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复制图像的色调管理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42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在彩色复制图像的制作中使现有技术难以做到的将浓淡调和色调的调整统一化的新的彩色分解技术。将根据原稿图像通过记录媒体的特性曲线得到的各像素的光量值变换成网点调、制作彩色复制图像时的色调管理调整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在H~S部所希望的部位设定色调管理点(M1);在M1点用各色版的网点%值规定色调调整条件;利用如下的(浓淡调变换式)准备将光量值变换成网点%值用的(浓淡调层次变换式);进行层次变换和色调管理。Y↓[n]=Y↓[h]+[α(1-10↑[-KX])(Y↓[s]-Y↓[h])/(α-β)]。(*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从记录在各种记录媒体上的彩色原稿图像上获得的图像信息,例如从记录拍摄在照相感光乳胶层上的连续调的彩色底片(透射型)原稿图像上获得的图像信息进行浓淡调变换,制成网点浓淡调(半调)的彩色复制图像(印刷图像)等时所适用的色调管理调整方法。更详细地说,是提供一种制作彩色复制图像用的新的浓淡调变换技术,即作为彩色厚稿图时像的图像信息,不是利用现有的浓度信息值,而是利用光量值,以便排除由记录媒体的特性曲线(由入射到记录媒体上的光量值和在记录媒体上形成的浓度值确定的特性曲线)的影响,同时在使用特定的浓淡调变换式对彩色原稿图偈的上述光量值进行浓淡调变换时,能定量且合理地控制浓淡调(也叫作浓淡等级或浓淡度),当然还包括色调。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浓淡调和色调的控制统一起来的新的浓淡调变换技术。但是,有关专利技术的以下说明,将把重点放在使现有的技术中的色调调整方法合理化、定量化的意思上,特别是放在色调的管理调整方法上。因此,应该注意,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不限于制作半调的彩色复制图像时的色调管理调整方法,同时在合理地进行浓淡调控制方面,本专利技术也是重要的。众所周知,根据记录在各种记录媒体上的彩色原稿图像,利用各种复制技术,能制作印刷图像、复制图像、打印机输出的图像、以及电视(视频)图像等各种彩色复制图像(本专利技术中所谓“复制图像”,应是上述意义中最广义的解释)。在这些彩色复制图像的制作中,极其重要的课题是第一,应在彩色复制图像上以Hi-Fi(High-Fidelity,高保真度的彩色)再现彩色原稿图像所具有的浓淡调(浓淡度)和色调(Color tone);第二,应将其调整成具有所希望的调子的图像。但是,现有技术的现状是不能合理地、具有作业规则性地完成上述课题。这是因为在将上述彩色原稿图像的调子真实地再现于彩色复制图像上的技术中,以及在将彩色原稿图像的调子调整为所希望的调子的技术中,用来把作为基本的彩色原稿图像的图像信息变换为半调浓淡调的非线性变换处理技术(以下称图像的浓淡调变换技术或图像的浓淡调变换法)不具备合理的理论根据,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的经验和直觉,非科学、非合理地进行图像的浓淡调变换所致。下面,引用彩色印刷图像的制作技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是具体的技术范畴,对其进行说明。在现有技术中,根据彩色底片(彩色底片原稿中有90%是透射型的)制作复制图像即彩色印刷图像时,不但不把重点放在合理地把握从彩色底片原稿的最亮部(H部)到最暗部(S部)的浓度特性上,而且用来决定连续调的彩色底片原稿图像和复制图像即网点调的彩色印刷图像的相关关系的“彩色分解曲线(也叫彩色分解作业特性曲线、网点调特性曲线”等)的设定,可以说是完全依靠人的经验和直觉。彩色印刷图像的制作方法,通常是利用彩色析像器对彩色底片原稿图像(以下简称彩色原稿图像)进行彩色分解,而且进行多色制版(通常以C版、M版、Y版、BL版这4版为一组),复制网点调的彩色印刷图像。众所周知,上述C版(青绿色)、M版(深红色)、及Y版(黄色)的结构是与加色法中的R(红色)、G(绿色)及B(蓝色)相对应的减色法中的补色关系,BL版称为黑版或墨版。上述的彩色析像器或全部彩色析像器是机电一体化的价格极高的装置,它的实际使用率极低,平均约为30%。在本行业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高价的彩色析像器等的实际使用率却如上述那么低,其主要原因是操作彩色析像器所需要的准备时间(Scanner Setuptime)长、以及由彩色分离作业得到的制品的质量不稳定、而且不充分,往往需要再扫描(vescan remake)等。从技术观点对此稍加分析可知,如上所述,作为彩色分离作业的用具,表面看起来是使用高级而且高价的机电一体化的彩色析像器等,但没有把彩色分解作业中的几个具有统一性的主要技术、例如彩色再现、彩色补偿、彩色校正(Color Reprodnction,Color Corre-ction)技术和浓淡调(Gradation)变换技术形成体系,可以说这是彩色析像器的实际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上述的两个主要技术中,可以利用掩蔽方程式(Masking eguation)或纽盖尔方程式(Neugeballer equation)等对彩色再现等技术进行科学探索。