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871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冷冻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包括集装箱,集装箱上设置有第一外载箱体和第二外载箱体,第一外载箱体内开设有制冷剂储存槽用于储存冰块,第二外载箱体用于回收冰水;集装箱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制冷壁,且第一制冷壁与制冷剂储存槽以及第二外载箱体的内腔均连通;该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在兼顾传统的耗用制冷剂型的集装箱冷冻站其无需外接电源或燃料供应,无任何运动部件,维修保养要求低的低成本优势前提下,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实现连续制冷,而无需高频率的补充制冷剂,以扩大其运输路程,并且能够在冷冻过程中自动实现较为精确的温度控制。自动实现较为精确的温度控制。自动实现较为精确的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冷冻站
,具体为一种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冷冻站是指一种有良好隔热,且能维持一定低温要求,适用于各类易腐食品的运送、贮存的特殊集装箱。集装箱冷冻站包括耗用冷剂式集装箱冷冻站、机械式集装箱冷冻站、制冷/加热集装箱、隔热集装箱以及气调集装箱冷冻站等。
[0003]其中,机械式集装箱冷冻站、制冷/加热集装箱、隔热集装箱以及气调集装箱冷冻站等的基本原理是在箱体内安装或在箱体外部外接制冷装置(如压缩式制冷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等)达到冷冻货物的目的。其优点在于:冷藏效果好,通用性强,能运输不同温度要求的货物;自动控制方便;箱内温度分布较均匀:适宜远距离运输。其缺点在于:设备复杂、初始投资大、维修费用高;箱内需设风机、风道系统,会增加箱内货物的干耗、脱水。
[0004]而耗用冷剂式集装箱冷冻站泛指各种无需外接电源或燃料供应的集装箱冷冻站,包括水冰集装箱冷冻站、干冰集装箱冷冻站、液氮集装箱冷冻站等。耗用冷剂式集装箱冷冻站的特点是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外接电源或燃料供应,无任何运动部件,维修保养要求低。主要缺点是无法实现连续制冷,储冷剂放热和消耗后必须重新充冷或补充,较难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0005]因此,为了在兼顾耗用冷剂式集装箱冷冻站的低成本优点前提下,解决其无法实现连续制冷,储冷剂放热和消耗后必须重新充冷或补充,较难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具备通过外载箱体提前储备大量的冰块等制冷剂,再根据箱体内温度变化自动进行添加,以保持箱体内冷藏温度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耗用冷剂式集装箱冷冻站不需要外接电源或燃料供应,无任何运动部件,维修保养要求低,但无法实现连续制冷,储冷剂放热和消耗后必须重新充冷或补充,较难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上设置有第一外载箱体和第二外载箱体,所述第一外载箱体内开设有制冷剂储存槽用于储存冰块,所述第二外载箱体用于回收冰水;
[0008]所述集装箱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制冷壁,且所述第一制冷壁与所述制冷剂储存槽以及所述第二外载箱体的内腔均连通;
[0009]所述第一外载箱体内设置有阀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剂储存槽与所述第一制冷壁间通道的启闭;
[0010]所述集装箱内设置有辅助冷冻机构用于辅助冷冻,所述辅助冷冻机构包括设置于
所述集装箱内的第二制冷壁,所述第二制冷壁上设置有连通管件,且所述连通管件与所述制冷剂储存槽连接;
[0011]所述第一外载箱体内还设置有传动机构用于实现所述阀门机构和所述辅助冷冻机构间的传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阀门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外载箱体上的阀槽,且所述阀槽与所述制冷剂储存槽连通,所述阀槽内滑动设置有阀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冷冻机构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连通管件内的阀件,所述阀件上开设有连通槽,且所述阀件的内腔通过所述连通槽与所述连通管件的内腔连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冷冻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件内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阀件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冷冻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件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储存槽内的第一齿条,所述制冷剂储存槽内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齿轮,阀板上设置有第二齿条,且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一齿条均与所述齿轮啮合。