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经银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921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外壳,外壳内开设有电路腔,电路腔内设有通电机构,用于电弧的接收与输送,电路腔的上侧开设有电磁腔,电磁腔内设有保护机构,用于电弧的过载保护,外壳的外周上安装设有检测箱,检测箱内开设有检测腔,检测腔内设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电压的数值以及信号传输,外壳的两侧面上对称设有散热箱,散热箱内开设有散热腔,散热腔内设有散热机构,用于电磁腔内工作的散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保护机构以及通电机构实现对高压接触器的保护,有效解决接触器保护过于单一的问题,能够有效保护在行车时产生的电流落差过大导致的损坏,并能够在进行维修时做出精确的检测。检测。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接触器
,具体为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高压主接触器是电动汽车高压回路的一个重要部件,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高压系统只有通过高压主接触器的闭合才能将高压电能输出到外部用电器。高压主接触器的闭合次数是有限的,尤其是当高压回路有电流流过时断开,对接触器触点有一定损害,缩短接触器的使用寿命。电动汽车用高压直流接触器安全保护方法往往只考虑高压接触器正向使用的方法,在接通时是合理的,但是正向安装的接触器在断开时电流往往反向流动,容易导致接触器触点损坏,严重影响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0003]但是在使用接触器进行保护时,通过线路保护时不能达到其实现保护的功能,例如公告号为CN104553811B一种利用接触器控制的车辆高压配线保护。利用接触器/继电器、配线、牵引电池、电气组件和控制器。如果与牵引电池相关联的多个安培小时测量值中的任意一个超出相对应的预定阈值,则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可断开接触器,以中断流向组件的电流,该专利技术通过对线路进行安全保护,其保护功能过于单一,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其接触器的应用以及安全问题尚不能得到保证,在接触器使用时,由于产生过大的电流造成接触器内大量热量的产生,极易对线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接触器在进行线路保护时,保护装置过于单一且电路保护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能够实现在进行通电接触时的自我保护,解决在行车过程中出现的电源故障导致的行车自燃以及零件烧毁现象,并能节省在人工检测时耗费的大量时间,并能够直观检查接触器的运行状态,通过散热机构解决工作较长时引起的过热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电路腔,所述电路腔内设有通电机构,所述通电机构用于电弧的接收与输送,所述电路腔的上侧开设有电磁腔,所述电磁腔内设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用于电弧的产生与过载保护,所述外壳的外周上安装设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开设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内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电压的数值以及信号传输,所述外壳的两侧面上对称设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用于所述电磁腔内的散热。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电磁腔内的隔离架,所述隔离架的底侧面上固设有电磁板,所述隔离架内开设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的顶壁上固定设有通电板,所述通电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上开口槽,所述通电板的底面上固设有伸缩泵,所述伸缩泵与所述通电板电性连接,所述检测腔的左右两端伸缩设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均与所述伸缩泵动力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保护架。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腔内固设有电极板,两个所述保护架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靠上处均设有上凸起管,两个所述上凸起管均与对应的所述的电极板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极板的下侧相互靠近的一端靠下位置处贯穿设有下凸起管,所述保护腔的底壁上固设有流通板,所述流通板的两侧面上开设有下开口槽,所述下凸起管能够插入所述下开口槽内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流通板与所述电磁板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箱的两侧壁上固设有吸热板。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电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路腔内的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上滑动设有出电管,所述出电管上固设有伸缩盘,所述伸缩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横板内,所述固定横板内上下伸缩设有弹簧,所述出电管的顶端面上固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对称设有电性杆,两个所述电性杆上固设有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板连通。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腔顶壁上的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下侧面与所述散热腔的底壁之间排列分布设有铜管,所述铜管的上端面上连接设有夹持板,两个所述散热箱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散热腔的上侧面上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吸热板之间固定设有弱磁板进行连接,所述散热箱的一侧面上设有散热孔。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检测箱的顶壁的进电管,所述进电管的外周上固设有控制器,所述检测腔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安装竖板,两个安装竖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之间均滑动设有伸缩套筒,两个伸缩套筒的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上设有磁吸铁,所述磁吸铁与所述控制器连通,两个所述伸缩套筒的底端均电性连接设有输送压管,所述输送压管上设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底侧面上固设有支撑体,两个所述支撑体之间设有回路管并进行电性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保护机构实现在通路中的安全保护,防止因电力传输过大导致的设备损坏,并能够对设备的使用电压进行相关检测,进而做出相应检测与维护,确保设备的运行稳定,能够有效保证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通过散热机构能够有效增加电磁腔内的散热,并利用了多个铜管来增大冷却面积进行散热,从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保护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通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检测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通电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1、外壳;12、检测箱;13、散热腔;14、电路腔;15、检测腔;16、保护腔;17、电磁腔;18、散热箱;19、进电管;20、出电管;21、保护架;22、电极板;23、流通板;24、电磁板;25、伸缩
泵;26、伸缩杆;27、上开口槽;28、上凸起管;29、下凸起管;30、下开口槽;31、弱磁板;32、连接块;33、固定杆;34、散热孔;36、铜管;37、通电板;38、隔离架;39、固定盘;40、伸缩盘;41、电磁铁;42、电性杆;43、弹簧;44、固定横板;45、吸热板;46、夹持板;48、检测器;49、磁吸铁;50、控制器;51、伸缩套筒;52、输送压管;53、安装竖板;54、支撑体;55、回路管;101、散热机构;102、保护机构;103、通电机构;104、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术语“上”、“下”、“左”、“右”、“轴向”、“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内开设有电路腔(14),所述电路腔(14)内设有通电机构(103),所述通电机构(103)用于电弧的接收与输送,所述电路腔(14)的上侧开设有电磁腔(17),所述电磁腔(17)内设有保护机构(102),所述保护机构(102)用于电弧的过载保护;所述外壳(11)的顶面上设有检测箱(12),所述检测箱(12)内开设有检测腔(15),所述检测腔(15)内设有检测机构(104),所述检测机构(104)用于检测输送电压的数值以及信号传输,所述外壳(11)下侧面上对称设有散热箱(18),所述散热箱(18)内开设有散热腔(13),所述散热腔(13)内设有散热机构(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10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电磁腔(17)内的隔离架(38),所述隔离架(38)的底侧面上固设有电磁板(24),所述隔离架(38)内开设有保护腔(16),所述保护腔(16)的顶壁上固定设有通电板(37),所述通电板(37)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上开口槽(27),所述通电板(37)的底面上固设有伸缩泵(25),所述伸缩泵(25)与所述通电板(37)电性连接,所述检测腔(15)的左右两端伸缩设有伸缩杆(26),两个所述伸缩杆(26)均与所述伸缩泵(25)动力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2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保护架(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接触器的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腔(16)内固设有电极板(22),两个所述保护架(2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面靠上处均设有上凸起管(28),两个所述上凸起管(28)均与对应一侧所述电极板(22)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极板(22)的下侧相互靠近的一端靠下位置处贯穿设有下凸起管(29),所述保护腔(16)的底壁上固设有流通板(23),所述流通板(23)的两侧面上开设有下开口槽(30),所述下凸起管(29)能够插入所述下开口槽(30)内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流通板(23)与所述电磁板(24)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箱(12)的两侧壁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经银
申请(专利权)人:毕经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