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态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9486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态分离装置,包括筒状滤网和设置在其内的螺旋机构,筒状滤网前端开口,末端设有阀体,螺旋机构包括转轴和固定在其上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边缘与筒状滤网内侧壁形成弹性过盈配合,筒状滤网与螺旋机构相对旋转以实现对筒状滤网内部基体的轴向增压和径向离心,达到基体中不同相态物质的分离,被筒状滤网拦截的固态物质在螺旋叶片推送下,向筒状滤网末端聚集,阀体连接收集机构或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实现不同相态物质的分离,还能通过添加物实现同相态物质的分离,并及时对添加物集中回收,避免添加物造成的二次污染。该装置和方法适合用于源水处理、泥水分离、原油处理等多领域的多相态物质分离。离。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态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相态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相态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领域都存在相态分离问题,如源水处理、泥水分离等。其中有些为不同相态物质的分离,有些为溶于基体中的同相态物质的分离。对于源水处理问题,现阶段较为严重,大部分地区的源水受藻类问题、MIB问题等多种问题困扰,通过人工打捞以及打捞船,或向水中投放活性炭等添加物的方法,都存在问题解决不彻底以及残留物质造成二次污染等核心问题。而现有的技术一般只能针对微污染水源进行处理,对于问题爆发较为严重的地区都没有能力进行根治解决,或存在解决问题投入成本较高,经济型并不可观等问题。
[0003]对于泥水分离预处理问题,污泥经过处理可产出两部分资源:泥饼和水。污泥中产出的水,出水水质能达到一级A标准,也就是与景观水水质相当。并且污泥出水量相当大,如处理1亿吨污泥,产生的水相当于1座中型水库的水量,无论用作景观水、工业用水,还是进一步净化做生活用水,都是一笔可观的资源。尤其对西北部等水资源比较缺少的地区,污泥处理工程意义非凡。目前针对污泥的处理,主要为超声预处理、微波预处理和电渗析预处理等。其中超声预处理效果受超声强度、处理时间和工作频率的影响,作用机理复杂,需要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才能实现处理效率和能耗的平衡,很难精准把控。微波预处理通过容积加热实现对污泥的预处理,由于微波预处理的过程中,污泥絮体中的蛋白质、多糖、核酸等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的释放,会导致污泥比阻和黏度的增加,从而降低污泥的过滤性。电渗析预处理受电场强度、溶液pH、电极形状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电渗析的过程中阴极和阳极的作用机理的不同,存在两极间电阻率和脱水效率相差比较大等缺点。故现阶段对此类资源并没有被最大化利用。
[0004]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相态分离处理装置和方法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相态分离装置,使其不仅能解决基体中不同相态物质的快速分离,还能实现对分离出的固态物质的集中收集,以及解决基体中同相态物质的分离和添加物的集中收集,避免现有技术解决问题不彻底以及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态分离装置,使其不仅能解决基体中不同相态物质的快速分离,还能实现对分离出的固态物质的集中收集,以及解决基体中同相态物质的分离和添加物的集中收集,避免现有技术解决问题不彻底以及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克服现有相态分离装置的不足。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相态分离装置,包括筒状滤网和设置在其内部的螺旋机构,所述筒状滤网前端开口,末端设有阀体,所述螺旋机构包括转轴和固定在其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边缘与所述筒状滤网的内侧壁形成弹性过盈配合,所述筒状滤网与所述螺旋机构相对旋转,以实现对所述筒状滤网内部基体的轴向增压和径
向离心,达到基体中不同相态物质的分离,且被所述筒状滤网拦截的固态物质在所述螺旋叶片推送下,向所述筒状滤网的末端聚集,所述阀体的阀口连接收集机构或输送机构。
[0007]进一步改进,所述筒状滤网采用锥形筒状滤网,所述锥形筒状滤网的直径从其前端至末端逐渐减小,所述螺旋叶片采用与所述锥形筒状滤网相对应的锥形螺旋叶片。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叶片采用前端大倾角、末端小倾角的变螺距设置。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的末端设有纺锤形结构,所述螺旋叶片绕所述纺锤形结构的外侧壁螺旋设置。
[0010]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轴在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下,带动所述螺旋叶片相对于所述筒状滤网旋转。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采用压力控制阀体,所述压力控制阀体的阀口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管道连通,或与所述收集机构的收集口连通。
