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89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本体与防爆壳,防爆壳内具有封闭的容纳腔,编码器本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防爆壳上设置将容纳腔与外界联通的电缆口,电缆口上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由两个对称的对称零件构成,对称零件包括接触部、密封部及固定部,接触部、密封部及固定部上设置有供电缆线穿过的电缆通道,接触部与电缆口之间设置有弹性圈且弹性圈构成接触部与电缆口的密封配合,电缆通道位于密封部处设置有与电缆线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圈,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螺栓螺纹配合的固定孔,相对的两个固定块构成了可拆卸的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与电缆线接触紧密的防爆壳的地址编码器。电缆线接触紧密的防爆壳的地址编码器。电缆线接触紧密的防爆壳的地址编码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

技术介绍

[0002]钢厂、水泥和矿山等行业都需要用到胶带运输机来运输原料或产品。胶带运输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故障,此时,相关的保护装置将会启动,一方面使相关的设备停止工作,以防出现危险,另一方面会发出信号给地址编码器,地址编码器能够向智能主机发送故障工序的工序号。
[0003]防爆是指能够抵抗爆炸的冲击力和热量而不受损失仍能正常工作称为防爆,防止爆炸的产生必从三个必要条件来考虑:燃点、助燃气体及可燃物,限制了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限制了爆炸的产生。
[0004]当地址编码器发生故障时,容易产生电火花,并与空气中的阻燃气体接触,从而引发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为防止地址编码器发生爆炸,一般在地址编码器外设置防爆壳用于与外界的助燃气体进行隔断,但容易出现地址编码器的电缆线在进入防爆壳时,防爆壳与电缆线之间存在间隙,导致阻燃气体进入防爆壳内,从而与地址编码器接触,故需要一种带有与电缆线接触紧密的防爆壳的地址编码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编码器本体与防爆壳,防爆壳内具有封闭的容纳腔,编码器本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防爆壳上设置将容纳腔与外界联通的电缆口,电缆口上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由两个对称的对称零件构成,对称零件包括接触部、密封部及固定部,接触部、密封部及固定部上设置有供电缆线穿过的电缆通道,接触部与电缆口之间设置有弹性圈且弹性圈构成接触部与电缆口的密封配合,电缆通道位于密封部处设置有与电缆线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圈,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螺栓螺纹配合的固定孔,相对的两个固定块构成了可拆卸的密封件,可通过螺钉将密封部突出的地方固定在防爆壳上,编码器本体可通过固定板固定在防爆壳内。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密封件使得电缆线需要从防爆壳穿过时,先将第一密封圈放置于密封部,而后再将电缆线放入两个对称零件之间并穿过第一密封圈,同时使用螺栓螺母将两个对称零件固定并收紧第一密封圈,此时第一密封圈与电缆线密封配合,而密封件与电缆口之间采用弹性圈,当密封件放入电缆口时压缩弹性圈,密封件与弹性圈紧密接触构成密封,故外界的助燃气体无法进入容纳腔内,即使编码器本体出现故障产生电火花,但无法与助燃气体接触,便无法发生爆炸,保证使用的安全,且通过使用密封件不仅保证了电缆线与防爆壳的密封性,同时也方便拆卸,需要拆卸时,可先将密封件取出,再将密封件拆分成两个对称零件,方便将电缆线从电缆口抽出,而若是直接通过弹性圈将电缆线固定在电缆口,在需要将电缆线抽出时,会一直与弹性圈摩擦,不仅费力而且容易对弹
性圈与电缆线造成破坏。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编码器本体具有输入轴,防爆壳上设置有供输入轴穿过的输入口,输入口与输入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第二密封圈将输入轴与输入口之间的间隙弥补。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编码器本体包括上壳与下壳,下壳顶部设置有沿竖向布置的配合槽,上壳底部设置有与配合槽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配合块且配合块沿竖向布置,上壳与下壳之间设置有将上壳与下壳可拆卸固定的固定机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编码器本体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固定机构将编码器本体拆分成上壳与下壳,方便维修人员的维修。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滑移块,配合块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滑移槽,配合槽内壁设置有与滑移槽相对的固定槽,固定槽与滑移槽之间设置有将固定槽与滑移槽联通的联通槽,滑移块设置于联通槽内并沿联通槽移动,滑移块具有位于滑移槽内的操控部,滑移槽内设置有将滑移块向固定槽所处方向驱动的驱动弹簧,移动的滑移块使上壳与下壳具有固定状态与拆卸状态,固定状态为滑移块部分进入固定槽中,上壳固定于下壳,拆卸状态为滑移块部分进入滑移槽中且滑移块没有进入固定槽,上壳与下壳之间未固定,联通槽对滑移块有导向的作用,操控部对滑移块有限位的作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分上壳与下壳时,维修人员推动操控部,使得滑移块向远离固定槽的位置移动,使得滑移块全部从固定槽中移出,此时可将上壳从下壳中取下,完成维修后,再将配合槽与配合块相对,并压缩驱动弹簧,当固定槽与联通槽相对时,驱动弹簧驱动滑移块部分进入固定块中,完成固定,该固定机构操作简单,只需要移动操控部便能完成安装与拆卸,方便维修人员的维修。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操控部上设置有沿联通槽布置的挡板,当上壳与下壳处于固定状态时,挡板将滑移槽遮挡。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壳与下壳固定时,挡板能将暴露出的驱动弹簧进行遮挡,防止驱动弹簧与外界接触,从而加快损坏。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移块相对远离操控部的一次设置有成弧形的弧形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剖视简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部分编码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关于固定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滑移块及相关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本体1与防爆壳2,防爆壳2内具有封闭的容纳腔21,编码器本体1设置于容纳腔21内,防爆壳2上设置将容纳腔21与外界联通的电缆口22,电缆口22上设置有密封件3,密封件3由两个对称的对称零件30构成,对称零件30包括接触部31、密封部32及固定部33,接触部31、密封部32及固定部33上设置有供电缆线穿过的电缆通道34,接触部31与电缆口22之间设置有弹性圈23且弹性圈23构成接触部31与电缆口22的密封配合,电缆通道34位于密封部32处设置有与电缆线密封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包括编码器本体与防爆壳,其特征在于:防爆壳内具有封闭的容纳腔,编码器本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防爆壳上设置将容纳腔与外界联通的电缆口,电缆口上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由两个对称的对称零件构成,对称零件包括接触部、密封部及固定部,接触部、密封部及固定部上设置有供电缆线穿过的电缆通道,接触部与电缆口之间设置有弹性圈且弹性圈构成接触部与电缆口的密封配合,电缆通道位于密封部处设置有与电缆线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圈,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与螺栓螺纹配合的固定孔,相对的两个固定块构成了可拆卸的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器本体具有输入轴,防爆壳上设置有供输入轴穿过的输入口,输入口与输入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地址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器本体包括上壳与下壳,下壳顶部设置有沿竖向布置的配合槽,上壳底部设置有与配合槽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配合块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民洪海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楠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