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60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0
发明专利技术为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属于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套,每个所述连接套的顶部均设置有一个夹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风光水储一体化装置大部分通常直接设置在地面上,距离电网较远,不利于直接监控、调节电网参数,无法直接获取高空环境数据,而部分用于监测电网情况的结构难以直接固定在输电线上,时常常会与输电线产生扭矩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冷却机构的使用,利用自然风,使散热座内侧电气绝缘油得到散热、冷却,从而使设备腔内侧的电子设备得到充分而高效冷却,进而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电气绝缘油起绝缘、散热和灭弧作用。散热和灭弧作用。散热和灭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装置
,具体涉及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光水储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绿色清洁能源,通过聚合弥补风电和光伏的短板,打造出可控的发电基地,从而减轻电网的压力,工程建设要求从单一的新能源到多种新能源(风能、光能、水能等)耦合并网,可提升并网的稳定性,让电网在选择上网电量时有了更大空间。
[0003]现有风光水储一体化装置大部分通常直接设置在地面上,距离电网较远,不利于直接监控、调节电网参数,无法直接获取高空环境数据,而部分用于监测电网情况的结构难以直接固定在输电线上,时常常会与输电线产生扭矩,增加输电线与固定装置之间力的作用,从而降低输电线和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常一体化装置的形状风阻较大,不便于直接固定在输送线,由此提出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风光水储一体化装置大部分通常直接设置在地面上,距离电网较远,不利于直接监控、调节电网参数,无法直接获取高空环境数据,而部分用于监测电网情况的结构难以直接固定在输电线上,时常常会与输电线产生扭矩,增加输电线与固定装置之间力的作用,从而降低输电线和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常一体化装置的形状风阻较大,不便于直接固定在输送线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套,每个所述连接套的顶部均设置有一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的之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夹持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圆台座,所述圆台座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中部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钳形电流传感器,两个所述钳形电流传感器之间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两端的外侧分别与一个固定夹的内侧插接,所述连接环为环形的石墨;
[0006]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设备仓,所述设备仓的内侧设置有设备腔,所述设备腔内侧的依次设置有光照传感器、中央处理器、T型回收管和无线发射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风向测定组件,所述设备腔的内侧设置有T型回收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腔的内腔容纳有电气绝缘油,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连接腔、连接管道、微型泵和散热座,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腔和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顶部与设备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底部与连接腔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中部设置有微型泵,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壁设置有散热座,所述连接腔的底部与散热座的内侧相连通,所述中央处理器的底端位于设备腔的内侧,所述中央处理
器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支管,所述T型回收管的底端设置于散热座的内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电气绝缘油起绝缘、散热和灭弧作用,所述冷却机构可使电气绝缘油得到冷却,从而使设备腔内侧的电子设备得到散热,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横臂,每个所述横臂的一端均铰接有支撑杆,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膜,所述连接膜的材料为PVC,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座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连接膜和支撑杆形成的圆台可将外界气流导至散热座的外侧,进而起到降低散热座外侧温度,从而达到冷却散热座内腔电气绝缘油的目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顶部的外侧设置有隔温层,所述隔温层的材料为铝箔气泡隔热膜。
[00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隔温层用于反射照射到外壳外侧的大部分的阳光,从而避免外壳的温度过高。
[0013]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发射器的底部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的外侧与设备仓的内侧活动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无线发射器用于将外壳收集到的信息和控制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0015]进一步地,所述风向测定组件包括风向标、摆动板、发电机、风扇叶片、转盘和角度传感器,所述固定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向标,所述风向标的一端设置有摆动板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转轴的外侧设置有风扇叶片,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设置于外壳内侧的角度传感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风向测定组件用于检测外壳所在位置的受到的风向和温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的内侧插接有铆钉,所述铆钉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连接套的内侧插接,两个所述夹持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铆钉使连接架与连接套相对固定。
[001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靠近外壳内侧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纹路。
[00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两个夹持板合并锁紧时,使夹持板与固定夹的外侧的摩擦纹路紧贴,从而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使固定夹与夹持板相对固定。
[002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形状为外侧呈流线型的冰壶,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流线型的冰壶的形状可减少外壳受到的各个方向的气流作用,减少设备受到的力的作用,所述温度传感器可检测外壳所处环境的当前温度。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冷却机构的使用,利用自然风,使散热座内侧电气绝缘油得到散热、冷却,从而使设备腔内侧的电子设备得到充分而高效冷却,进而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电气绝缘油起绝缘、散热和灭弧作用;
[002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固定夹、圆台座和固定夹的使用,使隔温层可以保持竖直向下,从而避免外壳受到的重力对包括输电线在内的被夹持机构产生扭转力矩;
[0026]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发电机、钳形电流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直接监控、调节电网参数,直接获取高空环境数据,中央处理器直接处理数据,并发出控制信号和参数信息,高效快速、延迟低,通过隔温层的使用,反射照射到外壳外侧的大部分的阳光,从而避免外壳的温度过高。
[002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的外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套(11),每个所述连接套(11)的顶部均设置有一个夹持板(8),两个所述夹持板(8)的之间设置有密封套(9),所述夹持板(8)的内侧均设置有圆台座(26),所述圆台座(26)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夹(10),所述固定夹(10)中部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钳形电流传感器(27),两个所述钳形电流传感器(27)之间设置有连接环(34),所述连接环(34)两端的外侧分别与一个固定夹(10)的内侧插接,所述连接环(34)为环形的石墨;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设备仓(4),所述设备仓(4)的内侧设置有设备腔(5),所述设备腔(5)内侧的依次设置有光照传感器(12)、中央处理器(13)、T型回收管(14)和无线发射器(15),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32),所述固定座(32)的底部设置有风向测定组件,所述设备腔(5)的内侧设置有T型回收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微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腔(5)的内腔容纳有电气绝缘油,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连接腔(28)、连接管道(29)、微型泵(30)和散热座(31),所述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腔(28)和连接管道(29),所述连接管道(29)的顶部与设备腔(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29)的底部与连接腔(28)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道(29)的中部设置有微型泵(30),所述外壳(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壁设置有散热座(31),所述连接腔(28)的底部与散热座(31)的内侧相连通,所述中央处理器(13)的底端位于设备腔(5)的内侧,所述中央处理器(13)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支管,所述T型回收管(14)的底端设置于散热座(3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业张宏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承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