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112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部混凝土层、柱脚环板、钢柱和预埋在底部混凝土层内的柱脚螺栓;所述柱脚螺栓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柱脚环板上,所述柱脚环板与底部混凝土层之间设有灌浆料层,钢柱包括V形支撑柱和圆管柱,V形支撑柱和圆管柱一体成型,所述圆管柱下端同轴固接在柱脚环板上,所述圆管柱外周设有外包混凝土层;所述底部混凝土层内设有若干柱钢筋,所述柱脚环板上设有开孔,所述柱钢筋上端穿过所述开孔并伸入所述圆管柱内,若干所述柱钢筋上端设有将若干所述柱钢筋固接的环形箍筋。还包括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的施工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提高钢柱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可靠性的问题。性的问题。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在一些会议会展类、博物馆、公园景观项目,往往会设计有人行天桥,通常人行天桥坐落于地下室顶板之上,采用Y形钢柱支撑,其中钢柱包括V形支撑柱和位于地下室顶板之下的圆管柱。钢柱是连接上部人行天桥主体结构与地下基础的重要节点,是决定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现有的钢柱在安装时,通常在钢柱外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因此,保证钢柱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可靠性在人行天桥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及其施工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提高钢柱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可靠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包括底部混凝土层、柱脚环板、钢柱和预埋在底部混凝土层内的柱脚螺栓;
[0006]所述柱脚螺栓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柱脚环板上,所述柱脚环板与底部混凝土层之间设有灌浆料层,钢柱包括V形支撑柱和圆管柱,V形支撑柱和圆管柱一体成型,所述圆管柱下端同轴固接在柱脚环板上,所述圆管柱外周设有外包混凝土层;
[0007]所述底部混凝土层内设有若干柱钢筋,所述柱脚环板上设有开孔,所述柱钢筋上端穿过所述开孔并伸入所述圆管柱内,若干所述柱钢筋上端设有将若干所述柱钢筋固接的环形箍筋。
[0008]优选地,所述圆管柱上水平穿设有梁钢筋,圆管柱周竖直设有角筋,梁钢筋上设有供角筋穿过的角筋开孔。
[0009]优选地,所述底部混凝土层内设有若干与柱脚螺栓、柱钢筋固接的底部箍筋。
[0010]优选地,所述柱脚螺栓底部设有锚板。
[0011]优选地,所述圆管柱的外圆周上均匀布设有若干栓钉。
[0012]优选地,所述V形支撑柱底部外表面包裹有素混凝土。
[0013]还包括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浇筑底部混凝土层,预埋柱脚螺栓,并固定柱脚环板,底部混凝土层设置若干柱钢筋,若干柱钢筋穿过柱脚环板;
[0015]S2:将钢柱的圆管柱下端固定在柱脚环板上,并使柱钢筋上端锚入圆管柱内部并通过环形箍筋进行固定;
[0016]S3:浇筑灌浆料层;
[0017]S4:圆管柱上设置供角筋穿过的梁钢筋,并在圆管柱内浇筑混凝土,圆管柱外浇筑
外包混凝土层;
[0018]S5:浇筑素混凝土。
[0019]其中,在S1步骤中,在底部混凝土层内设置底部箍筋,用于将若干柱脚螺栓、柱钢筋进行连接固定。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设置柱钢筋与底部混凝土层、钢柱配合,并设置环形箍筋加强柱钢筋的稳定性,以保证钢柱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可靠性。
[002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角筋开孔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柱脚螺栓示意图。
