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背框柔性支撑体的绷紧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011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背框柔性支撑体的绷紧成型方法,步骤为S1、预制背框;S2、预制柔性支撑体;S3、包覆柔性支撑体;S4、插设绷紧件;S5、绷紧柔性支撑体;将预制的柔性支撑体包覆在预制的背框上,再将一绷紧件穿设在柔性支撑体的成型套中,最后将绷紧件固定在背框上,绷紧件向后拉紧成型套使柔性支撑体绷紧,并得到想要的柔性支撑体造型;该方法只需装配一根绷紧件,无需过多的装配过程,方便快速又节约零部件成本;同时绷紧件位于柔性支撑体背面,倚靠时无异物感,体验感受更好。体验感受更好。体验感受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背框柔性支撑体的绷紧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是涉及座椅背框柔性支撑体的绷紧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更愿意为健康且舒适的座椅买单,于是演变出了越来越多的座椅造型和结构,尤其是椅背造型和结构方面的设计;考虑到舒适性以及健康的要求,在座椅靠背前方设置腰托,腰托向前凸出于靠背,且两者的弯曲程度不同,腰托的弯曲程度更大,当在靠背与腰托上包覆整张网布时,由于靠背前端与腰托前端的前后间距大,故网布从上往下难以贴合靠背与腰托的曲线;因此,还需要将网布绷紧以得到贴合靠背与腰托的造型。
[0003]现有的网椅需要先在靠背与腰托之间设置一根横梁,再在横梁上固定连接第一拉紧横杆,将网布包覆至背框上后,在网布对应第一拉紧横杆的位置前方设置第二拉紧横杆,将第二拉紧横杆与第一拉紧横杆固定连接以拉紧网布,从而使网布贴合靠背与腰托曲线,由此可见,需要装配的部件较多,安装过程也较为繁琐,装配时长的增加会影响到生产效率,也就会降低厂家的效益;而且,由于第一、第二拉紧横杆之间隔着网布,给装配增加了难度;同时,前凸于网布的第二拉紧横杆对人体背部造成硬物感,体验不佳;零部件较多,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背框柔性支撑体的绷紧成型方法,将预制的柔性支撑体包覆在预制的背框上,再将一绷紧件穿设在柔性支撑体的成型套中,最后将绷紧件固定在背框上,绷紧件向后拉紧成型套使柔性支撑体绷紧,并得到想要的柔性支撑体造型;该方法只需装配一根绷紧件,无需过多的装配过程,方便快速又节约零部件成本;同时绷紧件位于柔性支撑体背面,倚靠时无异物感,体验感受更好。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座椅背框柔性支撑体的绷紧成型方法,步骤为:
[0007]S1、预制背框:预成型一背框,将背框分为位于上部的背部框架以及位于下部的腰部框架,腰部框架向前凸出于背部框架,且二者弯曲程度不同;
[0008]S2、预制柔性支撑体:预成型一张用于包覆背框的柔性支撑体,在柔性支撑体背面固定有成型套;
[0009]S3、包覆柔性支撑体:将整张柔性支撑体包覆到背框上,使其覆盖背部框架以及腰部框架;在背部框架处的柔性支撑体形成背部支撑区,在腰部框架处的柔性支撑体形成腰部支撑区;此时,由于腰部框架与背部框架的弯曲程度不同,背部支撑区与腰部支撑区的过渡部分未能贴合背框;
[0010]S4、插设绷紧件:将一绷紧件插入位于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连接处的成型套中,绷紧件与成型套均位于柔性支撑体背面;
[0011]S5、绷紧柔性支撑体:向后弯曲绷紧件,并将绷紧件固定连接在背框上;此时绷紧件向后拉紧成型套,柔性支撑体随之绷紧并使背部支撑区与腰部支撑区的过渡部分贴合背框,且绷紧件与柔性支撑体前表面之间形成间距。
[0012]柔性支撑体背面固定有成型套,且成型套位于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连接处,因此,在绷紧件作用于成型套时,成型套同时拉紧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即使背部框架与腰部框架具有不同弯曲程度,在成型套的作用下,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之间具有明显转折,但却使柔性支撑体能够服帖地包覆在背框上,从而得到想要的柔性支撑体造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只需对绷紧件进行安装,简化装配操作的同时降低了零部件成本,而且,绷紧件与成型套一样,处于柔性支撑体的背面,且在绷紧件拉紧成型套时,绷紧件与柔性支撑体之间存在间隙,在使用者倚靠在柔性支撑体上时,背部无异物感,使用体验更佳。
[0013]作为优选,在步骤S5中,绷紧后的柔性支撑体中,背部支撑区由上往下向前倾斜且沿宽度方向向后弯曲,腰部支撑区的中部沿宽度方向向后弯曲的同时,沿高度方向向前弯曲;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的连接处被绷紧件向后收紧而沿宽度方向向后弯曲。在步骤S5中,柔性支撑体绷紧后的弯曲情况,足以贴合背框不规则的曲线,柔性支撑体处于一种设计人员想要的匹配背框不同弯曲程度的造型。
