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良辉专利>正文

一种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84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外圈和支撑架,支撑架为中空,在支撑架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内凹槽,在支撑架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外凹槽,内圈设置于内凹槽内,外圈设置于外凹槽内,在内圈和内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内滚珠,在外圈和外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外滚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在传统密封圈的基础上提高其耐磨损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耐磨损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耐磨损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密封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橡胶密封圈的材质分析:(1)氟橡胶:具有耐高温性,可在

30℃

+250℃环境中使用,耐强氧化剂、耐油、耐酸碱。通常用于高温,高真空及高压环境中,适宜于油类环境。由于具有各种优异的性能,氟橡胶广泛的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部门。(2)硅橡胶:具有突出的耐高低温性能,在

70℃

+26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使用弹性,并有耐臭氧、耐天候老化等优点,宜作热机械中的密封衬垫。因无任何毒性可制作绝热、绝缘制品及医用橡胶制品。然而现有的硅橡胶密封圈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硅橡胶密封圈由于其为橡胶的材质,则存在着一定的易磨损性,且现有的橡胶密封圈强度不够,整体容易发生变形。
[0003]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11235866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防污的硅橡胶密封圈及制备工艺》,以天然橡胶、氟橡胶以及硅橡胶作为载体,添加有烯烃组合物、勃姆石、蒙脱石粉、碳化钨等,再通过烯烃组合物进行耐磨改性,能够从基体层面提高橡胶的耐磨性,特别是烯烃组合物是以聚丙烯和聚乙烯作为载体,含有炭黑、石墨烯,由此橡胶经过烯烃组合物改性后可以大幅度提高耐磨性;羟基硅油、N
r/>苯基苯甲酰、硬脂锌、聚对苯二甲醇等能够均匀分散在材料中,可以填补橡胶之间的间隙,增加膜层致密度,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圈的耐磨性,还能提高产品的硬度、扯断强度等力学性能。该专利技术是从材料配方上对现有的密封圈性能进行改进。
[0004]又如,现有公开号为CN210290735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防污的硅橡胶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摩擦块,防摩擦块的底部开设有槽,防摩擦块的底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孔,防摩擦块上的孔与槽相通,若干个第一滚珠卡在防摩擦块的槽中,第一滚珠裸露在防摩擦块的孔外,第二密封圈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防摩擦块与第一安装槽滑动连接,第一滚珠与第一安装槽滚动连接,第一密封圈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套槽,第二密封圈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套槽,第一密封圈的顶部中间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密封圈的底部中间开设有第二通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在传统密封圈的基础上提高其耐磨损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外圈和支撑架,支撑架为中空,在支撑架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内凹槽,在支撑架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外凹槽,内圈设置于内凹槽内,外圈设置于外凹槽内,在内圈和内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内滚珠,在外圈和外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外滚珠。
[0007]作为改进,所述硅胶密封圈上设置有冷却润滑结构,冷却润滑结构包括油箱、循环泵、电磁阀,支撑架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在支撑架上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和各个滚珠连通,贯穿孔的两端和电磁阀相连,电磁阀和油泵分别和油箱油路连接。
[0008]再改进,所述内圈端面和外圈端面上分别向外延伸有密封环,在密封环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金属环,在支撑架上开设有用于金属环和密封环插入的环槽。
