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960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技术包括呈上下夹持配合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和第二箱体的底部呈弧形结构,第一箱体的顶部和第二箱体的底部在夹持状态下整体呈桶状结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夹持面均设置有可拆卸式的保护垫,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箱体高度的调节组件,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一进水管,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本设计不需要患者手持冷敷袋,方便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冷敷,可以保证其冷敷效果,防止对患者的患处造成二次伤害。防止对患者的患处造成二次伤害。防止对患者的患处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骨科护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在骨科中,受伤的位置大多为手部和腿部,经常需要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冷敷,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的出血和减轻张力较大肿块的疼痛,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0003]现有的冷敷方式大都是使用冰袋或冷湿毛巾敷于患处,这样在操作时,需要一只手时刻握住冷敷袋,使其与患者的患处接触,因为其温度较低可能会将患者的手冻疼冻伤,造成患者不适;或者是将冰敷袋通过绑带固定在患者的患处,如果绑的不牢固,会使冰敷袋脱落,绑的太牢固,会对患者的患处造成二次伤害,使患者不舒服;并且冷敷袋在冷敷一段时间后,由于外界因素和患者自身体温的影响,会使冷敷袋的温度升高,降低冷敷效果,如果对冷敷袋进行频繁更换,可能会在更换过程中对患者的患处进行触碰,造成患者患者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不需要患者手持冷敷袋,方便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冷敷,保证其冷敷效果,防止对患者的患处造成二次伤害。
[0005]所述的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包括呈上下夹持配合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和第二箱体的底部呈弧形结构,第一箱体的顶部和第二箱体的底部在夹持状态下整体呈桶状结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夹持面均设置有可拆卸式的保护垫,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箱体高度的调节组件,第一箱体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管和用于进水的第一进水管,第二箱体上设置有用于进水的第二进水管和用于排水的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凝箱,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排水端均与冷凝箱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冷凝箱的进水口安装有第一泵,冷凝箱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连接相通,冷凝箱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二泵。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水管设置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二箱体的左右两侧壁底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底板,底板与第一箱体的侧壁固定,底板上竖直固定有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管内独立穿装有第二固定管,第二固定管的顶端固定顶板,顶板与
第二箱体的侧壁固定,第一固定管上设置有将其与第二固定管固定的锁定组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螺栓,第一固定管的侧壁水平开设有与螺栓呈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螺栓的固定端穿过螺纹通孔顶在第二固定管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上开设有清理孔,对应清理孔设置有将其密封的孔盖。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将患者的手部或者腿部放置第一箱体的顶部,通过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中的水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冷敷,不需要患者手持冷敷袋对患处进行冷敷,对患者的手进行保护,降低患者的不适;通过对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中的水进行更换,可以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冷敷效果,而且不会对患者的患处造成二次伤害,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各部件名称:1、第一箱体 2、第一防护垫 3、第一孔盖 4、底板 5、第一进水管 6、螺栓 7、第一固定管 8、第二排水管 9、第二固定管 10、顶板 11、第二箱体 12、第二进水管 13、第二防护垫 14、第二孔盖 15、第一排水管 16、第一阀门 17、第二阀门 18、第三阀门 19、第四阀门 20、第一泵 21、第二泵 22、冷凝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7]实施例1
[0018]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呈上下夹持配合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1,便于在箱体内加入用于冷敷的水,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和第二箱体11的底部呈弧形结构,第一箱体1的顶部和第二箱体11的底部在夹持状态下整体呈桶状结构,第一箱体1的顶部向下凸起,第一箱体1的顶部呈一个内表面为弧形结构的前后相通的通槽,第二箱体11的底部向上凸起,第二箱体11的底部呈一个内表面为弧形结构的前后相通的通槽,使其与患者的手部和腿部更加贴合,方便患者的手部和腿部的放置,也有一定的限位效果,就不需要患者手持冰敷袋,防止冰敷袋将患者的手冻疼冻伤;
[0019]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1的夹持面均设置有可拆卸式的保护垫,第一箱体 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护垫2,第二箱体11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护垫13,第一防护垫2和第二防护垫13均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1通过魔术贴进行粘合,其魔术贴的子面与第一防护垫2或第二防护垫13连接,魔术贴的母面与第一箱体1的顶部或第二箱体11的底部连接,可以在一个患者使用过后,将第一防护垫2和第二防护垫13扯下,换上新的第一防护垫2和第二防护垫13,给下一位患者使用,保证卫生,第一防护垫2和第二防护垫13还可以对患者的患处进行保护,防止患处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1直接接触,增加患者的体验;
[0020]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箱体11高度的调节组件,
对第二箱体11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先将第二箱体11升高,便于将患者的手部或腿部放置在第一箱体1的顶部,然后调节第二箱体11的高度,使第二箱体11的底部与患者的手部或腿部接触,从而减少对患者患处的压迫,防止造成二次伤害,使患者的体验更好;
[0021]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管15和用于进水的第一进水管5,第一排水管15位于在第一箱体1的侧壁底端,便于将第一箱体1内冷敷后的水排放后进行更换,当然第一排水管15也可以位于第一箱体1的底部,第一进水管5位于第一箱体1的侧壁顶端,方便将用于冷敷的水注入到第一箱体1内,第二箱体11上设置有用于进水的第二进水管12和用于排水的第二排水管8,第二进水管12设置在第二箱体11的顶部,便于将冷敷的水注入到第二箱体11中,当然第二进水管12也可以位于第一箱体1的侧壁顶端,第二排水管8位于第二箱体11的侧壁底端,便于将第二箱体11中冷敷后的水进行排放更换;
[0022]第一排水管15、第一进水管5、第二进水管12和第二排水管8上均安装有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包括呈上下夹持配合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和第二箱体(11)的底部呈弧形结构,第一箱体(1)的顶部和第二箱体(11)的底部在夹持状态下整体呈桶状结构,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1)的夹持面均设置有可拆卸式的保护垫,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箱体(11)高度的调节组件,第一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管(15)和用于进水的第一进水管(5),第二箱体(11)上设置有用于进水的第二进水管(12)和用于排水的第二排水管(8),第一排水管(15)、第一进水管(5)、第二进水管(12)和第二排水管(8)上均安装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冷凝箱(22),第一排水管(15)和第二排水管(8)的排水端均与冷凝箱(22)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冷凝箱(22)的进水口安装有第一泵(20),冷凝箱(22)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管(5)和第二进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琼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