[0014]作为优选,在步骤S5中,绷紧件为弹性杆件,绷紧件沿宽度方向固定于背框间。绷紧件为杆件可穿入成型套中,绷紧件具有弹性,使得绷紧件能够具有较大的弯曲形变能力,同时,绷紧件横向布置,其弯曲方向也是横向地向后弯曲,从而使绷紧件在弯曲后给予足够的拉力来拉紧成型套并阻止绷紧的柔性支撑体向前恢复形变,以使柔性支撑体能够保持绷紧后的造型。
[0015]作为优选,绷紧件长度大于绷紧件与背框两个连接点的间隔距离。绷紧件的长度大于连接点的间距使得绷紧件在固定连接到背框上时,自然而然地需要弯曲,使绷紧件两端的距离减小至与连接点间距相同;而两者差值将决定绷紧件向后弯曲的程度以调整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的连接处沿宽度方向向后弯曲的程度,优选为使该弯曲程度匹配背部支撑区与腰部支撑区向后弯曲的长度。
[0016]作为优选,在步骤S3中,背部支撑区与腰部支撑区的过渡部分包括背部支撑区的下部以及腰部支撑区的上部,且该过渡部分由上端至下端时,弯曲程度增加。背部支撑区与腰部支撑区的过渡部分为柔性支撑体服帖包覆背框的难点,背部框架一般较直,弯曲程度较小,腰部框架弯曲程度较大且前凸,两者前表面的间距大,柔性支撑体很难贴合此处变化的曲线,因此通过位于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连接处的绷紧件来向后拉紧柔性支撑体,使其能够贴合此处变化的曲线。
[0017]作为优选,在步骤S3中,背框沿其轮廓开设有固定槽,柔性支撑体包覆在背框上后,其边缘部分塞入固定槽中并固定连接。柔性支撑体的边缘部分与背框上的固定槽固定连接,使柔性支撑体包覆在背框上后不会脱落。
[0018]作为优选,在步骤S5中,绷紧件与柔性支撑体前表面之间的最小间距为 5

9mm。绷紧件位于柔性支撑体的背面并距离柔性支撑体前表面5

9mm,也就说明在使用者倚靠在该柔性支撑体上时,绷紧件距离人体背部足够远,使用者背部不会碰到绷紧件,绷紧件也不会硌到使用者背部,从而消除原本产品上的异物感。
[0019]作为优选,在步骤S2中,所述柔性支撑体为网布或棉布。柔性支撑体为支撑布而非
海绵,这也就使得柔性支撑体难以像海绵一样塑型。
[0020]作为优选,在步骤S2中,所述成型套沿左右方向布置且缝合于柔性支撑体后方。由于背框上的曲线是沿高度方向变化,因此成型套需要在某一高度对柔性支撑体进行作用才能符合背框曲线沿高度变化这一特征。
[0021]作为优选,在步骤S2中,所述成型套为网布或棉布。
[002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23]1、柔性支撑体背面固定有成型套,且成型套位于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连接处,因此,在绷紧件作用于成型套时,成型套同时拉紧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即使背部框架与腰部框架具有不同弯曲程度,在成型套的作用下,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之间具有明显转折,但却使柔性支撑体能够服帖地包覆在背框上,从而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背框柔性支撑体的绷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S1、预制背框:预成型一背框,将背框分为位于上部的背部框架以及位于下部的腰部框架,腰部框架向前凸出于背部框架,且二者弯曲程度不同;S2、预制柔性支撑体:预成型一张用于包覆背框的柔性支撑体,在柔性支撑体背面固定有成型套;S3、包覆柔性支撑体:将整张柔性支撑体包覆到背框上,使其覆盖背部框架以及腰部框架;在背部框架处的柔性支撑体形成背部支撑区,在腰部框架处的柔性支撑体形成腰部支撑区;此时,由于腰部框架与背部框架的弯曲程度不同,背部支撑区与腰部支撑区的过渡部分未能贴合背框;S4、插设绷紧件:将一绷紧件插入位于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连接处的成型套中,绷紧件与成型套均位于柔性支撑体背面;S5、绷紧柔性支撑体:向后弯曲绷紧件,并将绷紧件固定连接在背框上;此时绷紧件向后拉紧成型套,柔性支撑体随之绷紧并使背部支撑区与腰部支撑区的过渡部分贴合背框,且绷紧件与柔性支撑体前表面之间形成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背框柔性支撑体的绷紧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绷紧后的柔性支撑体中,背部支撑区由上往下向前倾斜且沿宽度方向向后弯曲,腰部支撑区的中部沿宽度方向向后弯曲的同时,沿高度方向向前弯曲;腰部支撑区与背部支撑区的连接处被绷紧件向后收紧而沿宽度方向向后弯曲。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秋周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胜途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