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穴施肥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88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穴施肥小车,包括壳体、车体、传动机构与排肥机构,壳体安装在车体之上,传动机构安装在壳体之中,传动机构的相应构件下端穿过壳体探出到车体的下方,并在传动机构相应构件的下端安装排肥机构,通过车体运行带动传动机构的构件及排肥机构产生规律性上下往复运动,排肥机构对土壤施加作用力,在土壤表面形成凹坑,将肥料施加在凹坑内,同时排肥筒底部松土针将土壤划松,复土器将松土复入肥料之上将肥料覆盖。穴施肥小车可以调节施肥深度和施肥量,不会损伤禾苗,不用动力驱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对一些个体农户、菜农等,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轻人的劳动强度,能对多种穴播技术种植的作物实现穴施肥。肥。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穴施肥小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穴施肥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农村大量种植粮食作物有很多是穴播技术种植,如玉米、高粱等,这些作物长出小苗后均还需要多次追肥,以补充基肥的不足和满足植物中后期的营养需求。但长期以来由于施肥技术不足,施肥方式基本为开沟条施,即沿着小苗旁侧连续开沟破土追肥,在两株小苗之间的空阔地带依旧施入大量肥料,这种施肥技术带来的问题是化肥施用量大,肥料损失大,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使得土壤质量变差,土地板结,后续则造成粮食减产,粮食质量变差;二是化肥向大气和水体流失增加,造成农业污染。而有些穴播种植面积较少的农民则直接将化肥抛撒在田垄上,这样的施肥方法仅有30%的肥力被作物吸收,浪费更大,还容易有化肥颗粒落到禾苗上烧死禾苗。
[0003]近年来,在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动下,施肥技术也向着高效、节能方向发展,产生了穴施肥技术,即在玉米、高粱的种子长出小苗需要追肥时,采用穴施肥技术,在距离每穴小苗4

6厘米处,开一个小坑施肥再覆盖土壤,化肥在土壤中慢慢溶解,让小苗在生长过程中较长时间充分吸收肥力,保证肥料发挥最大效力。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穴施肥技术不发达,穴施肥机具极少,大多都是采用喷施肥技术,但喷施肥技术仅适用于禾苗对肥料需求量较少的作物施用,因浓度大会烧坏禾苗。对现有的施肥机具而言,采用土壤穴施肥则容易对禾苗造成机械伤害,而且效果不佳,难以满足人们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困难,针对穴播种植面积较少的一些个体农户、菜农等,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轻人的劳动强度、能对多种穴播技术种植的作物实现穴施肥的一种自动穴施肥小车。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穴施肥小车,如附图所示,包括壳体1、车体、传动机构与排肥机构,壳体1安装在车体之上,传动机构安装在壳体之中,传动机构的相应构件下端穿过壳探出到车体的下方,并在传动机构相应构件的下端安装排肥机构,通过车体运行带动传动机构的构件及排肥机构产生规律性上下往复运动,排肥机构对土壤施加作用力,在土壤表面形成凹坑,将肥料施加在凹坑内并复土覆盖。
[0007]所述的壳体1包括上盖13、隔板14、下筒16、底板25;
[0008]所述的下筒16为金属制成的圆筒,圆筒下端部用底板25封闭,上端固定安装隔板 14,隔板14上端固定安装上盖13。
[0009]所述的上盖13、隔板14及底板25的中心均制有中心孔,隔板14的中心孔周边还制有均匀分布的4个圆孔,如图9所示。。
[0010]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下塔轮5、传送带8、上塔轮9、阻尼器10、传动轴总成11、大弹
簧12、齿轮17、齿轮轴18、螺钉32,传动轴总成11包括齿条19、轴肩20、螺纹22、进料口29、螺纹孔30。
[0011]传动轴总成11为立式长轴形状,长轴上部带有轴肩20,轴肩20的下面一侧圆柱面上加工一轴向长槽,长槽底部制成齿条19,传动轴总成11的下端制有与长轴同心的中心孔,中心孔上底部中心制有螺纹孔30,进料口29位于中心孔上部的外圆柱面上,沿径向与中心孔相连通。
[0012]所述的传动轴总成11的下端一段外圆柱面向内收缩,并在收缩后的外圆柱面上部制有螺纹22,
[0013]所述的传动轴总成11立式安装于壳体1内部,下端穿过隔板14及底板25的中心孔探出底板25之外,上端从上盖13的中心孔穿出,轴肩20位于隔板14之上,在隔板14上安装大弹簧12,大弹簧12套装在传动轴总成11上与轴肩20连接,并通过轴肩20支承传动轴总成 11。
[0014]所述的齿轮轴18横穿过壳体1的下筒16的筒壁,并可自由旋转,在齿轮轴18的中部固定安装齿轮7,齿轮17与齿条19啮合,齿轮17旋转可以带动齿条19及传动轴总成11上下间歇运动。
[0015]所述的齿轮轴18一侧延伸到下筒16之外,并在轴端固定安装上塔轮9,上塔轮9通过传送带8与固定在车体上相应构件上的下塔轮5连接。
