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导热管的夹壁式搪玻璃双锥旋转真空蒸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45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导热管的夹壁式搪玻璃双锥旋转真空蒸发装置,双锥罐本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体、热源循环腔、第一金属层、加热腔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通孔、使得热源循环腔和加热腔连通;导热管的数量为两件以上,导热管为封端的密闭结构,导热管均连接在第二金属层上、并与加热腔连通;第二金属层和导热管的表面均设有搪玻璃层;热源管包括内管和外管,通过内管将热源送入加热腔,流经热源循环腔后,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腔体流出;抽滤组件位于第二金属层内,真空管一端连接真空发生器,另一端从主动轴穿过、伸入第二金属层内连接抽滤组件。上述装置,提高了干燥效率和均匀性,增加了产能和热利用率。和热利用率。和热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导热管的夹壁式搪玻璃双锥旋转真空蒸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导热管的夹壁式搪玻璃双锥旋转真空蒸发装置,属于双锥旋转真空蒸发


技术介绍

[0002]双锥旋转真空干蒸发装置是集混合、真空干燥等于一体的干燥设备,真空干燥的过程就是将被干燥物料置于密封的双锥筒体内,用真空系统抽真空的同时对被干燥物料不断加热。
[0003]现有的双锥旋转真空干蒸发装置,换热面积有限,热利用率低,如申请号为201720802541.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及物料处理系统,热气通过进气管道经分布器后,直接分散进入双锥型回转罐体内,分布器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均化效果,但热气直接分散到双锥型回转罐体内与物料直接接触,会被真空管瞬间抽走,停留时间过短,热利用率低,且物料易结团结块。为此,专利技术人开发了一种内置导热管的夹壁式搪玻璃双锥旋转真空蒸发装置,有效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热利用率,提高了物料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导热管的夹壁式搪玻璃双锥旋转真空蒸发装置,提高了加热效率、热利用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导热管的夹壁式搪玻璃双锥旋转真空蒸发装置,包括双锥罐本体(1)、支撑底座(2)和驱动装置(3),双锥罐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主动轴(4)和从动轴(5),主动轴(4)和从动轴(5)位置相对、且均可旋转可连接在支撑底座(2)上,驱动装置(3)安装在支撑底座(2)上,驱动装置(3)与主动轴(4)连接、并驱动主动轴(4)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管(6)、热源管(7)、真空管(8)和抽滤组件(9);双锥罐本体(1)顶部设有进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口(12),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上均设有密封盖;双锥罐本体(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体(13)、热源循环腔(14)、第一金属层(15)、加热腔(16)和第二金属层(17),第一金属层(15)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通孔(151)、使得热源循环腔(14)和加热腔(16)连通;导热管(6)的数量为两件以上,导热管(6)为封端的密闭结构,导热管(6)均连接在第二金属层(17)上、并与加热腔(16)连通;第二金属层(17)和导热管(6)的外表面均设有搪玻璃层;主动轴(4)和从动轴(5)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热源管(7)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在内管外围,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密闭的流出腔,热源管(7)一端为外端、另一端为内端,热源管(7)的外端留在从动轴(5)外、内端穿过从动轴(5)伸入双锥罐本体(1),内管的一端从热源管(7)的内端伸出、伸入加热腔(16)内,内管的另一端从热源管(7)的外端伸出、连接热源发生器;热源管(7)外端的外管上设有流出口,位于热源循环腔(14)内的外管上设有流入口;抽滤组件(9)位于第二金属层(17)内,真空管(8)一端连接真空发生器,另一端从主动轴(4)穿过、伸入第二金属层(17)内连接抽滤组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导热管的夹壁式搪玻璃双锥旋转真空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管(6)包括横管(61)和竖管(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缔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