可是关于后一种技术即图像的浓淡调变换技术(这可归结为要将彩色原稿图像中的全部像素设定为多大的网点的问题),还没有合理的理论根据,这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依赖人的经验和直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为了开发彩色分解用的各种机器,从在统一调整色调和浓淡调的基础上进行彩色分解的观点上看一机器本身的基本设计技术尚不成熟,此外,在实际作业中,一边使用高价且高级化的电子彩色分解装置(彩色析像器),一边又由操作人员推测进行作业,还不能排除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直觉(Without operator evalu-tion,Without operatar’sguess Work),不能经常制出稳定的高质量的彩色印刷图像。特别是在彩色原稿图像不是按适宜的摄影及曝光条件、适宜的显像条件制作的标准原稿时,例如因曝光过度太亮的原稿、因曝光不足太暗的原稿、亮色调或暗色调的原稿、以及有彩色灰雾(Colorcast)的原稿或退色原稿(faded original)等非标准原稿的情况下,就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彩色分解作业。即不能对这些非标准的彩色原稿图像合理地进行彩色分解作业,造成上述的彩色析像器的实际使用率低、制品的质量不稳定、再扫描率增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者的基本认识是,为了忠实地再现彩色原稿图像的质量(从浓淡调和色调两个方面评价的质量),这是当然的,进而根据上述的各种彩色原稿图像,合理地制作具有所希望的调子(浓淡调和色调)的半调的彩色复制图像,在提高彩色再现、彩色补偿(校正)技术之前,必须使彩色原稿图像的各像素的灰度等级的变换技术合理。另外,已知彩色原稿图像的浓淡调在给定大小的像素(也可以说由网点线数规定的一个像素的大小)中,通过改变网点等的点的大小(面积变调法)、或者通过改变规定大小的网点的排列状态(多值面积变调法)、或者通过改变像素本身的浓度(直接浓度调法),将原稿像素的浓度调再现于半调的彩色复制图像上。如上所述,作为半调色的表现方法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半调称为网点调。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者的基本认识,本专利技术者原先提出的根据新的浓淡调变换式,合理地对彩色原稿图像的浓淡调进行浓淡调变换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参见特愿昭63-114599号、USP4,924,323;特愿平1-135825号,USP5,313,310;特愿平1-212118号,USP5,057,931;特愿平3-78668号,USP5,134,494等)。因为本专利技术者原先提出的新的浓淡调变换法与本专利技术有深刻的关系,所以在本文中说明一下上述浓淡调变换法的梗概,而且说明对其加以改进的方面。不用说,上述改进之处正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必须的技术条件。以彩色印刷图像的制作为例,继续说明彩色复制图像的制作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彩色图像的彩色分解是这样进行的,即通过文字说明的原稿图像(指被拍摄体、实际图像、实际风景、例如被拍摄体假定是苹果,就是指苹果本身),在规定的曝光条件(众所周知,当入身光强为I,入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网点调的彩色复制图像时的色调管理调整方法,用来通过记录媒体的特性曲线(入射到记录媒体上的光量值和在记录媒体上形成的密度值的相关关系曲线),将从给定的记录媒体上所记录的彩色原稿图像得到的各像素的光量值变换成半浓淡色调(以下称网点调),制作彩色复制图像,该色调管理调整方法的特征在于:(1)在彩色原稿图像的H部(最亮部)~S部(最暗部)之间的所希望的部位,设定管理彩色复制图像的色调用的色调管理点(M1);(2)在上述色调管理点(M1),用所希望的色版(C版、M版、Y 版、以及BL版)的网点%值规定色调的调整条件;(3)将上述色调管理点(M1)处的光量值和反映上述色调调整条件的色版的网点%值、以及在H部和S部设定的所希望的网点%值代入下面的<浓淡调换式>,确定γ值,准备将上述色版的H部~S部的像素的光 量值变成网点%值用的<浓淡调变换式>;(4)用确定上述γ值的各色版用的<浓淡调变换式>,对各色版用的各像素的光量值进行浓淡调换,同时对色调进行管理调整。<浓淡调变换式>Y↓[n]=Y↓[h]+[α(1-10↑[-KX])(Y↓[ s]-Y↓[h])/(α-β)]该<浓淡调变换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X:表示(X↓[n]-X↓[H]),即表示从利用上述记录媒体的特性曲线求出的彩色原稿图像的任意像素点(n点)的浓度信息值(D↓[n])对应的光量值(X↓[n])中 减去按同样方法求出的彩色原稿图像的H部的浓度信息值(D↓[n])对应的光量值(X↓[H])后得到的基本光量值;Y↓[n]:对与彩色原稿图像上的任意的像素点(n点)对应的彩色复制图像上的像素设定的网点%值;Y↓[h]:预先对与彩色原稿 图像上的H部对应的彩色复制图像上的H部设定的网点%值;Y↓[s]:预先对与彩色原稿图像上的S部对应的彩色复制图像上的S部设定的网点%值;α:记录彩色复制图像用的图像表现媒体的表面反射率;β:由β=10↑[-8]决定的数值;K :由K=γ/(X↓[s]-X↓[H])决定的数值;式中X↓[s]表示与利用上述记录媒体的特性曲线求得的彩色原稿图像的S部的浓度信息值(D↓[s])对应的光量值(X↓[s]);γ:任意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沼仓孝沼仓严北沢进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亚玛托亚商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