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加湿加热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08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温加湿加热房,涉及恒温恒湿房技术领域。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采用多个花纹板和第一C型钢拼接形成,顶板上具有窗口,窗口滑动设有两扇钢化玻璃窗;侧板采用钢化玻璃板、玻璃丝板和镀锌钢管拼接而成;前侧板和旁侧板上至少设有一个门板;保温房本体内设有生产设备、温湿度传感器、加湿机、加热机和通风管道,生产设备设于窗口下方,通风管道的输入端穿过顶板与输送管道连通,输出端与生产设备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加湿机和加热机分别与外部控制机连接。结构轻噪声低、易分解组合,无电焊和火花作业,安全性能高;墙体坚固、保温性能高,随温湿度变化自动调整内部温湿度,整套设施90%组装,能够灵活移动、坚实耐用。耐用。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加湿加热房


[0001]本技术涉及恒温恒湿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加湿加热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耗尽时间表的日益临近,风能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能源领域最具商业推广前景的项目之一,目前在国内外发展迅速。风力发电主要通过风力发电机来实现,而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组件,通过风力推动风电叶片转动以带动发电机产生电流。
[0003]风电叶片通常由上下两个壳体构成外部轮廓,内部使用主梁

腹板结构进行承载,叶片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风电叶片的质量,现有风电叶片主要使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拉挤板材来代替传统使用的玻璃纤维单向织物,生产拉挤板材目前多用环氧树脂,为了使风电叶片的质量得到保证,风电叶片构件的生产需要在特定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生产,以保证环氧树脂等化学物质的工艺性能,从而保证风电叶片的质量。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在一个较大的恒温车间或厂房中进行生产,其温度和湿度受影响浮动较大,并未有针对叶片构件生产使用的专用恒温恒湿的较小生产空间。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的一种保温加湿加热房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加湿加热房,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具有结构轻、噪声低、易分解组合,无电焊和火花作业,能够减小火灾发生,提高安全性能;墙体坚固、保温性能高,随温湿度变化自动调整内部温湿度,不受天气影响,整套设施90%组装,能够灵活移动、坚实耐用。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加湿加热房,包括保温房本体,所述保温房本体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采用多个花纹板和第一C型钢拼接形成,所述顶板的中部具有窗口,所述窗口滑动设有两扇钢化玻璃窗;所述侧板采用钢化玻璃板、玻璃丝板和镀锌钢管拼接而成,所述镀锌钢管设于所述钢化玻璃板和所述玻璃丝板的周侧,且分别与所述玻璃丝板和所述钢化玻璃板胶接,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侧板包括前侧板和旁侧板,所述前侧板开设有多个材料传送口,用于传送设备的安装;所述前侧板和所述旁侧板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门洞,所述门洞的一侧铰接有门板,所述门板采用所述钢化玻璃板、所述玻璃丝板和所述镀锌钢管拼接而成;
[0008]所述保温房本体内设有生产设备、温湿度传感器、加湿机、加热机和通风管道,所述生产设备设于所述窗口下方,所述通风管道的输入端穿过所述顶板与设于所述顶板上的输送管道连通,所述通风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生产设备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机和所述加热机分别与外部控制机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花纹板包括底板和隔板,所述底板采用花纹
板拼接,所述隔板采用第一C型钢,所述隔板包括长隔板和短隔板,所述长隔板设于所述底板的周侧以及间隔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短隔板设于相邻且平行的两个所述长隔板之间,并与所述长隔板垂直设置,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长隔板、所述短隔板之间形成供操作人员行走的行走通道。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第一C型钢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所述长隔板和所述短隔板之间均采用高强度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窗口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二C型钢,相邻的所述第二C型钢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C型钢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块,所述钢化玻璃窗的相对两侧边缘底部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C型钢和所述第二C型钢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呈L型,且L型的所述连接件相互垂直的两部分上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间隔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竖支杆和设于两个所述竖支杆之间的弧形架,所述输送管道安装于所述弧形架上。