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43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计算观测系统的排列片对应的炮检距个数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
,涉及覆盖次数计算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所谓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现有文献有关观测系统的内容中一些相关的术语、概念、参数等表述已不能满足技术发展需要,存在着不准确、不正确、理解困难等现象,有必要更新或重新定义参数有着理解困难的现象。
[0003]覆盖次数是观测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覆盖次数是指在同一个共中心点(CMP)面元网格内炮检距中点叠加重合的炮检距的数量,它是由面元网格尺寸和面元网格内炮检距的中点数量决定的。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传统三维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需要分别计算纵、横向覆盖次数,之后,将纵、横向覆盖次数进行相乘,得到总的满覆盖次数。整体来说,目前存在三维观测系统计算方法的公式复杂且具有局限性。本专利技术从观测系统设计的实质出发,通过炮检距的论证,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通用性强且易于快速准确计算的三维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要提供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以快速摆脱现有技术中先计算横、纵向覆盖数后获得总覆盖次数的束缚,解决传统模式中覆盖次数计算方法复杂的问题;以达到快速精准计算出覆盖次数,同时适应多种三维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的计算需求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0007]S1.计算观测系统的排列片对应的炮检距个数N
offset
,其计算公式为:
[0008]N
offset
=S
x
×
S
y
×
T
×
L―――――――――式(

)
[0009]式(

)中,S
x
为纵向炮点数,S
y
为横向炮点数,T为纵向检波点数,L为横向检波点数;
[0010]S2.计算面元子区中的CMP面元个数N
bin
,其计算公式为:
[0011][0012]式(

)中,L
x
为排列片纵向滚动距,L
y
为排列片横向滚动距,b
x
为面元纵向边长,b
y
为面元横向边长;
[0013]S3.计算覆盖次数N
fold
[0014]以单个排列片所对应的炮检距数量N
OFFSET
作为一个面元子区内的炮检距数量,以面元子区的炮检距数量除以面元子区内的面元个数,即为覆盖次数N
fold
,其计算公式为:
[0015][0016]S4.利用式(

)计算横向覆盖次数N
fold

c
和纵向覆盖次数N
fold

y
[0017][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以排列片所对应的炮检距数量作为一个面元子区的炮检距数量,面元子区的炮检距数量除以面元子区内的面元个数就是覆盖次数,很显然这种方法能够快速精准地计算出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有利于快速把握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这一属性,解决了以往覆盖次数计算方法繁琐、难理解、适用性范围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了体现观测系统设计的实质,也更加方便物探工程专业人员进行地震采集设计和开展经济技术一体化评估工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实施例中观测系统1的排列片;
[0021]图2是实施例中炮检距示意图;
[0022]图3是实施例中观测系统1布设后的接收点、炮点及子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实施例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
[0025]本实施例为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图1为观测系统1的排列片;图2为观测系统1布设后的炮点、接收点及子区分布图,其具体参数如下:
[0026]接收线数:8条;
[0027]每条线接收点数:120道;
[0028]接收点横向点距:200米;
[0029]接收点纵向点距:50米;
[0030]炮点横向个数:4;
[0031]炮点纵向个数:1;
[0032]炮点横向点距:50米;
[0033]炮点纵向点距:200米;
[0034]横向滚动距:200米;
[0035]纵向滚动距:200米。
[0036]此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0037]S1.确定观测系统的排列片炮检距个数为:
[0038]N
offset
=S
x
×
S
y
×
T
×
L=1
×4×
120
×
8=3840(个)
[0039]S2.确定面元子区中的CMP面元的个数为:
[0040][0041]其中,bx和by分别为横向与纵向面元,此处为接收点纵向点距、炮点横向点距的一半;
[0042]S3.计算观测系统的满覆盖次数为:
[0043][0044]其中,横向覆盖次数为:
[0045][0046]纵向覆盖次数为:
[004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面元子区的覆盖次数快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计算观测系统的排列片对应的炮检距个数N
offset
,其计算公式为:N
offset
=S
x
×
S
y
×
T
×
L―――――――――式(

)式(

)中,S
x
为纵向炮点数,S
y
为横向炮点数,T为纵向检波点数,L为横向检波点数;S2.计算面元子区中的CMP面元个数N
bin
,其计算公式为: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朝红叶苑权童利清辛秀艳罗敏学薛小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龙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