于护理缺陷引发的投诉事件时有发生,由此体现出巡视标示牌应用的必要性,它对到病房巡视的医护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有效降低护理缺陷事件的概率,促进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巡视标示牌非常容易弄丢,从而无法及时对病房巡视的医护人员做出提示,导致患者的安全性降低进而容易产生护理纠纷,使得护理工作压力增大,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巡视标示牌与巡视卡结合,将巡视标示牌直接并到巡视卡上,防止丢失,便于使用的新型患者警示标示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包括底板和标示牌,底板的外表面插接有四组环形管,四组环形管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四组环形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块,四组磁性块的外表面均与连接杆的一端紧密接触;四组环形管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卡套,四组卡套的内部均设置有标示牌,底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固定夹的外表面设置有巡视卡。
[0007]由上述方案可见,本装置通过拉动连接杆,能够使连接杆脱离与磁性块之间的磁性吸引,可以将连接杆沿着环形管的内壁向下滑动,使得环形管与连接杆之间产生空隙,通过将标示牌插入卡套的内部,进而能够将卡套套在环形管的外表面,能够使标示牌表面的内容对医护人员进行提醒和警示,最后,将连接杆沿着环形管的内壁向上滑动,直至连接杆与磁性块之间由于磁力相互吸引并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标示牌进行更换和保护,避免标示牌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坏,通过设置的四个卡套,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卡套,能够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对一个或多个标示牌进行组装,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可以将标示牌设置为红色、黄色或蓝色,并在标示牌的表面标注警示内容,以合理区分每位患者的症状以及禁忌,进而对其它巡视病房的医护人员起到提示和警醒作用,展现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通过设置的环形管为环状,能够对套设在环形管外表面的卡套进行翻转,在需要进行警示时,可以将卡套翻转至前侧,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卡套翻转至后侧,通过设置的固定夹和巡视卡,能够将标示牌与巡视卡结合,将巡视标示牌直接并到巡视卡上,防止丢失,便于人们使用,从而实现了便于医护人员对标示牌进行更换和保护,同时,不容易使标示牌丢失,能够提示和警醒医护人员患者状况,提升护理质量。
[0008]进一步的,底板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两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滑
块的外表面均套接有活动块,两活动块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两伸缩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块;两伸缩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复位弹簧,两复位弹簧的一端均与活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夹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夹块靠近伸缩杆的一侧面与四组卡套的外表面紧密接触。
[0009]通过设置的滑块和滑槽,能够拉动两个夹块进行移动,结合设置两个复位弹簧的弹力,能够使两个夹块与卡套或底板的外表面紧密接触,通过向上拉动两个夹块的相背面,能够使两个夹块脱离卡套或底板的外表面,继而能够对两个夹块进行移动,当两个夹块的外表面与两个卡套的外表面紧密接触时,能够对卡套进行固定,一方面防止屋内风较大时,卡套被风吹起与底板之间发生碰撞,发出噪音影响患者休息,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卡套意外被儿童或家属翻转,从而使医护人员无法及时的了解病人情况,当两个夹块脱离卡套的外表面时,能够对两个夹块进行移动,调节两个夹块的位置,使得卡套能够进行翻转或取出,从而能够对卡套进行固定,防止卡套被意外翻转,影响警示效果。
[0010]进一步的,固定夹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捆绑固定有捆绑绳,捆绑绳远离通孔的一端为自由端。
[0011]通过设置的捆绑绳和通孔,能够将巡视标示牌以及巡视卡系于护理床头或护理床尾,使得标示牌不容易发生丢失,从而增加了标示牌的安全性,便于使用。
[0012]进一步的,两夹块均呈L形设置,两夹块的上表面均位于卡套的上侧。
[0013]通过设置两个夹块呈L形设置,且两个夹块的上表面均位于卡套的上侧,能够防止灰尘落于卡套的内部,避免灰尘长时间堆积后不便于清理,从而两个夹块能够对卡套进行防护,避免灰尘落入卡套的内部。
[0014]进一步的,两夹块靠近卡套的一侧面均黏合有橡胶垫,两橡胶垫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0015]通过设置两个夹块靠近伸缩杆的一侧面黏合有橡胶垫,且两个橡胶垫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能够增加夹块与卡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在需要固定卡套时,能够增加卡套的稳定性。
[0016]进一步的,四组卡套为高分子聚丙烯材料,四组卡套呈透明状设置。
[0017]通过卡套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且呈透明状,能够使卡套透明度高,且滑动性能好,使医护人员能够轻松观察卡套内部的标示牌,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卡套内部的标示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环形管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卡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板;2、环形管;3、连接杆;4、磁性块;5、卡套;6、标示牌;7、通孔;8、捆绑绳;9、固定夹;10、巡视卡;11、滑槽;12、滑块;13、活动块;14、伸缩杆;15、夹块;1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6]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包括底板1和标示牌6,底板1的外表面插接有四组环形管2,四组环形管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四组环形管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块4,四组磁性块4的外表面均与连接杆3的一端紧密接触;四组环形管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卡套5,四组卡套5的内部均设置有标示牌6,底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9,固定夹9的外表面设置有巡视卡10。
[0027]在需要对标示牌6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标示牌6插入卡套5的内部,然后拉动连接杆3,使连接杆3的外表面脱离磁性块4的外表面,可以将连接杆3沿着环形管2的内壁向下滑动,继而使环形管2与连接杆3之间产生空隙,能够将卡套5套在环形管2的外表面,最后,将连接杆3沿着环形管2的内壁向上滑动,直至连接杆3与磁性块4之间由于磁力相互吸引并进行固定,完成对标示牌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包括底板(1)和标示牌(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外表面插接有四组环形管(2),四所述环形管(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四所述环形管(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磁性块(4),四所述磁性块(4)的外表面均与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紧密接触;四所述环形管(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卡套(5),四所述卡套(5)的内部均设置有标示牌(6),所述底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夹(9),所述固定夹(9)的外表面设置有巡视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患者巡视标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1),两所述滑槽(1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2),两所述滑块(12)的外表面均套接有活动块(13),两所述活动块(1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两所述伸缩杆(14)远离活动块(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块(15);两所述伸缩杆(14)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谷芳黄玫英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