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路系统及应用有该系统的液压工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977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油路系统及应用有该系统的液压工具,属于液压工具领域。系统包括进油管道、回油管道和柱塞腔,进油管道包括吸油道和出油道,吸油道一端贯穿至储油腔,吸油道另一端连通柱塞腔,出油道一端连通柱塞腔,出油道另一端贯穿至活塞所在腔室,吸油道包括单向辅道一,单向辅道一外端贯穿油缸外壁,出油道包括单向辅道二,单向辅道二外端贯穿油缸外壁,单向辅道一和单向辅道二外端都具有均可拆卸的堵头和单向件,堵头始终处于可直接操作状态,回油管道一端贯穿至活塞所在腔室,回油管道另一端连通储油腔,回油管道与储油腔之间具有单向安全阀。本系统使液压工具维修方便,极大减少返厂率,解决了现有液压工具维修麻烦,返厂率高等问题。返厂率高等问题。返厂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路系统及应用有该系统的液压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工具领域,涉及油路系统及应用有该系统的液压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液压工具是重要生产加工工具,其种类繁多,按驱动方式包括手动和电动,按用途可分为钳类、剪类等。不管是哪一种,内部原理基本都是油液驱动,通过吸放油推动活塞实现运动,从而实现工作端运动。
[0003]以电动液压钳举例,如申请号为2012105784285,名称为一种电动液压工具的专利技术专利,记载了一种电动液压工具,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上的液压工作端,本体内具有油缸和储油腔,油缸与储油腔之间通过油路相联通,本体上还具有能将储油腔内的动力油压入油缸内的加压机构,液压工作端位于油缸内,本体上具有将储油腔与油缸相联通的泄油孔,本体上还具有当其开启能使上述加压机构动作的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固连在本体上的开关和铰接在本体上的手柄,手柄绕其铰接处摆动后能抵靠在开关上,开关通过导线串联在加压机与电源之间,开关组件与泄油孔之间具有当开关组件开启能将泄油孔关闭的堵头件,加压机构采用柱塞泵以及能够带动柱塞泵工作的电机,液压工作端为卡压头,油缸的缸体内具有脉冲溢流阀且该脉冲溢流阀位于油缸的右侧部,脉冲溢流阀通过电路与加压机构相联,且当脉冲溢流阀动作后通过电路能使加压机构停止动作。上述专利通过增设开关组件和堵头件优化对工作端的人为持续保压,对于需要保压加工的加工环境中有一定利处,但在使用情况中,对工具的固有功能的革新依然被忽略,形成了很大的行业通病,进而导致液压工具行业返厂率居高不下,给消费者和厂家带来较大的售后压力。
[0004]具体来说,油缸与储油腔之间具有一套油路系统,油路系统包括进油通路和回油通路,还是以上述专利技术为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可知,其进油通路与储油腔连接处(进油口)及与活塞所在腔室连接处均安装有单向阀(内含弹簧和钢珠),通过电机运动带动柱塞运动,实现吸油,油液经过柱塞运动进入活塞所在腔室,然后经活塞复位从回油通路回到储油腔。在该过程中,问题在于不管是进油通路还是回油通路,均为内置,结构隐藏在内部无法从外部干预,随着液压工具的使用,内部部件会磨损,油液中会逐渐含有金属碎屑,后期容易使单向阀造成堵塞或密封问题,造成泄压、油量输送变慢等问题,此外油液作为损耗物,更换后也可能含有毛发等杂质,也会发生上述现象。在现有的液压工具结构限制下,发生上述问题只能够卸下储油腔、头座等结构使相关单向阀暴露,对其重新清理,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专业性很强,基本上都是返厂处理,且在工具作业状态下进行上述操作不太现实,尤其是发生回油堵塞头座上的压件无法回位时,实际中更多的是采用暴力脱离工件,常常造成工件或压件损坏。
[0005]综上所述,目前的液压工具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油路系统及应用有
该系统的液压工具,本油路系统使液压工具维修方便,极大减少返厂率,解决了现有液压工具维修麻烦,返厂率高等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油路系统,包括进油管道、回油管道和柱塞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道包括吸油道和出油道,所述吸油道一端贯穿至储油腔,所述吸油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柱塞腔,所述出油道一端连通所述柱塞腔,所述出油道另一端贯穿至活塞所在腔室,所述吸油道包括单向辅道一,所述单向辅道一外端贯穿油缸外壁,所述出油道包括单向辅道二,所述单向辅道二外端贯穿油缸外壁,所述单向辅道一和单向辅道二外端都具有均可拆卸的堵头和单向件,所述堵头始终处于可直接操作状态,所述回油管道一端贯穿至活塞所在腔室,所述回油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油腔,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储油腔之间具有单向安全阀。