[0012]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叶片边缘通过橡胶条实现与所述筒状滤网的弹性过盈配合。
[0013]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同相态物质分离机构,所述同相态物质分离机构包括添加物输送机构和添加物反应机构,所述添加物反应机构采用与所述筒状滤网前端连接的环形筒体,所述添加物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环形筒体的前端上方,其上设有多个输送出口,多个所述输送出口以不同的方向向所述环形筒体内部输送用于吸附或析出基体中与基体同相态物质的添加物。
[0014]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筒状滤网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筒状滤网外周侧的支撑架和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框架机构;
[0015]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框架机构上设有分别与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对应滑动的上导轨槽和下导轨槽,且所述框架机构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下导轨与下导轨槽的限位机构。
[0016]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机构的外周还设有两端开口的外筒体。
[0017]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技术相态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相对旋转的筒状滤网和设置在其内部的螺旋机构,使筒状滤网内部的基体产生涡流并达到一定的旋度,并且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对筒状滤网内部的基体产生一定的轴向增压推力和一定的径向离心力,在保证基体通过该分离装置前后通量一致的基础上,达到基体中不同相态物质的良好分离;还通过使螺旋叶片的边缘与滤网内侧壁弹性过盈配合,而且在筒状滤网末端设置阀体,能利用螺旋叶片的结构,实现对被滤网拦截的固态物质的输送和收集,达到不同相态物质的分离和固态物质的统一收集。
[0019]2.还通过将筒状滤网设置成锥形结构,将螺旋叶片设置成变螺距结构,利用叶片前端大倾角、大半径的设置,能实现低速增压的效果,利用叶片末端小倾角、小半径的设置,能实现径向离心的效果,保证了基体的顺畅运行和基体中不同相态物质的良好分离。
[0020]3.还通过在转轴的末端设有纺锤形结构,利用纺锤形结构的上坡段设置,给轴向流动的基体一个向外扩散的径向力,更好的保证基体不同相态物质的分离,还利用纺锤形结构的下坡段设置,利于在该下坡段与滤网之间形成固态物质的储存空间,再结合阀体的设置,便于固态物质的压紧,方便收集机构或输送机构对收集的固态物质的收集。
[0021]4.还通过压力控制阀体的设置,在压紧的固态物质达到一定的压力后阀体自动开启,实现对固态物质的自动化集中收集,避免收集的固态物质中流体含量太多,不利于后续处理。
[0022]5.还通过在筒状滤网的前端设置同相态物质分离机构,通过该同相态物质分离机构对添加物的填加,达到对基体中同相态物质的吸附或析出,并能保证对完成吸附或析出同相态物质的添加物进行及时分离,避免添加物的二次污染。
[0023]6.还通过对添加物输送机构设有多个输送出口,并且多个输送出口的输出方向均不相同,能保证添加物与基体的剧烈相对运动,达到短时高效的快速充分混合,起到充分的同相态物质的分离。
附图说明
[0024]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滤网和设置在其内部的螺旋机构,所述筒状滤网前端开口,末端设有阀体,所述螺旋机构包括转轴和固定在其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边缘与所述筒状滤网的内侧壁形成弹性过盈配合,所述筒状滤网与所述螺旋机构相对旋转,以实现对所述筒状滤网内部基体的轴向增压和径向离心,达到基体中不同相态物质的分离,且被所述筒状滤网拦截的固态物质在所述螺旋叶片推送下,向所述筒状滤网的末端聚集,所述阀体的阀口连接收集机构或输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滤网采用锥形筒状滤网,所述锥形筒状滤网的直径从其前端至末端逐渐减小,所述螺旋叶片采用与所述锥形筒状滤网相对应的锥形螺旋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采用前端大倾角、末端小倾角的变螺距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末端设有纺锤形结构,所述螺旋叶片绕所述纺锤形结构的外侧壁螺旋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轴在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下,带动所述螺旋叶片相对于所述筒状滤网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态分离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翥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青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