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77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涉及排风换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风机底壳、风机顶罩和风力组件,风机底壳的上端侧壁通过旋转轴与风机顶罩转动连接,风机底壳的前后两端侧壁通过铰链与第一挡板连接,风机顶罩的前后两端侧壁通过铰链与第二挡板连接,风机底壳的左右两端侧壁中镶嵌有第一换气窗,风机顶罩的左右两端侧壁中镶嵌有第二换气窗,风机底壳和风机顶罩的内部安装有风力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风机通过两侧的换气窗可进行气体的吸入,左右进气可保证气体输入到内部的快捷性,该风口区域也大于前后进气的风口区域;风扇采用三种长短不一的波纹叶片组成,波纹型叶片配合长度不一,可在进行空气吸收时,形成间歇式鼓风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


[0001]本技术属于排风换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工厂车间以及其他密闭环境中为了保证内部工人的工作环境,都需要保证其内空气质量,因此需要配备排风机等排风换气设备,保证车间内气体的流通,并达到车间内外气体快速交换的目的,现排风机主要由外壳、电机、扇叶三个部分组成,利用外壳对电机和扇叶等进行遮挡和保护,同时,电机也对扇叶提供动力支持并驱动其旋转,进而达到定向送风或排风的目的,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排风机,其在使用时,其上的进气口设置在电机的一端,而出气口设置在电机末端的扇叶一侧,进而进气量受到电机的转速以及风口大小所限制的问题;
[0004]2、现有的排风机,其在使用时,扇叶采用六片或者四片椭圆叶环形阵列设置在电机的转轴末端上,而该种扇叶在旋转时所产生的风力较小,而当外物因为排风机的吸力而覆盖住进风口位置时排风机设备则丧失抽气排风功能性的问题。
[0005]因此,现有的侧面入风的排风机,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排风机通过两侧的换气窗可进行气体的吸入工作,左右进气不但可保证气体输入到内部的快捷性,同时其风口区域也大于前后进气的风口区域;风扇采用三种长短不一的波纹叶片组成,波纹型叶片配合长度不一的造型,可在进行空气吸收时,形成间歇式鼓风现象,解决了现有的排风机所出现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包括风机底壳、风机顶罩和风力组件,风机底壳的底部侧壁上粘接有防滑板,风机底壳的上端侧壁通过旋转轴与风机顶罩转动连接,风机底壳的前后两端侧壁通过铰链与第一挡板连接,且风机顶罩的前后两端侧壁通过铰链与第二挡板连接,风机底壳的左右两端侧壁中镶嵌有第一换气窗,且风机顶罩的左右两端侧壁中镶嵌有第二换气窗,风机底壳和风机顶罩的内部安装有风力组件;
[0009]其中,风力组件由驱动电机、转杆和风扇组成,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转杆连接,且转杆通过叶片筒与风扇连接,驱动电机的外部设置电机固定架,且转杆通过轴承和杆固定架连接。
[0010]进一步地,风机底壳和风机顶罩均呈空心的半圆柱状结构设置,风机底壳与风机顶罩之间呈上下相对设置,风机底壳上的第一挡板与风机顶罩上的第二挡板相互抵接;具体的,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抵接和促使排风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在风机的旁侧。
[0011]进一步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结构相同,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呈半圆形板
块状结构设置,风机底壳和风机顶罩分别通过第一换气窗和第二换气窗与外部环境连通。
[0012]进一步地,风力组件中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风机底壳和风机顶罩所组成腔室的中轴线上,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与风机底壳与风机顶罩的内壁连接;具体的,驱动电机可为转杆和风扇提供动力支持。
[0013]进一步地,转杆的末端套接有轴承,且轴承镶嵌在杆固定架的中心处,杆固定架的外部侧壁与风机底壳与风机顶罩的内壁连接;具体的,轴承便于转杆的旋转工作进行,同时通过杆固定架又保证了转杆旋转时不发生移位现象。
