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桩支护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34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桩支护体系,属于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竖向桩、斜向桩和冠梁;斜向桩由结构底板以上部分、与结构底板交接部分及结构底板以下三部分组成;与结构底板交接部分采用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或局部外包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管桩;当桩端存在较厚软弱土时,可将斜向桩下端插入高压旋喷桩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与结构底板交接部分采用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或局部外包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管桩,便于与止水钢板的焊接;通过在穿底板部位的管桩内部填芯微膨胀混凝土,有效解决了斜桩与底板连接部位的渗水问题;另外通过在斜向桩端部设置高压旋喷桩,可有效提高斜桩承载力,从而可实现增大斜桩间距,便于土方开挖,并节省造价。并节省造价。并节省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桩支护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基坑支护
,具体涉及到一种斜桩支护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在软土地区进行基坑支护时,针对坑深为5~9m的基坑,当基坑面积较大或形状不规则时,采用围护桩加坑内对撑、角撑或斜剖撑的支护型式,会大大地增加工期、成本和施工难度。
[0003]目前已有的技术是通过采用斜桩,来实现无支撑作业,极大的节省了工期和成本。常用的斜向桩通常为预制混凝土管桩,但其与底板连接部位的止水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斜桩支护型式的使用受到制约。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斜桩支护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斜桩支护体系,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斜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桩、斜向桩、冠梁;所述竖直桩、斜向桩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所述斜向桩为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所述斜向桩划分为结构底板以上部分,与结构底板交接部分及结构底板以下部分组成;所述斜向桩与底板交接部分采用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或者局部外包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管桩,内部填充防渗材料,外部与止水构件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由预制管桩外包钢管组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桩与所述斜向桩按一定比例交替布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桩为预制桩或混凝土灌注桩。
[0009]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管桩采用焊接连接,或采用机械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止水构件为止水钢板,与所述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或局部外包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管桩外表面通过焊接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渗材料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芯厚度不小于2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斜向桩与所述竖直桩夹角为10
°
~45
°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斜向桩下端插入天然土体,或经高压旋喷桩加固后的土体。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斜向预制桩在底板部位通过采用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可实现在桩侧表面与止水钢板的焊接;同时通过在穿底板部位的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内部填芯微膨胀混凝土,有效地解决了斜桩与底板连接部位的渗水问题。
[0015]2)当桩端有较厚的软弱土层时,可通过在斜向桩端部设置高压旋喷桩,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斜桩的端阻和侧阻,有效地解决了在软土地区斜支撑端部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另
一方面实现了增大斜桩间距的可能,便于斜桩下土方的开挖,并且可节省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斜桩支护体系的示意图(一)。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斜桩支护体系的示意图(二)。
[0018]图3是斜向桩穿底板部位止水构造示意图。
[0019]图4是斜向桩下端插入高压旋喷桩构造示意图。
[0020]图中:1.竖直桩,2.斜向桩,21.预制混凝土管桩,22.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23.局部外包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管桩,3.冠梁,4.垫层,5.底板,6.止水构件,7.防渗材料,8.高压旋喷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一种斜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桩1、斜向桩2、冠梁3;所述竖直桩1、斜向桩2与所述冠梁3固定连接;所述斜向桩2为预制混凝土管桩21或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22;所述斜向桩2划分为结构底板5以上部分,与结构底板5交接部分及结构底板5以下部分组成;所述斜向桩2与底板5交接部分采用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22,或者局部外包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管桩23,内部填充防渗材料7,外部与止水构件6相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22由预制管桩外包钢管组成。
[0023]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桩1与所述斜向桩2按一定比例交替布置。
[0024]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桩1为预制桩或混凝土灌注桩。
[0025]进一步的,所述止水构件6为止水钢板,与所述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22或局部外包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管桩23外表面通过焊接连接。
[0026]进一步的,所述防渗材料7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芯厚度不小于2m。
[0027]进一步的,所述斜向桩2与所述竖直桩1夹角为10
°
~45
°

[0028]进一步的,所述斜向桩2下端插入天然土体,或经高压旋喷桩8加固后的土体。
[0029]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参照图1,采用压桩机施工竖直桩1。
[0030]步骤二:参照图1,采用压桩机依次将底板以下部位预制混凝土管桩21、与底板交接部位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22和底板以上部位预制混凝土管桩21按设计角度下压至设计标高,管桩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0031]步骤三:参照图1,施工冠梁3。
[0032]步骤四:参照图1,开挖至槽底后,施工垫层4。
[0033]步骤五:参照图3,在施工底板5前,在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22外表面焊接止水构件6,止水构件6采用止水钢板。
[0034]步骤七:参照图3,结构底板5施工完成后,施工换撑板带,待其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底板5上部斜向桩2的剔除,并在穿底板部位的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22内部填芯防渗材料7,防渗材料7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芯厚度为2m。
[0035]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桩、斜向桩、冠梁;所述竖直桩、斜向桩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所述斜向桩为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所述斜向桩划分为结构底板以上部分,与结构底板交接部分及结构底板以下部分组成;所述斜向桩与底板交接部分采用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或者局部外包钢管的预制混凝土管桩,内部填充防渗材料,外部与止水构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管混凝土管桩由预制管桩外包钢管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桩与所述斜向桩按一定比例交替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桩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桩为预制桩或混凝土灌注桩。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猛王宏民吴梦龙张佳琪孙晓芳柳建国郑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