[0008]本油路系统的基本流程是柱塞腔内柱塞受外力驱动运动形成负压(手动或电动),单向辅道一处的单向件打开,储油腔内的油液通过吸油道进入柱塞腔内,柱塞复位将储油腔内油液通过出油道压入活塞所在腔室,在油压作用下活塞运动,带动压件合拢对工件进行加工,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活塞所在腔室的油液从回油管道回到储油腔实现循环,单向安全阀具有单向功能,同时当油压过高时能够实现流量调节,该阀具体原理不作赘述,为现有技术。
[0009]本油路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吸油道与储油腔相接处不设置单向阀,出油道与活塞所在腔室连接处也不设置单向阀,油液在这两个地方畅通流动,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0010]通过单向辅道一、堵头和单向件的设计实现了吸油端单向阀转移,单向辅道一的外端贯穿油缸外壁,油缸外壁指的是能够直接操作堵头的壁,这种状态下堵头始终处于可直接操作区域。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当吸油端单向件出现堵塞时,只需要卸下堵头即可实现单向件清洁,无需卸下储油腔、头座等零部件,直接在机体上进行操作即可,十分方便。通过单向辅道二、堵头和单向件的设计实现了出油端的单向阀转移,同样的,单向辅道二的外端贯穿油缸外壁,意为堵头始终处于可直接操作区域。同理,当出油端单向件堵塞时,卸下堵头即可进行单向件清理。此外,当回油管道出现堵塞导致压件无法回位时,此时只需要卸下单向辅道二的堵头,即可实现出油道的油液流径逆向,活塞所在腔室内的油液会直接从出油道中的单向辅道二外端排出,实现压件复位,完成工件松脱。
[0011]本液压工具的机壳上预留堵头孔,当机器发生故障时,直接能够对堵头操作,无需拆卸机壳。另外,当机体振动导致堵头松脱时,由于堵头始终为可操作状态,因此可直接进行复位锁紧。
[0012]综上所述,油路创新开设(单向辅道)和单向结构转移(单向件非终端设置)的颠覆性设计使具有本油路系统的液压工具维修变得十分方便,无需对固有部件进行拆卸,只拆卸堵头即可解决基本所有的堵塞和泄压问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两类问题引发的返厂问题,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设计巧妙,打破了传统结构在油路两端设置单向阀的技术偏见,技术价值高。
[0013]上述的油路系统中,所述单向件打开方向与油液流通方向不同。
[0014]在传统的液压工具单向阀中,具有用于螺接的壳体,且单向瓣(钢球)的打开方向与油液的流通方向是一致的,在油压作用以及机体工作震动下,壳体容易发生脱丝现象,容易出现泄压和漏油问题。而本单向件不同于传统的单向阀,其单向结构打开的方向与油液
流通方向不同,因此油压对单向件的作用有限甚至完全没有,大大改善了泄压和漏油现象发生。
[0015]上述的油路系统中,所述堵头为锁帽,所述锁帽螺接于所述单向辅道一和单向辅道二的外端端口,所述单向件由钢球一、弹簧一和钢球二组成,两处钢球一分别单向阻断所述吸油道和出油道,所述弹簧一位于所述钢球一和钢球二之间,所述钢球二密封所述单向辅道一和单向辅道二的外端。
[0016]堵头为螺接结构,方便拆卸。单向件中钢球一用于实现单向密封,弹簧一用于提供弹性势能,而钢球二的外径与单向辅道的外端内径匹配,钢球二抵靠于锁帽,起到密封作用。出故障时,将锁帽卸下,倒出或冲出单向件即可,操作简便。本单向件的特殊之处在于不包括壳体,因此不需要与单向辅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路系统,包括进油管道、回油管道和柱塞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道包括吸油道和出油道,所述吸油道一端贯穿至储油腔,所述吸油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柱塞腔,所述出油道一端连通所述柱塞腔,所述出油道另一端贯穿至活塞所在腔室,所述吸油道包括单向辅道一,所述单向辅道一外端贯穿油缸外壁,所述出油道包括单向辅道二,所述单向辅道二外端贯穿油缸外壁,所述单向辅道一和单向辅道二外端都具有均可拆卸的堵头和单向件,所述堵头始终处于可直接操作状态,所述回油管道一端贯穿至活塞所在腔室,所述回油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油腔,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储油腔之间具有单向安全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件打开方向与油液流通方向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为锁帽,所述锁帽螺接于所述单向辅道一和单向辅道二的外端端口,所述单向件由钢球一、弹簧一和钢球二组成,两处钢球一分别单向阻断所述吸油道和出油道,所述弹簧一位于所述钢球一和钢球二之间,所述钢球二密封所述单向辅道一和单向辅道二的外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奇峰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