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883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包括:监测单元、HPLC智能电表、融合终端和云主站,监测单元安装于配电台区各个分支箱的低压分支线路上,用于采集并输出第一量测信息,HPLC智能电表安装于表箱内,用于采集表计数据并输出第二量测信息;融合终端与配电台区各个表箱内的HPLC智能电表通信连接,用于抄读各个HPLC智能电表的数据,以此来计算任意两个HPLC智能电表电压的相关性,融合终端还连接各个监测单元,用于计算各个监测单元与同一低压分支线路上的表箱内所有HPLC智能电表数据的所有解集,并将计算结果数据上传至云主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分支箱加装分路监测单元,节省表箱部分投资。节省表箱部分投资。节省表箱部分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
[0001]计算领域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3]随着配电物联网的建设发展,低压台区数据的深度融合、低压配电网全景感知的精益化管理等深化应用在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中已经必不可少;低压配电网处于电网结构的末端,承担着连接输变电网络和直接面向客户供电的重要职责,是保证供电服务质量的最重要一环。
[0004]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一直存在设备基数大、智能化水平低、规约不统一等问题,进而造成配电台区监测与运维困难,客户服务质量落后,用户体验较差,给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带来不便,且影响整体配电台区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时提供一种基于低压台区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通过在分支箱加装分路监测单元,节省表箱部分投资,与传统方法相比,牺牲了拓扑生成时间,通过一天内高频次的数据上传和相关性计算,从而实现拓扑自动生成技术。
[0006]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配电台区内设有一条接入综合配电柜的供电输入总线以及从所述供电输入总线分流出去的多个供电输出分线,每条供电输出分线分别接入一个分支箱内,还包括:
[0007]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安装于配电台区各个分支箱的低压分支线路上,用于采集并输出第一量测信息;
[0008]HPLC智能电表,HPLC智能电表安装于表箱内,且每个表箱内HPLC智能电表的数量有多个,用于采集表计数据并输出第二量测信息;
[0009]融合终端,融合终端与配电台区各个表箱内的HPLC智能电表通信连接,用于抄读各个HPLC智能电表的数据,以此来计算任意两个HPLC智能电表电压的相关性,融合终端还连接各个监测单元,用于计算各个监测单元与同一低压分支线路上的表箱内所有HPLC智能电表数据的所有解集,并将计算结果数据传输给台区总表,而后,台区总表将电压分布数据上传至云主站;
[0010]云主站,云主站用于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输出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结果。
[0011]进一步的,第一量测信息包括监测单元采集的各低压分支线路分相电流、分相电压和有功测量值,第二量测信息包括各HPLC智能电表采集的电压、频率、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用电量。
[0012]进一步的,拓扑识别过程中,首先依据第二量测信息中的电压计算任意两块智能电表的相关性,如果相关性|ρ|在[0.8,1]之间,认为两块智能电表在同一低压分支,如果相关性|ρ|在[0,0.4)之间,认为两块智能电表不在同一低压分支,如果相关性|ρ|取值为:0.4
≤|ρ|<0.8,引入第二量测信息中的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电流I、用电量W作为补偿判据,计算出最优解集,设C
yni
为分支箱内第n路分支监测单元第i次采集的数据集合,则:
[0013]C
yni
=C
xn1
+C
xn2
+C
xn3
+......+C
xni

[0014]其中C
xni
为HPLC智能电表n的第i次采集的数据集合,n为总采样次数,1≤i≤n,通过HPLC智能电表数据集合累加筛选得出,计算出分支箱同一回路下智能电表的最优解集,最优解与相关性算法互相研判,确认最终网络拓扑,生成拓扑文件。
[0015]进一步的,计算任意两块智能电表的相关性由融合终端完成,融合终端按照设定频率抄读HPLC智能电表数据,然后进行电表相关性计算。
[0016]进一步的,计算任意两块智能电表的相关性由HPLC智能电表的边缘计算模块完成。
[0017]进一步的,拓扑文件上传至云主站,云主站解析文件并自动成图。
[0018]进一步的,台区总表和融合终端安装于配电房或综合配电柜内。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代替了部分网省采用所有表箱装设拓扑识别辅助模块、分支箱装设分路监测单元的技术路线,仅在分支箱加装分路监测单元,实现表箱

分支箱

综合配电柜的拓扑全点亮,实时绘制台区拓扑,且在发生故障时,非常便于一线运维员工进行有效处理,提升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增强了台区供电可靠性;再者本技术方案中的试点台区依靠相关性计算方法,仅在分支箱加装分路监测单元,节省表箱部分投资,与传统方法相比,牺牲了拓扑生成时间,通过一天内高频次的数据上召和相关性计算,从而实现拓扑自动生成技术,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其整体工作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低压台区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1低压台区网络拓扑生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如图1所示,配电台区内设有一条接入综合配电柜的供电输入总线以及从所述供电输入总线分流出去的多个供电输出分线,每条供电输出分线分别接入一个分支箱内,还包括:
[0024]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安装于配电台区各个分支箱的低压分支线路上,用于采集并输出第一量测信息;
[0025]HPLC智能电表,HPLC智能电表安装于表箱内,且每个表箱内HPLC智能电表的数量有多个,用于采集表计数据并输出第二量测信息;
[0026]融合终端,融合终端与配电台区各个表箱内的HPLC智能电表通信连接,用于抄读各个HPLC智能电表的数据,以此来计算任意两个HPLC智能电表电压的相关性,融合终端还连接各个监测单元,用于计算各个监测单元与同一低压分支线路上的表箱内所有HPLC智能电表数据的所有解集,并将计算结果数据传输给台区总表,而后,台区总表将电压分布数据
上传至云主站;台区总表和融合终端安装于配电房或综合配电柜内。
[0027]云主站,云主站用于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输出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结果。
[0028]本实施例中,第一量测信息包括监测单元采集的各低压分支线路分相电流、分相电压和有功测量值,第二量测信息包括各HPLC智能电表采集的电压、频率、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用电量。
[0029]在配电台区中,每个HPLC智能电表为一个采集点,每个采集点的特征信息为:
[0030]C={T1,T2,T3,.....,T
i
,......,T
n
},
[0031]式中:C为特征信息集合,指智能电表记录的特征数据,包括电压U、频率f、电流I、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用电量W;Ti为第i次在该采集点采样的特征信息集合;n为总采样次数,1≤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配电台区内设有一条接入综合配电柜的供电输入总线以及从所述供电输入总线分流出去的多个供电输出分线,每条供电输出分线分别接入一个分支箱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安装于配电台区各个分支箱的低压分支线路上,用于采集并输出第一量测信息;HPLC智能电表,HPLC智能电表安装于表箱内,且每个表箱内HPLC智能电表的数量有多个,用于采集表计数据并输出第二量测信息;融合终端,融合终端与配电台区各个表箱内的HPLC智能电表通信连接,用于抄读各个HPLC智能电表的数据,以此来计算任意两个HPLC智能电表电压的相关性,融合终端还连接各个监测单元,用于计算各个监测单元与同一低压分支线路上的表箱内所有HPLC智能电表数据的所有解集,并将计算结果数据传输给台区总表,而后,台区总表将电压分布数据上传至云主站;云主站,云主站用于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输出配电台区的拓扑识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量测信息包括监测单元采集的各低压分支线路分相电流、分相电压和有功测量值,第二量测信息包括各HPLC智能电表采集的电压、频率、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用电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压台区用户的网络拓扑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拓扑识别过程中,首先依据第二量测信息中的电压计算任意两块智能电表的相关性,如果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振李军王新刚傅春明李建付志达王坤刘娟李雪玲李荟馨武忠义吴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