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0440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针对现有单轴跟踪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利用率较低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旋转轴,竖立设置;光伏组件;支撑轨道,具有平滑的支撑面;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支撑轨道;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旋转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光伏组件下端能够沿着所述支撑面活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光伏组件能够随所述旋转轴转动的同时相对所述旋转轴上下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根旋转轴基本达到双轴跟踪的效果。旋转轴基本达到双轴跟踪的效果。旋转轴基本达到双轴跟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跟踪装置使太阳电池板时刻对准太阳。按照跟踪系统的轴数,太阳跟踪方式可以分为单轴和双轴两种。
[0003]由于地球同时具有自转和公转的特性,以及地球自转轴和公转支撑轨道平面之间存在夹角,因此采用单轴跟踪的太阳电池板无法在一年内一直正对太阳。而双轴跟踪虽然可以实现时刻对准太阳,但大大增加了跟踪系统的成本。
[0004]传统的单轴跟踪方式根据转轴的方向可分为水平单轴、竖直单轴和斜单轴。为提高单轴跟踪方式的太阳能利用率,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如相关文献表明: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一年内4次手动调整斜单轴转轴与地面的夹角,可使太阳电池板接收的太阳年辐射量达到双轴跟踪的97%~98%;只在一天中的3个时刻手动调整太阳电池板的位置,可比固定式斜面提高发电量24.5%。
[0005]总体而言,这些改进大都是在原有单轴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旋转轴(1),竖立设置;光伏组件(2);支撑轨道(3),具有平滑的支撑面;第一连接组件(4),连接所述光伏组件(2)和所述支撑轨道(3);第二连接组件(5),连接所述光伏组件(2)和所述旋转轴(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光伏组件(2)下端能够沿着所述支撑面活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5)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光伏组件(2)随所述旋转轴(1)转动的同时能够相对所述旋转轴(1)上下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至少一段中间高两端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轨道(3)的支撑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所述旋转轴(1)的旋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所述支撑轨道(3)的支撑面的中间高两端低的一段的高度的变化速率与当地日照时间下的辐射最佳倾角的变化速率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旋转轴(1)距地高度、光伏组件(2)长度、当地各时段最佳辐射角度,计算得到支撑面各部分与旋转轴(1)的距离和距地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支撑轨道(3)中的第一滚轮(41)、与所述第一滚轮(41)相连的第一连接件(42),所述第一连接件(42)与所述光伏组件(2)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5)包括与所述光伏组件(2)固接的导槽件(51)、设于所述导槽件(51)的导槽中的第二滚轮(52)、与所述第二滚轮(52)相连的第二连接件(53),所述第二连接件(53)与所述旋转轴(1)上端固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轴轨道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高度相同,所述光伏组件(2)下端的高度可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芬童力周金辉苏毅方张德隆毛玲吴栋萁孙改平赵晋斌王子凌李珺逸柴卫健王凯陈正洪闫全全于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