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032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其中提供的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10~0.12%,Si:0.28~0.35%,Mn:1.50~1.65%,P:≤0.020%,S:≤0.003%,Alt:0.020~0.050%,Cr:0.30~0.40%,Ca:0.0008~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具有连续屈服性、高强度、低屈强比、高加工硬化速率、良好的均匀变形、优良的烘烤硬化能力以及防腐性能等综合性能。力以及防腐性能等综合性能。力以及防腐性能等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板材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汽车轻量化、节能降耗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市场大国,正向世界汽车强国迈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仅2021年产销量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连续13年保持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在轻量化汽车结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高强及超高强度钢板已成为现代汽车制造业和钢材生产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高强度钢,其显微组织特征是在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一定体积分数的硬质岛状马氏体,它具有连续屈服性、高强度、低屈强比、高加工硬化速率、良好的均匀变形、优良的烘烤硬化能力和防腐性能等特性,成为汽车用首选高强钢,主要应用于中高级轿车的结构件和加强件,高表面质量镀锌双相钢还可应用于轿车覆盖件,其用量在汽车用先进高强钢中将超过70%,应用比例在不断提高,随着汽车外覆盖件对耐腐蚀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镀锌双相钢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
[0003]专利文献CN 109852900 A公布了一种具有不同屈强比的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配比为C:0.07~0.12%;Mn:1.50~1.90%;Si≤0.05%;Alt:0.03~0.07%;Cr:0.15~0.35%;Mo:0.13~0.24%。该专利文献成分设计中添加了Mo元素,且含量较高(Mo:0.13~0.24%),Mo合金成本高,会显著增加了吨钢生产成本;其次,该专利文献的不同屈强比的产品在理论上可行,工业化批量生产中很难控制,只适合实验室研究。
[0004]专利文献CN 113584375 A公布了一种扩孔性能增强的600MPa级低锰含镍合金化热镀锌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配比为C:0.05~0.09%;Mn:0.90~1.50%;Si:0.05~0.20%;Als:0.01~0.08%;Cr:0.15~0.45%;Mo:0.10~0.50%;Ti:0.01~0.05%;B:0.0005~0.0065%;Nb:0.01~0.05%;Cu:0.05~0.80%;Ni:0.05~0.90%。该专利文献成分设计中添加了Mo、Ti、B、Nb、Cu和Ni等多种贵金属元素,且含量较高,显著增加了吨钢生产成本。
[0005]专利文献CN 102644021 A公布了一种600MPa级低工艺敏感性冷轧双相钢及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配比为C:0.06~0.12%;Mn:1.0~3.0%;Si≤0.1%;Al:0.8~1.5%;Mo:0.1~0.3%;P≤0.01%;S≤0.005%。该专利文献成分设计中Mn、Al含量偏高,Mn高易形成中心偏析,影响冲压性能,Al高影响冶炼连浇性,不利于连续生产,另外该专利文献选用价格较贵的Mo,显著增加了吨钢生产成本;其次,该专利文献为冷轧产品,其耐腐蚀效果远不及镀锌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10~0.12%,Si:0.28~0.35%,Mn:1.50~1.65%,P:≤0.020%,S:≤0.003%,Alt:0.020~0.050%,Cr:0.30~0.40%,Ca:0.0008~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7]所述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热镀锌工艺,在所述热镀锌工艺中,将开卷后的冷硬卷钢加热进行连续退火和热浸镀锌,其中加热温度和均热温均为800
±
20℃,加热时间80~120s,均热时间80~120s;缓冷温度700
±
20℃,缓冷速度4~6℃/s;快冷温度465
±
10℃,快冷速度25~30℃/s;入锌锅温度460
±
10℃,出锌锅后以14~16℃/s冷却至240℃以下,随后经水淬烘干至室温;光整延伸率为0.2~0.4%,拉矫延伸率为0.2~0.3%。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岛状马氏体,力学性能满足:屈服强度378~400MPa,抗拉强度637~662MPa,延伸率≥22%,屈强比≤0.60,应变硬化指数n≥0.15,烘烤硬化值≥52MPa。
[0009]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冶炼

连铸

热轧

酸轧

热镀锌;其中在所述热镀锌工艺中,将开卷后的冷硬卷钢加热进行连续退火和热浸镀锌,其中加热温度和均热温均为800
±
20℃,加热时间80~120s,均热时间80~120s;缓冷温度700
±
20℃,缓冷速度4~6℃/s;快冷温度465
±
10℃,快冷速度25~30℃/s;入锌锅温度460
±
10℃,出锌锅后以14~16℃/s冷却至240℃以下,随后经水淬烘干至室温;光整延伸率为0.2~0.4%,拉矫延伸率为0.2~0.3%。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冶炼

连铸工艺包括以工序:KR脱硫—转炉—LF精炼—RH真空处理—板坯连铸—缓冷;其中供铸机钢水成分为C:0.10~0.12%,Si:0.28~0.35%,Mn:1.50~1.65%,P:≤0.020%,S:≤0.003%,Alt:0.020~0.050%,Cr:0.30~0.40%,Ca:0.0008~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轧工艺包括以下工序:铸坯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卷取;其中所述铸坯出炉温度1230
±
20℃,所述粗轧采用3+3模式2机架轧机粗轧,精轧采用7机架连续变凸度轧机精轧,中间坯厚度40~45mm;所述精轧的开轧温度1030
±
30℃,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80
±
20℃,热轧钢带厚度2.0~6.0mm;所述冷却采用层流冷却设备,前分散冷却模式,冷却速度为20
±
5℃/s,所述卷取温度为560
±
20℃。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酸轧工艺具体为:将热轧钢带经酸洗,去除表面氧化铁皮后,经过5机架冷轧机冷轧,冷轧压下率为53~72%,轧至目标厚度0.7~2.0mm,获得冷硬卷钢。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镀锌工艺具体为:将冷硬卷钢开卷后加热进行连续退火和热浸镀锌,加热温度和均热温均为800
±
20℃,加热时间80~120s,均热时间80~120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10~0.12%,Si:0.28~0.35%,Mn:1.50~1.65%,P:≤0.020%,S:≤0.003%,Alt:0.020~0.050%,Cr:0.30~0.40%,Ca:0.0008~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热镀锌工艺,在所述热镀锌工艺中,将开卷后的冷硬卷钢加热进行连续退火和热浸镀锌,其中加热温度和均热温均为800
±
20℃,加热时间80~120s,均热时间80~120s;缓冷温度700
±
20℃,缓冷速度4~6℃/s;快冷温度465
±
10℃,快冷速度25~30℃/s;入锌锅温度460
±
10℃,出锌锅后以14~16℃/s冷却至240℃以下,随后经水淬烘干至室温;光整延伸率为0.2~0.4%,拉矫延伸率为0.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其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岛状马氏体,力学性能满足:屈服强度378~400MPa,抗拉强度637~662MPa,延伸率≥22%,屈强比≤0.60,应变硬化指数n≥0.15,烘烤硬化值≥52MPa。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结构用6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冶炼

连铸

热轧

酸轧

热镀锌;其中在所述热镀锌工艺中,将开卷后的冷硬卷钢加热进行连续退火和热浸镀锌,其中加热温度和均热温均为800
±
20℃,加热时间80~120s,均热时间80~120s;缓冷温度700
±
20℃,缓冷速度4~6℃/s;快冷温度465
±
10℃,快冷速度25~30℃/s;入锌锅温度4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王少炳杨雄惠鑫卢晓禹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