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有底柱。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接收槽和防护壳,破膜时所流出的羊水会通过流入到接收槽内,而且防护壳也会起到防护羊水外流的作用,师使得羊水流入到储液箱内,不仅会有利于医生的操作,而且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底板上分别设有两个可以调节的升降装置,可以根据产妇的需求来进行位置的调节,而且还可以进行高度的调节,使得适用范围增加,通过在调节装置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放置装置,腿部放置在放置架上通过束缚带可以进行固定,防止产妇因为疼痛而腿部乱动而影响医生的操作,而且腿部放置架会根据需求来进行转动,以此增加产妇的舒适感。以此增加产妇的舒适感。以此增加产妇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产科临床
,尤其涉及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破膜是指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现象,正常情况下破膜发生于第一产程宫口近开全或开全时,随着宫缩持续增强,当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前羊水流出,有时破膜会发生于临产之前,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有引发早产、脐带脱垂、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孕产妇及胎儿感染的危险,增加围生儿病死率,人工破膜即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是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产方式。
[0003]在破膜时医护人员往往凭借经验操作,易出现羊水外流的情况,而现有的破膜装置在使用时,无法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易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流出的羊水不仅会给医生带来不便,而且还会造成卫生的影响,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在破膜时医护人员往往凭借经验操作,易出现羊水外流的情况,而现有的破膜装置在使用时,无法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易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流出的羊水不仅会给医生带来不便,而且还会造成卫生的影响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有底柱,位于底柱内设有第一气缸,并且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活塞杆与底板连接,所述底板底部左侧安装有杀菌装置,并在杀菌装置内放置有手术用的工具,所述杀菌装置左侧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右侧通过调节装置与调节板连接,并且调节板与底板左端通过合页铰接,位于调节板与底板上端均设有底垫,并在底垫上设有气囊垫,位于调节板左侧底部设有控制盒,所述底板上端中部位置开设有接收槽,位于接收槽的外围设有防护壳,所述底板右侧底部安装有储液箱,并且接收槽贯穿底垫与储液箱呈连通结构,所述底板右侧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位于调节槽内安装有移动结构的升降装置,并在两个所述升降装置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放置装置和第二放置装置。
[0006]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箱、放置板、储水盒、安全门和杀菌灯,所述杀菌箱左侧通过内置的合页铰接安全门,位于杀菌箱内部设有放置板。
[0007]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件、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以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连接件上,并且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活塞杆与调节板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筒、连接头、锁紧头、调节柱和安装壳,所述连接座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在调节槽上,并在连接座上安装有转
动连接的连接筒,位于连接筒顶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筒内设有调节柱,并在调节柱设有安装壳,并且锁紧头与连接头螺纹连接并对调节柱固定。
[0009]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架包括腿部放置架、束缚带、连接杆和连接球,所述腿部放置架底端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球固定连接,并且连接球在安装壳内转动。
[0010]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杀菌箱内部于放置板的下方位置设有储水盒,并在放置板上开设有通孔,位于杀菌箱内部顶端设有杀菌灯。
[0011]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接收槽呈左高又低的倾斜结构,并在接收槽右侧底端开设有落液口。
[0012]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腿部放置架上端设有呈松紧结构的束缚带。
[0013]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前端底部设有排液阀。
[0014]优选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产妇躺在底板上的底垫上,然后对控制盒进行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一活塞杆来控制高度;第二步:然后控制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杆来对调节板进行倾斜度控制并适应于产妇;第三步:使产妇的臀部处于接收槽的左侧,并且接收槽可以对流出的液体进行接收,并且防护壳起到防止液体迸溅的情况,液体通过落液口落在储液箱内;第四步:产妇的双腿分别放置在第一放置装置和第二放置装置,并使得束缚带来对腿部进行固定;第五步:根据需求来对调节柱进行高度调节,然后通过锁紧头与连接头的连接来对调节柱进行固定,在腿部进行调节时,升降装置和两个放置装置都会根据需求来进行转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接收槽和防护壳,破膜时所流出的羊水会通过流入到接收槽内,而且防护壳也会起到防护羊水外流的作用,师使得羊水流入到储液箱内,不仅会有利于医生的操作,而且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0016]2.本专利技术中在底板上分别设有两个可以调节的升降装置,可以根据产妇的需求来进行位置的调节,而且还可以进行高度的调节,使得适用范围增加。
[0017]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调节装置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放置装置,腿部放置在放置架上通过束缚带可以进行固定,防止产妇因为疼痛而腿部乱动而影响医生的操作,而且腿部放置架会根据需求来进行转动,以此增加产妇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板与杀菌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与放置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接收槽俯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壳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主视图。
[0019]图中:1、底座;2、底柱;3、第一气缸;4、第一活塞杆;5、底板;6、杀菌装置;7、底板;8、调节装置;9、控制盒;10、底垫;11、气囊垫;12、接收槽;13、防护壳;14、升降装置;15、第一放置装置;16、第二放置装置;17、储液箱;18、调节槽;19、排液阀;20、落液口;601、杀菌箱;602、放置板;603、储水盒;604、安全门;6054、杀菌灯;801、连接件;802、第二气缸;803、第二活塞杆;1401、连接座;1402、连接筒;1403、连接头;1404、锁紧头;1405、调节柱;1406、安装壳;1501、腿部放置架;1502、束缚带;1503、连接杆;1504、连接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有底柱(2),位于底柱(2)内设有第一气缸(3),并且第一气缸(3)通过第一活塞杆(4)与底板(5)连接,所述底板(5)底部左侧安装有杀菌装置(6),并在杀菌装置(6)内放置有手术用的工具,所述杀菌装置(6)左侧底部固定有底板(7),所述底板(7)上端右侧通过调节装置(8)与调节板连接,并且调节板与底板(5)左端通过合页铰接,位于调节板与底板(5)上端均设有底垫(10),并在底垫(10)上设有气囊垫(11),位于调节板左侧底部设有控制盒(10),所述底板(5)上端中部位置开设有接收槽(12),位于接收槽(12)的外围设有防护壳(13),所述底板(5)右侧底部安装有储液箱(17),并且接收槽(12)贯穿底垫(10)与储液箱(17)呈连通结构,所述底板(5)右侧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18),位于调节槽(18)内安装有移动结构的升降装置(14),并在两个所述升降装置(14)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放置装置(15)和第二放置装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6)包括杀菌箱(601)、放置板(602)、储水盒(603)、安全门(604)和杀菌灯(605),所述杀菌箱(601)左侧通过内置的合页铰接安全门(604),位于杀菌箱(601)内部设有放置板(6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连接件(801)、第二气缸(802)和第二活塞杆(803),所述第二气缸(802)以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连接件(801)上,并且第二气缸(802)通过第二活塞杆(803)与调节板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临床用防外流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4)包括连接座(1401)、连接筒(1402)、连接头(1403)、锁紧头(1404)、调节柱(1405)和安装壳(1406),所述连接座(1401)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在调节槽(18)上,并在连接座(1401)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连接筒(1402),位于连接筒(1402)顶部设有连接头(1403),所述连接筒(1402)内设有调节柱(1405),并在调节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芝,
申请(专利权)人:孔凡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