[0016]所述的轴肩20上部的轴径上套装阻尼器10,阻尼器10为金属圆环制成,圆环内孔和轴径为间隙配合连接。
[0017]所述的齿轮9为不完全齿轮。
[0018]不完全齿轮是机械装置中的一种传动件,主动齿轮只做出一个或几个齿,根据运动时间和停歇时间的要求在从动轮上作出与主动轮相啮合的轮齿,其余部分为锁止圆弧。当两轮齿进入啮合时,与齿轮传动一样,无齿部分由锁止圆弧定位使从动轮静止。
[0019]所述的排肥机构包括:排肥筒4、料筒15、软胶管21、螺母23、小弹簧24、螺杆26、凹环27、破土器28,管夹33、复土器39、松土针43。
[0020]所述的料筒15固定在下筒16的内壁上,并通过软胶管21与进料口29相连接。
[0021]所述的软胶管21上设有胶管夹33。
[0022]所述的螺杆26上端带有螺纹并旋进传动轴总成11的螺纹孔30内,螺杆26的底部制有带螺纹的中心孔,并和破土器28相连接。
[0023]所述的螺母23与螺纹22旋合,螺母23的底部安装小弹簧24,排肥筒4套装在立轴总成 11的下端,和立轴总成11下端的外圆柱面配合连接,可以相对立轴总成11下端的外圆柱面上下滑动,排肥筒4的上端和小弹簧24下端相连接。
[0024]所述的破土器28为回转体,上部小圆柱体上制有螺纹,和螺杆26底部中心孔的螺纹孔相连接,上部小圆柱体和下部大圆柱体之间为圆台面过渡,上部小圆柱面与圆台面及螺杆16底端面之间形成凹环27,破土器28的底部为圆锥体。
[0025]所述的排肥筒4底部带有中心孔,上下调节螺母23在螺纹22上的位置,带动排肥筒4 上下移动,可以使得破土器28下部大圆柱体位于排肥筒4底部的中心孔处,将中心孔封闭。
[0026]所述的排肥筒4底部外圆的后半圆上带有松土针43,松土针43向前方倾斜20

30度
的角度。
[0027]所述的复土器39为半圆环形,悬挂在螺母23的底部后侧,其半圆环的半径大于排肥筒4底圆的半径。
[0028]所述的车体包括车轮2、车板3、凹槽6、车轴7、固定环31、螺钉32、支脚34、卡柱 35、转轴36、手柄37、制动块38、传动杆40、方孔41、车把42。
[0029]所述的车板3为长方形板,长方形的中间制成方孔41,车轴7水平穿过车板3,并可在车板3内自由转动,车板3上方平面上带有圆形凸起的固定环31,壳体1固定安装在固定环 31内,排肥机构从方孔41的后端探出到车板下方。
[0030]所述的车轴7的一端沿轴向制有凹槽6,凹槽6上通过螺钉32安装下塔轮5,拧松螺钉 32下塔轮5可沿凹槽6轴向滑动,拧紧螺钉32,下塔轮5固定在车轴7上。
[0031]所述的车轮2固定安装在车轴7的两端,二者不产生相对转动。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穴施肥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车体、传动机构与排肥机构,壳体(1)安装在车体之上,传动机构安装在壳体之中,传动机构的相应构件下端穿过壳体探出到车体的下方,并在传动机构相应构件的下端安装排肥机构,通过车体运行带动传动机构的构件及排肥机构产生规律性上下往复运动,排肥机构对土壤施加作用力,在土壤表面形成凹坑,将肥料施加在凹坑内并复土覆盖;所述的壳体(1)包括上盖(13)、隔板(14)、下筒(16)、底板(25);所述的下筒(16)为金属制成的圆筒,圆筒下端部用底板(25)封闭,上端固定安装隔板(14),隔板(14)上端固定安装上盖(13);所述的上盖(13)、隔板(14)及底板(25)的中心均制有中心孔,隔板(14)的中心孔周边还制有均匀分布的4个圆孔;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下塔轮(5)、传送带(8)、上塔轮(9)、阻尼器(10)、传动轴总成(11)、大弹簧(12)、齿轮(17)、齿轮轴(18)、螺钉(32),传动轴总成(11)包括齿条(19)、轴肩(20)、螺纹(22)、进料口(29)、螺纹孔(30);传动轴总成(11)为立式长轴形状,长轴上部带有轴肩(20),轴肩(20)的下面一侧圆柱面上加工一轴向长槽,长槽底部制成齿条(19),传动轴总成(11)的下端制有与长轴同心的中心孔,中心孔上底部中心制有螺纹孔(30),进料口(29)位于中心孔上部的外圆柱面上,沿径向与中心孔相连通;所述的传动轴总成(11)的下端一段外圆柱面向内收缩,并在收缩后的外圆柱面上部制有螺纹(22);所述的传动轴总成(11)立式安装于壳体(1)内部,下端穿过隔板(14)及底板(25)的中心孔探出底板(25)之外,上端从上盖(13)的中心孔穿出,轴肩(20)位于隔板(14)之上,在隔板(14)上安装大弹簧(12),大弹簧(12)套装在传动轴总成(11)上与轴肩(20)连接,并通过轴肩(20)支承传动轴总成(11);所述的齿轮轴(18)横穿过壳体(1)的下筒(16)的筒壁,并可自由旋转,在齿轮轴(18)的中部固定安装齿轮(7),齿轮(17)与齿条(19)啮合,齿轮(17)旋转可以带动齿条(19)及传动轴总成(11)上下间歇运动;所述的齿轮轴(18)一侧延伸到下筒(16)之外,并在轴端固定安装上塔轮(9),上塔轮(9)通过传送带(8)与固定在车体上相应构件上的下塔轮(5)连接;所述的轴肩(20)上部的轴径上套装阻尼器(10),阻尼器(10)为金属圆环制成,圆环内孔和轴径为间隙配合连接,传动轴总成11在大弹簧12的恢复力作用下向上抬起时,轴肩10和还在下落过程中的阻尼器10相遇,使得传动轴总成11震动急速衰减;所述的齿轮(9)为不完全齿轮;所述的排肥机构包括排肥筒(4)、料筒(15)、软胶管(21)、螺母(23)、小弹簧(24)、螺杆(26)、凹环(27)、破土器(28);所述的料筒(15)固定在下筒(16)的内壁上,并通过软胶管(21)与进料口(29)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凯胡晓军张起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