[0009]再改进,所述支撑架内位于密封环处设置有多个聚油腔,每个聚油腔相连,在其中一个聚油腔内设置有吸油球,吸油球内形成有一吸油腔,吸油腔内设置有吸油膨胀材料,在吸油球上放射状开设有多个与吸油腔相通的引油孔,在其中一个引油孔连接有一与外部连通的引流管。
[0010]再改进,所述各个滚珠内部中空形成有内腔,滚珠上放射状开设有多个与内腔连通的流油孔。
[0011]再改进,所述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三位四通电磁阀包括冷却润滑工位、保压工位和清积工位,冷却润滑工位上,油泵将油箱内的油液充入支撑架的贯穿孔内,油液经过贯穿孔和各个滚珠后,从贯穿孔的另一端经第一单向阀重新回流至油箱内;清积工位上,油泵将油箱内的油液泵入聚油腔内,油液流入各个聚油腔内,最后从引流管处经过第二单向阀重新回流至油箱内;保压工位上,油泵不工作或者直接将油液重新泵回油箱内,在支撑架内的油液不发生循环流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传统密封圈结构设计成内圈、外圈和支撑架结构,支撑架贯穿整个密封圈的纵截面,支撑架一方面提高了密封圈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另一方面,支撑架还为内圈和外圈的滚珠设置提供轨道,使得内圈和外圈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滚珠滚动设置于支撑架上,降低了因传动密封圈内侧壁和外侧壁摩滑动摩擦造成的密封圈磨损,从而在传统密封圈的基础上既提高了耐磨损能力,又提高了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的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包括内圈1、外圈2、支撑架3、内滚珠41、外滚珠42、冷却润滑结构。
[0016]其中,支撑架3为中空,在支撑架3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内凹槽,在支撑架3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外凹槽,内圈1设置于内凹槽内,外圈2设置于外凹槽内,在内圈1和内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内滚珠41,在外圈2和外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外滚珠42。
[0017]本专利技术将传统密封圈结构设计成内圈1、外圈2和支撑架3结构,支撑架3贯穿整个密封圈的纵截面,支撑架3一方面提高了密封圈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另一方面,支撑架3还为内圈1和外圈2的滚珠设置提供轨道,使得内圈1和外圈2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滚珠滚动设置于支撑架上,降低了因传动密封圈内侧壁和外侧壁摩滑动摩擦造成的密封圈磨损,从而在传统密封圈的基础上既提高了耐磨损能力,又提高了抗变形能力。
[0018]为了使得密封圈兼具冷却和润滑能力,硅胶密封圈上设置有冷却润滑结构,冷却润滑结构包括油箱8、循环泵7、电磁阀,支撑架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在支撑架3上开设有贯穿孔31,贯穿孔31和各个滚珠连通,贯穿孔31的两端和电磁阀相连,电磁阀和油泵7分别和油箱8油路连接。油泵7将油箱8内的油液泵入支撑架3的贯穿孔31内,并和贯穿孔31的另一端回流至油箱8内,油箱8内的冷却油液流经支撑架3内部,对支撑架3和内部的内滚珠41和外滚珠42进行热量交换的同时,还对内圈1和外圈2的接触面进行润滑。
[0019]进一步地,各个滚珠内部中空形成有内腔401,滚珠上放射状开设有多个与内腔401连通的流油孔402。
[0020]另外,为避免内圈1和外圈2的油液外漏,内圈1端面和外圈2端面上分别向外延伸有密封环11,在密封环11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金属环12,在支撑架3上开设有用于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1)、外圈(2)和支撑架(3),支撑架(3)为中空,在支撑架(3)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内凹槽,在支撑架(3)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外凹槽,内圈(1)设置于内凹槽内,外圈(2)设置于外凹槽内,在内圈(1)和内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内滚珠(41),在外圈(2)和外凹槽槽壁之间设置有外滚珠(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密封圈上设置有冷却润滑结构,冷却润滑结构包括油箱(8)、循环泵(7)、电磁阀,支撑架(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在支撑架(3)上开设有贯穿孔(31),贯穿孔(31)和各个滚珠连通,贯穿孔(31)的两端和电磁阀相连,电磁阀和油泵(7)分别和油箱(8)油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端面和外圈(2)端面上分别向外延伸有密封环(11),在密封环(11)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金属环(12),在支撑架(3)上开设有用于金属环(12)和密封环(11)插入的环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抗变形的硅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内位于密封环(11)处设置有多个聚油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良辉
申请(专利权)人:谢良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