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93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定位针、推送机构、定位机构、手柄和夹持机构;定位针用于穿刺并建立通道;定位机构包括位于远端的定位钩、位于近端的盘丝和导丝;定位钩是单圈或接近单圈的远端具有钩尖的圆环结构,其圆环面与拉伸状态时的轴线平行;定位钩是定位机构上相对较硬的部分,提供锚定力;导丝和盘丝是定位机构上相对较软的部分;推送机构用于携带定位机构,并穿入定位针后从定位针建立的通道将定位机构推出或收回定位机构;手柄用于夹持定位针和推送机构,并限定二者的相对位置;夹持机构用于回收定位机构入定位针时夹持定位机构并起拉驰作用。它是一种可以反复多次定位直至定位成功的装置,即便定位失误也可以撤回后重新实施定位操作,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患者造成较大伤害。患者造成较大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发展,使得早期肺部病变的发现变得越来越早,越来越容易,而需要外科治疗的肺小结节的检出率也越来越容易。目前尺寸大于1cm的肺小结节,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指触诊的定位方法确定肺小结节的位置,但是当肺小结节的尺寸小于或等于1cm时,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指触诊的定位方法失败率达到50%以上,并且存在手术切除范围过大,加大患者创伤的风险。
[0003]目前,术前定位一般通过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实现肺小结节定位,常用定位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带钩金属丝、螺旋金属丝、微弹簧圈),常用产品为末端带定位钩的金属丝(Hook

wire),其定位钩能够固定在肺内,但一款为乳腺疾病设计的金属丝常被用作定位针,在肺小结节定位过程中,存在缺陷:第一,金属丝末端只有倒钩状的定位钩,且金属丝前端部分固定于胸壁,由于呼吸运动会导致金属丝的联动作用,金属丝与胸壁结合越牢固,越容易发生定位钩出现移位、脱落风险;第二,与金属丝配套的穿刺针没有针芯,在穿刺过程中会加重肺组织的损伤,增加气胸、出血的发生率;第三,金属丝定位后,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会引起不适,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等,因此需要尽快将患者转送手术室进行手术,这造成手术室周转紧张。
[0004]为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CN105011989B)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肺肿瘤定位针。它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由穿刺针套管和与所述穿刺针套管的近端固定连接的穿刺针手柄组成,所述肺肿瘤定位针还包括锚定定位针、定位线和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管和与所述推管的近端固定连接的推管手柄,所述推管被置于所述穿刺针套管内,所述推管的远端抵住所述锚定定位针的近端,所述锚定定位针的近端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推管的外径,所述定位线的远端与所述锚定定位针的近端连接,所述定位线从所述推管的管腔内部延伸出所述推送装置外部,所述定位线的远端部分设置有多个不同颜色的色带,每个所述色带的长度在3mm至15mm之间。另外,所述穿刺针的近端设置有一个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内部为一个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能够与所述穿刺针手柄配合。所述的保护装置的近端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穿刺针的近端固定连接一个环形卡环,所述环形卡槽与所述环形卡环为过盈配合,所述环形卡环与所述环形卡槽配合的摩擦力大于所述保护装置的自重,即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保护装置不会从所述穿刺针松脱。
[0005]该新型肺肿瘤定位针的操作步骤如下:a)在CT引导下,操作者通过所述穿刺针穿刺胸壁,穿刺进入肺,最终将所述肺肿瘤定位针的远端送至病灶边缘;b)操作者解除所述保护装置,通过所述推送装置将所述锚定定位针从所述穿刺针内推出,所述的锚定定位针扎入所述病灶;c)操作者将所述推送装置从所述穿刺针内抽出;
d)操作者将所述穿刺针从肺中拔出到胸壁边缘,再将所述推送装置插入所述穿刺针内,将所述定位线从所述穿刺针内推出,推送至胸腔;e)操作者将所述穿刺针从胸壁拔出,体表消毒,送入手术室。
[0006]f)在电视胸腔镜下,操作者通过抓钳等手术器械抓住定位线近端,提起定位线,并观察定位线留在肺表面的色带颜色,确定病灶深度。最终通过锲形切除将病灶切除,并将病灶和锚定定位针及定位线一起取出。
[0007]因此,该肺肿瘤定位针同时具备确定病灶定位和测量病灶深度功能,不仅能够将肺或者肺的部分提拉起来,方便术者对病灶进行切除,而且能在术中测量病灶的深度。