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连通管件上的滑槽,阀件上设置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阀门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阀门机构和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基于所述第一外载箱体对称设。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制冷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辅助冷冻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储存槽内的第二过滤板。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外载箱体上通过铰轴活动铰接有隔热门,所述隔热门上设置有把手。
[0021]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在兼顾传统的耗用制冷剂型的集装箱冷冻站其无需外接电源或燃料供应,无任何运动部件,维修保养要求低的低成本优势前提下,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实现连续制冷,而无需高频率的补充制冷剂,以扩大其运输路程,并且能够在冷冻过程中自动实现较为精确的温度控制。首先通过在集装箱上安装有第一外载箱体,在制冷剂储存槽内可提前储存大量的冰块作为制冷剂,冰块通过制冷剂储存槽与第一制冷壁间的通道进入第一制冷壁内,并落在第一过滤板上,对集装箱内进行制冷,在冰块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化为冰水落在第二外载箱体内以供回收,此时再通过阀门机构打开制冷剂储存
槽与第一制冷壁间的通道对第一制冷壁内的冰块进行补充。
[0023]2、该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在集装箱内还附加有第二制冷壁作为辅助冷冻的装置,制冷剂储存槽内的少量冰水会通过连通管件进入第二制冷壁内,起到辅助冷冻的作用。并且辅助冷冻机构还兼顾温度监测的作用,其具有两种触发模式,在集装箱内温度由于第一制冷壁内冰块的融化而上升少量程度时,第二制冷壁内水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将阀件向上顶开,使得第二制冷壁内的水与制冷剂储存槽内的水发生对流进行热交换,降低第二制冷壁内水的温度重新制冷。而当集装箱内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则阀件上升的位移量使得传动机构被触发,此时传动机构就会带动阀板滑动打开制冷剂储存槽与第一制冷壁间的连接通道,使得制冷剂储存槽内的冰块落入第一制冷壁内进行补充,直到集装箱内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传动机构的触发重新通过阀板封堵住制冷剂储存槽与第一制冷壁间的通道。
[0024]3、该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用于触发阀板的位移的传动机构,无需电子测温设备,可以进一步降低装置成本。通过第一齿条、齿轮和第二齿条的传动作用,可将阀件的上下位移传动至阀板,使其水平移动,打开通道。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1),所述集装箱(1)上设置有第一外载箱体(2)和第二外载箱体(3),所述第一外载箱体(2)内开设有制冷剂储存槽(201)用于储存冰块,所述第二外载箱体(3)用于回收冰水;所述集装箱(1)上开设有安装槽(101),所述安装槽(101)内设置有第一制冷壁(102),且所述第一制冷壁(102)与所述制冷剂储存槽(201)以及所述第二外载箱体(3)的内腔均连通;所述第一外载箱体(2)内设置有阀门机构(4)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剂储存槽(201)与所述第一制冷壁(102)间通道的启闭;所述集装箱(1)内设置有辅助冷冻机构(5)用于辅助冷冻,所述辅助冷冻机构(5)包括设置于所述集装箱(1)内的第二制冷壁(501),所述第二制冷壁(501)上设置有连通管件(502),且所述连通管件(502)与所述制冷剂储存槽(201)连接;所述第一外载箱体(2)内还设置有传动机构(6)用于实现所述阀门机构(4)和所述辅助冷冻机构(5)间的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机构(4)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外载箱体(2)上的阀槽(401),且所述阀槽(401)与所述制冷剂储存槽(201)连通,所述阀槽(401)内滑动设置有阀板(4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冻机构(5)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连通管件(502)内的阀件(503),所述阀件(503)上开设有连通槽(504),且所述阀件(503)的内腔通过所述连通槽(504)与所述连通管件(502)的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集装箱冷冻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冻机构(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件(502)内的支撑座(505),所述支撑座(505)上开设有限位槽(506),且所述阀件(503)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506)内。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青吴君华罗启军何永林陈建沈方奇吕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能誉上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