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21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地质勘探仪器:用于采集地质勘探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将地质勘探数据信息传输至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至少包括两路USART数据端口与接口模块和无线模块通信;无线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进行通信,并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充电模块、供电模块,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模块为电池进行充电,电池通过供电模块为接口模块、单片机模块、无线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本新型能将地质勘探仪器的勘探数据无线传输至外部设备,方便对数据的存储,并可以利用外部设备的处理能力对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及时调整测量方案,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度。率和准确度。率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质勘探仪器采集的数据一般储存在仪器中,在野外测量中仪器容易损坏,数据存在丢失的可能,数据安全性不高,而且由于仪器性能有限,数据无法实时处理,现场无法根据处理结果及时调整测量方案,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勘探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勘探数据传输至外部设备保存处理的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其包括:地质勘探仪器:用于采集地质勘探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将地质勘探数据信息传输至单片机模块,实现地质勘探仪器和单片机模块间的数据通信;单片机模块:至少包括两路USART数据端口,第一USART数据端口与接口模块通信,第二USART数据端口与无线模块通信;无线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进行通信,并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充电模块、供电模块,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模块为电池进行充电,电池通过供电模块为接口模块、单片机模块、无线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本装置通过接口模块将地质勘探仪器采集到的勘探数据传输至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将勘探数据通过无线模块无线发送至外部设备进行存储和处理。通过电源模块的内置电池为装置整体供能满足各种不同的野外工作环境,电池还可以通过充电模块连接地质勘探仪器内部电源或其它外部电源进行充电,保证装置的长时间续航。
[0006]进一步的,接口模块包括RS232接口和芯片U4,芯片U4采用MAX3232,其引脚T1OUT及引脚R1IN与RS232接口连接,其引脚R1OUT和引脚T1IN分别作为USART通信的收发端与第一路USART数据端口连接。通过RS232接口实现高性能数据传输。
[0007]进一步的,无线模块采用WIFI通信,包括芯片U3,芯片U3采用ESP8266,其引脚UTXD和引脚URXD分别作为USART通信的收发端与第二路USART数据端口连接。采用WIFI通信时,使用移动端即可接收勘探数据,不仅可以利用移动端的处理能力进行数据处理,还可以在移动端处理性能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移动端的移动网络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利用云数据处理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行勘探数据处理。
[0008]进一步的,充电模块采用MircoUSB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包括芯片U1,芯片U1采用TC4056A,其引脚VCC连接外部电源供电端,其引脚STDBY与引脚VCC间并联有正向肖特基二极管D1和电容C1,其引脚CE依次通过电阻R1、正向发光二极管D2、电阻R2连接其引脚CHRG,二极管D2的正极还连接引脚VCC,芯片U1的引脚BAT为电池充电,其引脚TEMP和引脚BAT将连接电容C2,其引脚PROG通过电阻R3接地,其引脚TEMP和引脚GND接地。使用MircoUSB接口方便与各种外部电源连接并可以由地质勘探仪器内部电源进行充电。
[0009]进一步的,供电模块包括芯片U2,芯片U2采用LTC3531ES6,其引脚VIN连接电池正极,其引脚VOUT为装置供能,其引脚VIN通过电容C3接地,其引脚VOUT通过电容C4接地,其引脚SW1和引脚SW2间连接有电感。供电模块将电池提供的2.7

3.7V输入电压转换为3.3V电压为装置供能。
[0010]进一步的,单片机模块采用STM32F103RCT6,采用其四个I/O引脚作为两路USART数据端口分别与接口模块和无线模块连接。
[0011]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与单片机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显示模块采用LCM1602K单色液晶屏,用于显示装置工作状态以便进行装置的操作调整,包括地质勘探仪器连接状态、地质勘探仪器勘探数据目录、勘探数据传输状态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3]1、本技术可以将地质勘探仪器的勘探数据无线传输至外部设备,方便对数据的存储,并可以利用外部设备的处理能力对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及时调整测量方案,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度,可有效解决现场技术人员数据处理周期长、工作效率低、数据传输繁琐、数据储存不安全、因无法实时处理数据而对实际测量难以进行准确的指导和及时调整的问题。
[0014]2、本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续航,保证了长时间续航,满足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原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接口模块电路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无线模块电路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电源模块原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单片机电路原理图。
[0020]图6是本技术显示模块电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地质勘探仪器:用于采集地质勘探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将地质勘探数据信息传输至单片机模块,实现地质勘探仪器和单片机模块间的数据通信;单片机模块:至少包括两路USART数据端口,第一USART数据端口与接口模块通信,第二USART数据端口与无线模块通信;无线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进行通信,并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充电模块、供电模块,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模块为电池进行充电,电池通过供电模块为接口模块、单片机
模块、无线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0024]如图2所示,接口模块包括RS232接口和芯片U4,芯片U4采用MAX3232,其引脚T1OUT及引脚R1IN与RS232接口连接,其引脚T1OUT连接RS232接口2号针脚;R1OUT引脚连接RS232接口3号针脚,引脚R1OUT和引脚T1IN分别作为USART通信的收发端与第一路USART数据端口连接,引脚R1OUT连接单片机模块中芯片USART2

TX串行发射引脚,引脚T1IN连接USART2

RX串行接收引脚。引脚C1+和引脚C1-间连接电容C8,引脚C2+和引脚C2-间连接电容C9,引脚VCC连接供电模块提供的3.3V工作电压,引脚V+通过电容C10连接工作电压,引脚V-通过电容C11接地。电容C8、C9、C10、C11均为0.1uF。
[0025]如图3所示,无线模块包括芯片U3,芯片U3采用ESP8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质勘探仪器:用于采集地质勘探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接口模块:接口模块:将地质勘探数据信息传输至单片机模块,实现地质勘探仪器和单片机模块间的数据通信;单片机模块:至少包括两路USART数据端口,第一USART数据端口与接口模块通信,第二USART数据端口与无线模块通信;无线模块:与单片机模块进行通信,并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通信;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充电模块、供电模块,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模块为电池进行充电,电池通过供电模块为接口模块、单片机模块、无线模块提供工作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块包括RS232接口和芯片U4,所述芯片U4采用MAX3232,其引脚T1OUT及引脚R1IN与RS232接口连接,其引脚R1OUT和引脚T1IN分别作为USART通信的收发端与第一路USART数据端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仪器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采用WIFI通信,包括芯片U3,所述芯片U3采用ESP8266,其引脚UTXD和引脚URXD分别作为USART通信的收发端与第二路USART数据端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岳云宝徐文刚武斌杨富强梁义强刘鹏鹏邹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