[0008]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肺肿瘤定位针具有较大缺陷,具体是:1、该装置对操作者的要求很高,定位操作必须一次性成功,即上述操作步骤中,肺肿瘤定位针的远端送至病灶边缘,通过所述推送装置将所述锚定定位针从所述穿刺针内推出,所述的锚定定位针必须扎入所述病灶。如果操作时产生位置偏差使锚定定位针无法准确扎入所述病灶,已经从穿刺针内推出的且呈释放撑开状态的锚定定位针是无法撤回的,更不用说去实施进行二次重新定位。对于这种定位失误后留在肺部的锚定定位针只能通过后续的手术取出,这样就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不必要的创伤。况且,患者原有的病灶仍然是需要手术,此时只能另外准备一套肺肿瘤定位针重复进行上述操作步骤,直至定位和手术成功,其又会额外增加手术成本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0009]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们需要实现一种可以实施多次定位的装置(即一次定位失误后,可以回收锚定定位针并进行重新定位),且其操作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
[0010]2、该装置在实施定位操作后,其定位线是留在胸壁内的,需要通过病灶切除后,将病灶和锚定定位针及定位线一起取出。也就是说,该定位线是无法在体外看到的,手术时必须通过抓钳等手术器械抓住定位线近端,提起定位线来观察定位线留在肺表面的色带颜色,确定病灶深度。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找到和抓住留在胸壁内的定位线也有一定的操作难度。
[0011]3、该定位线在手术时碰到电刀会断裂,造成医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和方法,它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它是一种可以反复多次定位直至定位成功的装置,即便定位失误也可以撤回后重新实施定位操作,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它包括定位针、推送机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手柄和夹持机构;该定位针用于穿刺并建立通道;该定位机构是一体形成的具有锚定、形状记忆、体表固定、多次回收作用部件,它包括位于远端的定位钩、位于近端的盘丝和位于中间的连接定位钩和盘丝的导丝;该定位钩是单圈或接近单圈的远端具有钩尖的圆环结构,其圆环面与拉伸状态时的轴线平行;该定位钩是定位机构上相对较硬的部分,提供锚定力;该导丝和盘丝是定位机构上相对较软
的部分;该推送机构用于携带定位机构,并穿入定位针后从定位针建立的通道将定位机构推出或收回定位机构;该手柄用于夹持定位针和推送机构,并限定二者的相对位置;该夹持机构用于回收定位机构入定位针时夹持定位机构并起拉驰作用。
[0014]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的定位钩进行识别标志处理;该识别标志是尺寸或颜色或色差。
[0015]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钩最大外径处的外径大于导丝和盘丝的最大外径,该定位钩与导丝的衔接处采用斜面或者弧面平缓过渡。
[0016]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是由记忆金属材料一体形成。
[0017]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针的针管外具有刻度。
[0018]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机构具有推送管和推送管近端连接的推头,该推头上具有与推送管连通的通道,该通道用于穿入定位机构。
[0019]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送管外具有刻度。
[0020]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它包括定位针(1)、推送机构(2)、定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手柄(3)和夹持机构(5);该定位针(1)用于穿刺并建立通道;该定位机构(4)是一体形成的具有锚定、形状记忆、体表固定、多次回收作用部件,它包括位于远端的定位钩(4.1)、位于近端的盘丝(4.3)和位于中间的连接定位钩(4.1)和盘丝(4.3)的导丝(4.2);该定位钩(4.1)是单圈或接近单圈的远端具有钩尖的圆环结构,其圆环面与拉伸状态时(4.2)的轴线平行;该定位钩(4.1)是定位机构(4)上相对较硬的部分,提供锚定力;该导丝(4.2)和盘丝(4.3)是定位机构(4)上相对较软的部分;该推送机构(2)用于携带定位机构(4),并穿入定位针(1)后从定位针(1)建立的通道将定位机构(4)推出或收回定位机构(4);该手柄(3)用于夹持定位针(1)和推送机构(2),并限定二者的相对位置;该夹持机构(5)用于回收定位机构(4)入定位针(1)时夹持定位机构(4)并起拉驰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4)的定位钩(4.1)进行识别标志处理;该识别标志是尺寸或颜色或色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钩(4.1)最大外径处的外径大于导丝(4.2)和盘丝(4.3)的最大外径,该定位钩(4.1)与导丝(4.2)的衔接处采用斜面或者弧面平缓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4)是由记忆金属材料一体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针(1)的针管外具有刻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病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送机构(2)具有推送管(21)和推送管(21)近端连接的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跃辉周海燕殷青陈建彬叶波郑志春吕依侣许宽陈瑭冰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契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