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医疗诊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影像学检查
,具体为一种用于核磁共振医疗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检查利用磁场和射频电波形成人体解剖或生理过程的图像。在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中,氢原子含量丰富,最常用于检测,而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产生的波在人体内传播时,通过示波屏显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对超声的反射和减弱规律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需要组合式诊断装置来提高人体检查的效率。
[0003]目前在诊断时有些患者需要通过核磁共振设备进行检查,再进行检查有超声科设备进行再次的检查,需要去转换不同的科室,耽误较长的治疗时间不能实现超声科、磁共振组合诊断的同时,患者体位的限定容易移动,导致避免仪器检查时患者移动导致数据显像效果差,并且患者在平躺床板位置固定,并不能对其他位置进行诊断,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医疗诊断装置,具备能对其他位置进行诊断以及诊断后自动对超声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磁共振医疗诊断装置,包括磁共振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仪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平躺床板(2),所述平躺床板(2)的右端插接在设备台(3)的内部,且平躺床板(2)的底部设置有转移机构(4),所述平躺床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腰箍(5),所述腰箍(5)和插头(6)的之间插接有插头(6),所述设备台(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超声探头(7),所述超声探头(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8),所述转移机构(4)的外侧且在平躺床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侧位机构(9);所述转移机构(4)包括支撑杆(401)、副杆(402)、螺纹杆(403)、驱动电机(404)、摆杆(405)、细杆(406)、蓄气囊(407)和软囊(408),所述平躺床板(2)的下表面中心处活动安装有支撑杆(401),所述支撑杆(401)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副杆(402),且支撑杆(401)的底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3),所述螺纹杆(403)的左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404)的输出端,所述副杆(402)的相对面设置有摆杆(405),所述摆杆(405)的顶端设置有细杆(406),所述细杆(406)贯穿于支撑杆(401)的内部,且细杆(406)的末端贴合有蓄气囊(407),所述蓄气囊(407)通过伸缩软管连接有软囊(408),所述软囊(408)设置在腰箍(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医疗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8)包括导轨架(801)、活动套杆(802)、顶杆(803)和斜面拨块(804),所述设备台(3)的内部与超声探头(7)之间固定安装有导轨架(801),所述超声探头(7)的套接有活动套杆(802),所述活动套杆(802)的末端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杆(803),所述顶杆(803)的底端贴合有斜面拨块(8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核磁共振医疗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位机构(9)包括伸缩底杆(9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荣,陈建福,陆永萍,王鹏,王禹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