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34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丝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需求利用软件做出对应的图案;S2、制作丝印网版,在丝网机上将丝印光油转移至电化铝膜,将电化铝膜置于UV灯下照射干燥后迅速进入电化铝膜转印单元,电化铝转膜印单元在完全固化的丝印光油上,使得固化的光油表面迅速融化产生黏性,使得图层迅速剥离电化铝;S3、采用立体直印变图技术将原承印物上已印刷好的变图色块转印至已丝烫后的产品,实现立体变图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丝烫立体变图工艺艺采用最新丝烫技术与直印立体技术组合工艺,结合了二者的特点,将原立体变图不能实现金属立体质感的缺点与丝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呈现直印3D变图的震撼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丝烫
,具体涉及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烫印技术的发展,基于冷烫印刷的冷烫印刷机在市场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冷烫印刷机主要包括胶印冷烫机和柔印冷烫机,由于工艺原理所致,胶印和柔印冷烫都只能实现平面的烫金效果。胶印与柔印冷烫不能满足所有的烫金场景,随着市场的发展,可实现3D立体效果的丝印冷烫机应运而生。丝印冷烫近年刚刚兴起,单一的工艺表现力往往不足,市面上丝印冷烫膜存在抗刮、耐摩擦性能差、冷烫牢度差等技术缺陷,导致冷烫技术在国内发展速度受限,且国内外均无成熟技术。丝烫,顾名思义,就是丝印冷烫,传统的胶印冷烫由于受到设备工艺的限制,在实现表现力情况下比较弱,高度比较低,无法表现强视觉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该丝烫立体变图工艺艺采用最新丝烫技术与直印立体技术组合工艺,结合了二者的特点,将原立体变图不能实现金属立体质感的缺点与丝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呈现直印3D变图的震撼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根据需求利用软件做出对应的图案;
[0006]S2、制作丝印网版,在丝网机上将丝印光油转移至电化铝膜,将电化铝膜置于功率为2.2

2.6KW的UV灯下照射干燥后迅速进入电化铝膜转印单元,电化铝转膜印单元在完全固化的丝印光油上,在温度为110

130℃、压力为1.5

1.7t的条件下加压固化0.2

0.4s,使得固化的光油表面1/2面积迅速融化产生黏性,同时与电化铝膜表面合压剥离,使得图层迅速剥离电化铝,从而实现从电化铝膜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0007]S3、采用立体直印变图技术:将原承印物上已印刷好的变图色块转印至已丝烫后的产品,实现立体变图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中的丝烫立体变图工艺艺采用最新丝烫技术与直印立体技术组合工艺,结合了二者的特点,将原立体变图不能实现金属立体质感的缺点与丝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呈现直印3D变图的震撼效果。其中,采用3D制作软件制作印刷文件并输出印刷网版,通过印刷普通油墨上实现印刷环节;将承印物印刷纸通过丝网设备进行转移光油,在丝印冷烫组件上实现电化铝的转移;承印物通过3D印刷机在印张指定部位印刷特殊的光油,与预先在印张上已印刷的栅格化图像相结合,并进行固化将光油转印在印张表面,从而在印张上呈现直印3D变图图像。
[0009]优选的,所述电化铝膜包括离型层、设置于所述离型层上表面的色层和设置在色层上表面的背胶层。
[0010]本专利技术中的背胶层具有极高的附着力,涂膜收缩小、硬度高、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能、电气绝缘性能优异,背胶层被划破时,刮痕较为坚硬,在不断擦拭过程中,刮痕不会因为擦拭导致刮痕进一步增大;在擦拭过程中,随着擦拭的进行,离型层中的材料对刮痕进行适当补充,因此在刮痕较小的情况下,可实现划痕修复。
[0011]优选的,所述色层是由如下原料组成:丁酯1