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镀锌钢管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根横管和多根竖管,所述横管和所述竖管相互垂直,多根所述横管和多根所述竖管之间形成安装口,用于安装所述玻璃丝板或所述钢化玻璃板。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旁侧板由上至下包括三组所述安装口,且依次安装所述玻璃丝板、所述钢化玻璃板和所述玻璃丝板,所述前侧板由上至下包括两组安装口,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安装口安装所述钢化玻璃板,位于下方的所述安装口作为所述材料传送口,所述材料传送口的顶部设有软塑料挡帘。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上设置多个门板,所述门板数与所述材料传送口数相对应。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保温房本体,所述保温房本体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采用多个花纹板和第一C型钢拼接形成,所述顶板的中部具有窗口,所述窗口滑动设有两扇钢化玻璃窗;所述侧板采用钢化玻璃板、玻璃丝板和镀锌钢管拼接而成,所述镀锌钢管设于所述钢化玻璃板和所述玻璃丝板的周侧,且分别与所述玻璃丝板和所述钢化玻璃板胶接,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侧板包括前侧板和旁侧板,所述前侧板开设有多个材料传送口,用于传送设备的安装;所述前侧板和所述旁侧板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门洞,所述门洞的一侧铰接有门板,所述门板采用所述钢化玻璃板、所述玻璃丝板和所述镀锌钢管拼接而成;所述保温房本体内设有生产设备、温湿度传感器、加湿机、加热机和通风管道,所述生产设备设于所述窗口下方,所述通风管道的输入端穿过所述顶板与设于所述顶板上的输送管道连通,所述通风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生产设备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机和所述加热机分别与外部控制机连接。通过采用花纹板拼接为顶板,钢化玻璃板、玻璃丝板和镀锌钢管拼接为侧板,大小式大面积组合,无电焊无火花作业,安全性能高,钢化加胶玻璃承载高,不易碎,保证下方工作人员工作安全,花纹板强度高、抗噪好,工作人员在顶板行走噪声小,顶板上开设有窗口,可用于安装顶板的吊装口,窗口上设置推拉钢化玻璃窗,通过外部
的天车可从该窗口处取放生产所需要的模具,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安放,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通过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对保温房本体内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到的信号发送给外部控制机,控制加湿机、加热机和通风管道等设备对保温房本体内部以及生产设备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得保温房本体内在工作状态下始终维持恒温恒湿,保证风电叶片的生产环境,提高风电叶片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加湿加热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房本体,所述保温房本体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采用多个花纹板和第一C型钢拼接形成,所述顶板的中部具有窗口,所述窗口滑动设有两扇钢化玻璃窗;所述侧板采用钢化玻璃板、玻璃丝板和镀锌钢管拼接而成,所述镀锌钢管设于所述钢化玻璃板和所述玻璃丝板的周侧,且分别与所述玻璃丝板和所述钢化玻璃板胶接,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侧板包括前侧板和旁侧板,所述前侧板开设有多个材料传送口,用于传送设备的安装;所述前侧板和所述旁侧板上至少开设有一个门洞,所述门洞的一侧铰接有门板,所述门板采用所述钢化玻璃板、所述玻璃丝板和所述镀锌钢管拼接而成;所述保温房本体内设有生产设备、温湿度传感器、加湿机、加热机和通风管道,所述生产设备设于所述窗口下方,所述通风管道的输入端穿过所述顶板与设于所述顶板上的输送管道连通,所述通风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生产设备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机和所述加热机分别与外部控制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加湿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板包括底板和隔板,所述底板采用花纹板拼接,所述隔板采用第一C型钢,所述隔板包括长隔板和短隔板,所述长隔板设于所述底板的周侧以及间隔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短隔板设于相邻且平行的两个所述长隔板之间,并与所述长隔板垂直设置,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长隔板、所述短隔板之间形成供操作人员行走的行走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加湿加热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C型钢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加湿加热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红似火金属加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