[0014]进一步地,风扇中设置有长波纹叶片、中波纹叶片和短波纹叶片,长波纹叶片、中波纹叶片和短波纹叶片呈环形阵列结构扦插在叶片筒的外壁上的叶片槽内;具体的,每三种叶片形成一组,每个波纹叶片之间等间距环形阵列设置。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风机底壳、第一换气窗、风机顶罩和第二换气窗,在使用时,风机底壳与风机顶罩之间上下设置,并且在风机顶罩的左右两端靠近下方的侧壁中均镶嵌有第二换气窗,而在风机底壳的右两端靠近上方的侧壁中均镶嵌有第一换气窗,即排风机通过两侧的换气窗可进行气体的吸入工作,左右进气不但可保证气体输入到内部的快捷性,同时其风口区域也大于前后进气的风口区域,解决了现有的排风机,其在使用时,其上的进气口设置在电机的一端,而出气口设置在电机末端的扇叶一侧,进而进气量受到电机的转速以及风口大小所限制的问题。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风扇,在使用时,风扇采用三种长短不一的波纹叶片组成,并且每三种叶片形成一组,每个波纹叶片之间等间距环形阵列设置,波纹型叶片配合长度不一的造型,可在进行空气吸收时,形成间歇式鼓风现象,不但提高了气体流通效果,同时鼓风现象也使得进气口上即使覆盖住遮挡物,也会逐步脱离,并不会长久影响排风机工作,解决了现有的排风机,其在使用时,扇叶采用六片或者四片椭圆叶环形阵列设置在电机的转轴末端上,而该种扇叶在旋转时所产生的风力较小,而当外物因为排风机的吸力而覆盖住进风口位置时排风机设备则丧失抽气排风功能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的结构拆解图;
[0020]图3为风力组件的结构拆解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风机底壳;2、第一挡板;3、第一换气窗;4、旋转轴;5、风机顶罩;6、第二挡板;7、第二换气窗;8、防滑板;9、风力组件;901、驱动电机;902、转杆;903、轴承;904、杆固定架;905、电机固定架;906、叶片筒;9061、叶片槽;907、风扇;9071、长波纹叶片;9072、中波纹叶片;9073、短波纹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阅图1至3所示,是本技术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风机底壳1、风机顶罩5和风力组件9,风机底壳1的底部侧壁上粘接有防滑板8,风机底壳1的上端侧壁通过旋转轴4与风机顶罩5转动连接,风机底壳1的前后两端侧壁通过铰链与第一挡板2连接,且风机顶罩5的前后两端侧壁通过铰链与第二挡板6连接,风机底壳1的左右两端侧壁中镶嵌有第一换气窗3,且风机顶罩5的左右两端侧壁中镶嵌有第二换气窗7,风机底壳1和风机顶罩5的内部安装有风力组件9;
[0026]其中,风力组件9由驱动电机901、转杆902和风扇907组成,驱动电机90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转杆902连接,且转杆902通过叶片筒906与风扇907连接,驱动电机901的外部设置电机固定架905,且转杆902通过轴承903和杆固定架904连接。
[0027]其中如图1和2所示,风机底壳1和风机顶罩5均呈空心的半圆柱状结构设置,风机底壳1与风机顶罩5之间呈上下相对设置,风机底壳1上的第一挡板2与风机顶罩5上的第二挡板6相互抵接;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6结构相同,且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6均呈半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包括风机底壳(1)、风机顶罩(5)和风力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壳(1)的底部侧壁上粘接有防滑板(8),所述风机底壳(1)的上端侧壁通过旋转轴(4)与风机顶罩(5)转动连接,所述风机底壳(1)的前后两端侧壁通过铰链与第一挡板(2)连接,且风机顶罩(5)的前后两端侧壁通过铰链与第二挡板(6)连接,所述风机底壳(1)的左右两端侧壁中镶嵌有第一换气窗(3),且风机顶罩(5)的左右两端侧壁中镶嵌有第二换气窗(7),所述风机底壳(1)和风机顶罩(5)的内部安装有风力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组件(9)由驱动电机(901)、转杆(902)和风扇(907)组成,所述驱动电机(901)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转杆(902)连接,且转杆(902)通过叶片筒(906)与风扇(907)连接,所述驱动电机(901)的外部设置电机固定架(905),且转杆(902)通过轴承(903)和杆固定架(90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面入风的排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壳(1)和所述风机顶罩(5)均呈空心的半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风机底壳(1)与所述风机顶罩(5)之间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风机底壳(1)上的所述第一挡板(2)与所述风机顶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电嘉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