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箱体外表面连接有背带;所述箱体内壁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上方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表面与两个滑槽槽壁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对放置板和固定架进行支撑,其中放置板外表面与固定架避免接触,可以保证放置板不会再箱体晃动时随着箱体左右摇晃,同时再通过防护膜和放置杆的阻隔下,可以对放置在插槽内部的试管进行缓冲。槽内部的试管进行缓冲。槽内部的试管进行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检测
,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医学检验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的一门科学。医疗卫生在我们日常生活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医院在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检测时会采用取样装置,简单的说取样装置就是一个存放样本的容器,由于取样装置移动携带较为不便,通常会在取样装置上安装背带。
[0003]现有的检验取样装置较少安装固定装置,大多是一个单纯的置物板放置试管,固定效果不理想,在运输过程中或人为移动受到撞击、震动的情况下,会导致试管晃动,严重的导致试管破碎,样品流出,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箱体外表面连接有背带;
[0008]所述箱体内壁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上方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表面与两个滑槽槽壁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表面与箱体内壁接触,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杆,所述固定架左端开设有开槽一和开槽二。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左端上方箱体外表面接触,且固定架左上方与箱体内壁的距离略大于限位杆的直径。
[0011]优选的,所述开槽一的宽度小于开槽二的宽度,所述开槽一与开槽二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膜右端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膜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表面与开槽一和开槽二槽壁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外表面与固定架内壁接触,所述放置板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放置板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放置板底部设置有限位件。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滑
杆,所述滑杆内部中轴处开设有开槽三,所述滑杆顶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外表面均与开槽三槽壁接触,两个所述竖板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弧形板表面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放置板且延伸至放置板外部,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壁与限位杆外表面接触。
[0015]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顶部均与放置板和固定架底部接触,所述滑杆贯穿两个支撑板且延伸至两个支撑板外部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对放置板和固定架进行支撑,其中放置板外表面与固定架避免接触,可以保证放置板不会再箱体晃动时随着箱体左右摇晃,同时再通过防护膜和放置杆的阻隔下,可以对放置在插槽内部的试管进行缓冲。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架表面开设开槽一和开槽二,可以使防护膜可以带动连接块顺着开槽一和开槽二上滑直至脱离固定架,从而可以即通过连接块避免防护膜和放置杆受冲击波动幅度大,也可以方便将固定架移出后去除试管,方便快捷。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箱体内部设置限位杆,与支撑板配合下避免固定架移动,通过下移支撑杆使连接块脱离限位杆后,现将限位杆顺着滑槽滑至箱体边角处,从而可以通过旋出连接块,使支撑杆通过弧形板带动支撑板移动,即可分别接触对放置板或固定架的支撑,方便将放置板和固定架取出。
[0020]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滑杆内部开设开槽三,可以使弧形板在竖板的辅助下可以平稳的带动支撑板滑动,再通过在竖板表面设置限位杆,可以避免弧形板带动竖板脱离滑杆。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护机构和支撑机构的立体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护机构的剖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箱体1、滑槽11、防护机构12、固定架121、防护膜122、放置杆123、连接块124、开槽一125、开槽二126、支撑机构13、放置板131、插槽132、提手133、限位件134、支撑板1341、滑杆1342、开槽三1343、竖板1344、限位杆1345、弧形板1346、支撑杆1347、连接块1348、限位杆14、背带2、箱盖3、拉环4。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
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请参阅图1
‑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设置有箱盖3,箱盖3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拉环4,箱体1外表面连接有背带2;
[0033]箱体1内壁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1,箱体1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13,支撑机构13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12,防护机构12上方设置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外表面与两个滑槽11槽壁接触。
[0034]防护机构12包括固定架121,固定架121外表面与箱体1内壁接触,固定架121内部设置有防护膜122,防护膜122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杆123,固定架121左端开设有开槽一125和开槽二126,固定架121左端上方箱体1外表面接触,且固定架121左上方与箱体1内壁的距离略大于限位杆14的直径,开槽一125的宽度小于开槽二126的宽度,开槽一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箱盖(3),所述箱盖(3)顶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拉环(4),所述箱体(1)外表面连接有背带(2);所述箱体(1)内壁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13),所述支撑机构(13)顶部设置有防护机构(12),所述防护机构(12)上方设置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外表面与两个滑槽(11)槽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2)包括固定架(121),所述固定架(121)外表面与箱体(1)内壁接触,所述固定架(121)内部设置有防护膜(122),所述防护膜(122)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杆(123),所述固定架(121)左端开设有开槽一(125)和开槽二(1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21)左端上方箱体(1)外表面接触,且固定架(121)左上方与箱体(1)内壁的距离略大于限位杆(14)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一(125)的宽度小于开槽二(126)的宽度,所述开槽一(125)与开槽二(126)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膜(122)右端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膜(122)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4),所述连接块(124)外表面与开槽一(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云,
申请(专利权)人:程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