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47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该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包括壳体、准直组件、PCB板和制冷机构,所述准直组件、PCB板和制冷机构均设于壳体内,制冷机构位于准直组件下方,所述准直组件包括准直筒、激光源和透镜,所述准直筒在轴向上设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上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激光源卡于第一台阶上,并通过激光源锁紧环固定,所述透镜设于透镜调节套内,透镜调节套卡于第二台阶上,并通过透镜锁紧环固定,壳体上表面设有上盖,壳体其中一个侧面设有后盖,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激光源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激光源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激光源位于同一轴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

技术介绍

[0002]流式荧光技术是基于编码微球和流式技术的一种临床应用型的高通量发光检测技术,又被称为液态芯片、悬浮阵列等。该项技术是继生物芯片技术、化学发光技术之后的新一代高通量分子诊断技术平台,是临床诊断领域及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0003]以目前F4K流式荧光为例,仪器检测平台中包含一种直径5.6μm的聚苯乙烯微球,其被两种光谱特性不同的荧光染料染色。通过精确控制两种荧光染料的浓度配比(10
×
10),可以获得一个100种荧光编码的微球阵列,由于微球可通过其编码荧光被识别,因而可以实现在一个混合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100 项反应的检测。微球上另一种荧光物质与报告分子交联,用于测定微球表面生物反应的量,该平台综合了有色微球、应用流体学、激光技术及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技术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核酸检测、酶学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领域。微球在高速通过的流体束中,逐颗被两束激光进行分析。一束635nm的红色激光激发微球自身的荧光物质,而另一束532 nm的绿色激光激发结合在微球表面的报告荧光物质(藻红蛋白、Alexa 532或 Cy3)。通过对荧光信号的高速读取处理后分类微球编码,同时读取每种编码微球上的检测物的信号值,报告检测结果。
[0004]所以激光器的稳定性对检测平台极为重要,本技术着重于对635nm激光器研制,结合国外激光器的特点与F4K仪器的要求,提出一个适合于F4K的635nm自研激光器,摆脱此前完全受制于外国激光器不利,从优化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充实了技术积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确控制,具有光功率输出稳定,环境温度适应能力强的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包括壳体、准直组件、PCB板和制冷机构,所述准直组件、PCB板和制冷机构均设于壳体内,制冷机构位于准直组件下方,所述准直组件包括准直筒、激光源和透镜,所述准直筒在轴向上设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上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激光源卡于第一台阶上,并通过激光源锁紧环固定,所述透镜设于透镜调节套内,透镜调节套卡于第二台阶上,并通过透镜锁紧环固定,壳体上表面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一条凸筋,凸筋卡入所述壳体上端面内,壳体其中一个侧面设有后盖,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激光源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后盖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卡于 PCB板的上表面上。
[0008]所述壳体其中相互对称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凸台,所述凸筋的下端面与凸台的上端面相抵触。
[0009]所述后盖上设有接线孔,PCB板的接线头位于所述接线孔内,每个凸块的下部各设有一条凸条,所述凸条卡于壳体内侧面上。
[0010]所述激光器还包括遮光机构,用于遮挡第一透光孔,遮光机构包括遮光板和固定螺丝,所述遮光板呈扇形,并设有一个操作杆,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透光孔的外侧面上设有凹陷,遮光板设于凹陷内,操作杆露出凹陷之外,并通过固定螺丝和螺母固定,扳动操作杆实现遮住或者打开第一透光孔。
[0011]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片,所述制冷片与PCB板电连接,制冷片上方设有准直固定座,准直固定座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准直筒卡于固定通孔内。
[0012]所述准直固定座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CB板相连接。
[0013]所述透镜通过透镜固定套卡于透镜调节套内,所述透镜固定套上设有第二透光孔和第三台阶,所述透镜卡于第三台阶上,透镜和透镜固定套一起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设于透镜调节套内。
[0014]所述准直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透镜锁紧环上设有第三透光孔和一圈凹槽,所述弹簧一端卡入所述凹槽内,另一端与透镜调节套相抵触,并且所述透镜锁紧环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设于准直筒内。
[0015]所述激光源锁紧环上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激光源的连接线穿过所述连接通孔,所述激光源锁紧环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设于准直筒内。
[0016]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中,所述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壳体、准直组件、 PCB板和制冷机构,准直筒是准直组件的基体,支撑其他零件,激光源和激光源锁紧环位于准直筒的一端,激发出激光光束,透镜调节套、透镜固定套、弹簧、透镜锁紧环位于准直筒的另一端,起光束准直的作用;遮光板可手动控制是否出光;内部的制冷片通过导热胶连接准直固定座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温度的变化,并进行实时反馈;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一条凸筋,凸筋起到有效遮光的作用,所述后盖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两个凸块,凸块用于给PCB板上表面限位。
附图说明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述激光器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所述准直组件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所述准直组件的爆炸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所述准直固定座与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所述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所述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0027]1、壳体;2、PCB板;3、准直筒;4、激光源;5、透镜;6、阶梯通孔;7、第一台阶;8、第二台阶;9、激光源锁紧环;10、透镜调节套;11、透镜锁紧环; 12、上盖;13、后盖;14、第一透光孔;15、遮光板;16、固定螺丝;17、操作杆;18、凹陷;19、螺母;20、垫片;21、弹性垫圈;22、制
冷片;23、准直固定座;24、固定通孔;25、温度传感器;26、透镜固定套;27、第二透光孔;28、第三台阶;29、弹簧;30、第三透光孔;31、凹槽;32、连接通孔; 33、凸筋;35、接线孔;36、凸块;37、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
[0029]作为本技术所述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的实施例,如图1 至图7所示,包括壳体1、准直组件、PCB板2和制冷机构,所述准直组件、 PCB板2和制冷机构均设于壳体1内,制冷机构位于准直组件下方,所述准直组件包括准直筒3、激光源4和透镜5,所述激光源4为激光灯,所述准直筒3 在轴向上设有阶梯通孔6,所述阶梯通孔6上设有第一台阶7和第二台阶8,所述激光源4卡于第一台阶7上,并通过激光源锁紧环9固定,所述透镜5设于透镜调节套10内,透镜调节套10卡于第二台阶8上,并通过透镜锁紧环11固定,壳体1上表面设有上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准直组件、PCB板和制冷机构,所述准直组件、PCB板和制冷机构均设于壳体内,制冷机构位于准直组件下方,所述准直组件包括准直筒、激光源和透镜,所述准直筒在轴向上设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上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激光源卡于第一台阶上,并通过激光源锁紧环固定,所述透镜设于透镜调节套内,透镜调节套卡于第二台阶上,并通过透镜锁紧环固定,壳体上表面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设有一条凸筋,凸筋卡入所述壳体上端面内,壳体其中一个侧面设有后盖,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激光源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后盖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卡于PCB板的上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其中相互对称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凸台,所述凸筋的下端面与凸台的上端面相抵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设有接线孔,PCB板的接线头位于所述接线孔内,每个凸块的下部各设有一条凸条,所述凸条卡于壳体内侧面上。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用于流式荧光点阵仪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还包括遮光机构,用于遮挡第一透光孔,遮光机构包括遮光板和固定螺丝,所述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智鹏张桢阳高凯悦施高健许凯锋黄鹤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