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015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包括地面,地面上划分有车道,地面两侧设有支架,支架安装于地面上,支架之间设有顶板,顶板与两侧支架连接,顶板上安装有检测器,顶板下表面设有噪音传感器,噪音传感器与顶板旋转连接,顶板下表面中间设有抓拍器,抓拍器与顶板旋转连接,顶板上镶嵌有信号传输器一,噪音传感器上安装有信号传输器二,地面一侧设有控制台,控制台顶部安装有天线,控制台内安装有控制装置,解决了长时间鸣笛造成噪音,这不仅影响其他司机开车,还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巨大的影响,但现有技术中很难对长时间鸣笛的车辆进行抓拍查处,导致该政策实行困难的问题。导致该政策实行困难的问题。导致该政策实行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噪音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0003]在现实中各地都慢慢实行起市区内禁止鸣笛减少噪音的政策,但总有一些人将此政策无视,继续进行长时间的鸣笛造成噪音,这不仅影响其他司机开车,还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巨大的影响,但现有技术中很难对长时间鸣笛的车辆进行抓拍查处,导致该政策实行困难,故设计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划分有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地面上,所述支架之间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两侧支架连接,所述顶板上安装有检测器,所述顶板下表面设有噪音传感器,所述噪音传感器与顶板旋转连接,所述顶板下表面中间设有抓拍器,所述抓拍器与顶板旋转连接,所述顶板上镶嵌有信号传输器一,所述噪音传感器上安装有信号传输器二,所述地面一侧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顶部安装有天线,所述控制台内安装有控制装置。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噪音传感器会将道路上的超过分贝的声音收入,通过信号传输器二将声音送入检测器,检测器经过筛选将明确为鸣笛噪音的音频送入控制台内,同时将控制信号送入信号传输器一内控制抓拍器拍下车辆车牌,控制台的天线接受到信号并将其送入控制装置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判定器、查找器和发送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控制台内,且控制器与控制台固定连接,所述判定器设置于控制器下方,且判定器与控制台固定连接,所述查找器设置于判定器右侧,且查找器与控制台固定连接,所述发送器设置于查找器右侧,且发送器与控制台固定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鸣笛噪音的信号进入控制装置时,首先进入判定器内,由于一些公安、消防、急救等车辆纯在特殊的情况,需要通过判定来判定,如果是判定是上述车辆则直接删除,如不是上述等特殊车辆则进入下一步,查找器会从系统中查找出该车辆的所有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根据情况将信息打包并生成处罚信息发送给发送器,发送器将处罚信息发送给车主,将打包的详细信息发送给交管部门。
[0009]作为优选,每条所述车道上均有一个噪音传感器监测。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车道用一个噪音传感器,可大大增加效率,以防一个噪音传感器遗漏。
[0011]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上方安装有红绿灯。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节省空间,不必再外安装支架安装红绿灯。
[0013]作为优选,所述噪音传感器的作用范围为两个红绿灯之间的距离。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保证噪音传感器作用于整条车道上。
[0015]作为优选,该装置露天部分均涂有防水涂层。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会出现雨天等情况,防水涂层给予这些设备防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 为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专利技术的后视图;图4为图2处沿A

A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1、地面;2、车道;3、支架;4、顶板;5、检测器;6、噪音传感器;7、抓拍器;8、信号传输器一;9、信号传输器二;10、控制台;11、天线;12、控制装置;13、控制器;14、判定器;15、查找器;16、发送器;17、红绿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包括地面1,在地面1上划分有若干条车道2,车道2供车辆同行,在车道2两侧设有支架3,支架3与地面1固定连接,在支架3之间设有顶板4,顶板4的下表面与两侧支架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1]在顶板4的上表面中间设有红绿灯17,红绿灯17与顶板4固定连接,安装红绿灯17可节省空间,不必再外安装支架3安装红绿灯17,在红绿灯17的左侧设有检测器5,检测器5与顶板4固定连接,在顶板4上镶嵌有信号传输器一8,在顶板4的下表面设有噪音传感器6,噪音传感器6与顶板4旋转连接,每条车道2上均有对应的噪音传感器6,一个车道2用一个噪音传感器6,可大大增加效率,以防一个噪音传感器6遗漏,且噪音传感器6的作用范围为两个红绿灯17之间的距离,在顶板4下表面中间设有抓拍器7,抓拍器7与顶板4旋转连接,在地面1的一侧设有控制台10,控制台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天线11,在控制台10内安装有控制装置12,该系统位于外侧的设备均涂有防水涂层。
[0022]控制装置12包括控制器13、判定器14、查找器15和发送器16,控制器13固定连接与控制台10内部上,在控制台10的下方设有判定器14,且判定器14与控制台10固定连接,在判定器14的右侧设有查找器15,且查找器15与控制台10固定连接,在判定器14的右侧设有查找器15,且查找器15与控制台10固定连接,在查找器15的右侧设有发送器16,且发送器16与控制台10固定连接。
[0023]噪音传感器6会将道路上的超过分贝的声音收入,通过信号传输器二9将声音送入检测器5,检测器5经过筛选将明确为鸣笛噪音的音频送入控制台10内,同时将控制信号送入信号传输器一8内控制抓拍器7拍下车辆车牌,控制台10的天线11接受到信号并将其送入控制装置12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当鸣笛噪音的信号进入控制装置12时,首先进入判定器14内,由于一些公安、消防、急救等车辆纯在特殊的情况,需要通过判定来判定,如果是判定是上述车辆则直接删除,如不是上述等特殊车辆则进入下一步,查找器15会从系统中查找出该车辆的所有信息传送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会根据情况将信息打包并生成处罚信息发送给发送器16,发送器16将处罚信息发送给车主,将打包的详细信息发送给交管部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上划分有车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两侧设有支架(3),所述支架(3)安装于地面(1)上,所述支架(3)之间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与两侧支架(3)连接,所述顶板(4)上安装有检测器(5),所述顶板(4)下表面设有噪音传感器(6),所述噪音传感器(6)与顶板(4)旋转连接,所述顶板(4)下表面中间设有抓拍器(7),所述抓拍器(7)与顶板(4)旋转连接,所述顶板(4)上镶嵌有信号传输器一(8),所述噪音传感器(6)上安装有信号传输器二(9),所述地面(1)一侧设有控制台(10),所述控制台(10)顶部安装有天线(11),所述控制台(10)内安装有控制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环境噪音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2)包括控制器(13)、判定器(14)、查找器(15)和发送器(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绍辉焦勇蔡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绿盾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