3份、乙酯10

20份、丙烯酸树脂8

16份、氯醋树脂8

16份、有机硅类消泡剂1

3份和聚氨酯树脂20

30份;更优选的,所述色层是由如下原料组成:丁酯1

3份、乙酯10

20份、丙烯酸树脂8

16份、氯醋树脂8

16份、氧化铝粉末5

10份、有机硅类消泡剂1

3份和聚氨酯树脂22

30份。
[0012]本专利技术中色层采用上述原料制得,其中添加氧化铝粉末是为了对相互交联的色层进行填充,以提高离型膜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氧化铝粉末的添加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色层的表面接触位点,保证了离型膜与色层、背胶层之间的粘结力,避免出现由于色层与二者之间的结合力过大或过小导致的烫金效果差的情况。
[0013]优选的,所述背胶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性树脂40

50份、湿润剂1

5份、苯乙烯丙烯酸酯6

10份、改性壳聚糖8

16份、气相二氧化硅1

2份、含氢硅油5

15份和碳墨粉2

6份。
[0014]本专利技术中的背胶层采用上述原料制得了利用上述原料制得背胶层具有极高的附着力,涂膜收缩小、硬度高、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能、电气绝缘性能优异。创造性地选择了含氢硅油、水性树脂和改性壳聚糖等组分,同时,还添加了苯乙烯丙烯酸酯,便于进行后续操作,保证了离型膜与色层、背胶层之间的粘结力,避免出现由于色层与二者之间的结合力过大或过小导致的烫金效果差的情况。
[0015]优选的,所述水性树脂为水性丙烯酸改性的聚氨酯树脂、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饱和聚酯树脂、水性萜烯树脂、水性酚醛树脂或水性醇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的,所述湿润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电化铝膜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0018]1)按照重量份,将丁酯、乙酯、丙烯酸树脂、氯醋树脂、氧化铝粉末、有机硅类消泡剂和聚氨酯树脂加入高速搅拌均匀配制成浆料,备用;
[0019]2)取PET基膜,将步骤1)中得到的浆料利用涂覆机均匀涂覆在PET基膜的表面形成色层,烘干,得到半成品,备用;
[0020]3)按照重量份,将水性树脂、湿润剂、苯乙烯丙烯酸酯、改性壳聚糖、气相二氧化硅、含氢硅油和碳墨粉在常温下混合搅拌均,得到混合胶料,备用;
[0021]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胶料灌注到覆膜机中,并将步骤2)中得到的半成品装入覆膜机,覆膜机将混合胶料涂覆到半成品的色层表面形成背胶层,混合胶料的涂覆量为0.8

1.2g/m2,并控制覆膜机的烘道温度为90

150℃烘干、收卷,得到电化铝膜。
[0022]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化铝膜通过上述方法制得,而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电化铝膜更有利于把膜上的涂层形成文字、图案转移到被烫物上。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丝烫立体变图工艺艺采用最新丝烫技术与直印立体技术组合工艺,结合了二者的特点,将原立体变图不能实现金属立体质感的缺点与丝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呈现直印3D变图的震撼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需求利用软件做出对应的图案;S2、制作丝印网版,在丝网机上将丝印光油转移至电化铝膜,将电化铝膜置于UV灯下照射干燥后迅速进入电化铝膜转印单元,电化铝转膜印单元在完全固化的丝印光油上,采用特定的温度压力瞬间使得固化的光油表面1/2面积迅速融化产生黏性,同时与电化铝膜表面合压剥离,使得图层迅速剥离电化铝,从而实现从电化铝膜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S3、采用立体直印变图技术:将原承印物上已印刷好的变图色块转印至已丝烫后的产品,实现立体变图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UV灯的功率为2.2

2.6KW。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温度为110

130℃,加热时间为0.2

0.4s,压力为1.5

1.7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铝膜包括离型层、设置于所述离型层上表面的色层和设置在色层上表面的背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层是由如下原料组成:丁酯1

3份、乙酯10

20份、丙烯酸树脂8

16份、氯醋树脂8

16份、有机硅类消泡剂1

3份和聚氨酯树脂20

30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丝烫立体变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层是由如下原料组成:丁酯1

3份、乙酯10

20份、丙烯酸树脂8

16份、氯醋树脂8

16份、氧化铝粉末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曹伟张小成邓建发邹洋
申请(专利权)人: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