[0029]上述附图中:1、底部混凝土层;2、柱脚螺栓;21、锚板;3、柱脚环板;4、钢柱;41、栓钉;5、柱钢筋;6、灌浆料层;7、外包混凝土层;8、环形箍筋;9、角筋开孔;10、底部箍筋;11、素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包括底部混凝土层1、柱脚环板3、钢柱4和预埋在底部混凝土层1内的柱脚螺栓2;所述柱脚螺栓2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柱脚环板3上,所述柱脚环板3与底部混凝土层1之间设有灌浆料层6,钢柱4包括V形支撑柱和圆管柱,V形支撑柱和圆管柱一体成型,所述圆管柱下端同轴固接在柱脚环板3上,所述圆管柱外周设有外包混凝土层7;所述底部混凝土层1内设有若干柱钢筋5,所述柱脚环板3上设有开孔,所述柱钢筋5上端穿过所述开孔并伸入所述圆管柱内,若干所述柱钢筋5上端设有将若干所述柱钢筋5固接的环形箍筋8。
[0032]柱脚螺栓2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设置有16个,柱脚螺栓2包括调节螺母和双螺母,固定所述柱脚环板3时,柱脚环板3上设置穿孔,柱脚螺栓2穿过穿孔,使调节螺母位于柱脚环板3下方,双螺母位于柱脚环板3上方,调节螺母和双螺母配合将柱脚环板3固定,通过可靠的连接将柱脚力均匀扩散;调整若干调节螺母的位置,可以调整柱脚环板3的水平度和标高,以满足设计要求;灌浆料层6采用C40无收缩灌浆料灌浆,提高柱脚螺栓2固定效果;柱脚环板3与钢柱4的圆管柱可以通过焊缝连接,可以为周边角焊缝或者完全熔透的对接焊缝;圆管柱外周设有外包混凝土层7,浇筑外包混凝土,使其形成一个稳固的竖向支撑,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设置有柱钢筋5,柱脚环板3上设有开孔,便于柱钢筋5穿过伸入钢
柱4的圆管柱内,并设置环形箍筋8加强柱钢筋5的稳定性,以保证钢柱4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可靠性。
[0033]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圆管柱上水平穿设有梁钢筋,圆管柱周竖直设有角筋,梁钢筋上设有供角筋穿过的角筋开孔9,确保梁钢筋顺利穿过。
[0034]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部混凝土层1内设有若干与柱脚螺栓2、柱钢筋5固接的底部箍筋10,用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35]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柱脚螺栓2底部设有锚板21,增加受力面积,提高稳定性。
[0036]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圆管柱的外圆周上均匀布设有若干栓钉41。栓钉41主要承担钢柱4的上拔力,可以有效降低钢柱4抗弯刚度退化幅度。
[0037]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V形支撑柱底部外表面包裹有素混凝土11,有效保证了钢柱4外露的隔离,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003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浇筑底部混凝土层1,预埋柱脚螺栓2,并固定柱脚环板3,底部混凝土层1设置若干柱钢筋5,若干柱钢筋5穿过柱脚环板3;
[0040]S2:将钢柱4的圆管柱下端固定在柱脚环板3上,并使柱钢筋5上端锚入圆管柱内部并通过环形箍筋8进行固定;
[0041]S3:浇筑灌浆料层6;
[0042]S4:圆管柱上设置供角筋穿过的梁钢筋,并在圆管柱内浇筑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混凝土层(1)、柱脚环板(3)、钢柱(4)和预埋在底部混凝土层(1)内的柱脚螺栓(2);所述柱脚螺栓(2)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柱脚环板(3)上,所述柱脚环板(3)与底部混凝土层(1)之间设有灌浆料层(6),钢柱(4)包括V形支撑柱和圆管柱,V形支撑柱和圆管柱一体成型,所述圆管柱下端同轴固接在柱脚环板(3)上,所述圆管柱外周设有外包混凝土层(7);所述底部混凝土层(1)内设有若干柱钢筋(5),所述柱脚环板(3)上设有开孔,所述柱钢筋(5)上端穿过所述开孔并伸入所述圆管柱内,若干所述柱钢筋(5)上端设有将若干所述柱钢筋(5)固接的环形箍筋(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柱上水平穿设有梁钢筋,圆管柱周竖直设有角筋,梁钢筋上设有供角筋穿过的角筋开孔(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混凝土层(1)内设有若干与柱脚螺栓(2)、柱钢筋(5)固接的底部箍筋(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圆管分叉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王加车佳林马彪纪强许天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