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49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该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功能菌原菌种10%、氨基酸粉剂1%、红糖10%、豆粕粉10%、可溶性淀粉10%、中草药提取物10%、麸皮24%、米糠25%。通过将功能微生物的防病促生功能及微量元素,结合我国传统的中草药资源,以及氨基酸、益生酸等对植物和微生物有益的功能成分,通过合理配伍,发酵成系列微生物肥料,有增加作物糖分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作物抗寒、抗旱、抗病的能力,且使用后土地不板结,可改良土壤,使用安全降低农残,无毒无污染,有利于现代化农业技术发展,加快农业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领域中,土壤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土壤对农作物种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作物生长不好的原因是作物的根不好,而作物的根不好是因为土壤不好,近些年,由于我们农业长期过度地依赖化肥,导致土壤中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遭到破坏,因此,现在很多人解决当前土壤生态质量,就是在土壤中使用优质的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肥料主要通过各种菌剂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和释放改善了土壤中养分的供应情况、通气状况及疏松程度,促进作物生长。
[0003]目前生物有机肥市场比较混乱,商品肥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大部分正规厂家的生物技术比较成熟,但仍然存在技术上的缺陷。比如在推广使用中,如果只用生物有机肥而不使用激素,作物难以达到高产,使用激素虽然可以高产,但会造成蔬果畸形、西红柿空心、缩短植物采摘期等现象,使产品难以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同时对土壤危害比较严重,3—4年的大棚就会减产,不得不大量应用农药,8年以上就要换土,否则减产极其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常规肥料功能成分单一、作用不显著、应用范围窄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功能菌原菌种10%、氨基酸粉剂1%、红糖 10%、豆粕粉10%、可溶性淀粉10%、中草药提取物10%、麸皮24%、米糠25%。
[0006]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按重量比为1:9取氨基酸粉剂、中草药提取物在25

40℃下用水溶化、过滤、去渣,留下滤液备用;
[0008]S2:将麸皮、米糠在20℃

25℃下混合搅拌均匀,静止3

5小时,过滤、去渣、滤液备用;
[0009]S3:将0.1千克的中草药提取物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用40

60℃热水溶解,备用;
[0010]S4:以10千克酵素菌种、豆粕粉、可溶性淀粉、中药提取物和微量元素为主要原料,常规灭菌后,加入10千克红糖,用35千克40

50℃热水溶化,溶化完全之后,降低温度至30℃以下搅拌均匀,混合液备用;
[0011]S5:将S1、S2、S3、S4步骤得到的滤液与混合液体按照配方重量比倒入搅拌罐内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红糖水,继续搅拌均匀;
[0012]S6:将混匀后的物料送入发酵罐内发酵,一般24小时候发酵温度达到 45

55度左
右开始翻堆,每天1

2次,5

7天停止翻堆,之后均匀晾开风干,经检验合格即为成品。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不但能够直接给作物提供增加对硒、钙、镁、硼、铁、锌等营养微量元素的吸收,硒与中药微生物菌剂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和根系活力,而且产生对植物有益的代谢产物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如细胞分裂素、吲哚乙酸、赤霉素、脱落酸等,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刺激和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强植物生物抗氧化作用,旨在利用功能微生物的防病促生功能及微量元素,结合我国传统的中草药资源,以及氨基酸、益生酸等对植物和微生物有益的功能成分,通过合理配伍,发酵成系列微生物肥料,有增加作物糖分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作物抗寒、抗旱、抗病的能力,且使用后土地不板结,可改良土壤,使用安全降低农残,无毒无污染,有利于现代化农业技术发展,加快农业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功能菌原菌种10%、氨基酸粉剂1%、红糖10%、豆粕粉 10%、可溶性淀粉10%、中草药提取物10%、麸皮24%、米糠25%。
[0019]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按重量比为1:9取氨基酸粉剂、中草药提取物在25

40℃下用水溶化、过滤、去渣,留下滤液备用;
[0021]S2:将麸皮、米糠在20℃

25℃下混合搅拌均匀,静止3

5小时,过滤、去渣、滤液备用;
[0022]S3:将0.1千克的中草药提取物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用40

60℃热水溶解,备用;
[0023]S4:以10千克酵素菌种、豆粕粉、可溶性淀粉、中药提取物和微量元素为主要原料,常规灭菌后,加入10千克红糖,用35千克40

50℃热水溶化,溶化完全之后,降低温度至30℃以下搅拌均匀,混合液备用;
[0024]S5:将S1、S2、S3、S4步骤得到的滤液与混合液体按照配方重量比倒入搅拌罐内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红糖水,继续搅拌均匀;
[0025]S6:将混匀后的物料送入发酵罐内发酵,一般24小时候发酵温度达到 45

55度左右开始翻堆,每天1

2次,5

7天停止翻堆,之后均匀晾开风干,经检验合格即为成品。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附表1

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制成的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方法及应用结果分析:
[0028]其中,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制成的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1)获取原始菌株。
[0030]从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业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购得的枯草芽孢杆菌 (Bac i l l us subt it l es)ACCC11089为原始菌株,该菌株具有较为显著的防病促生功能;
[0031](2)诱变
[0032]将原始菌株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30℃培养4d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斜面培养基2次,制成105菌悬液。向培养皿中加入菌液使液体厚度在2mm 左右,放入无菌磁力搅拌针,置磁力搅拌器上。调整培养皿位置,使其分别距20W紫外灯15、20、25、30、35cm进行照射,照射时间分别选择1.0、 2.0、3.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功能菌原菌种10%、氨基酸粉剂1%、红糖10%、豆粕粉10%、可溶性淀粉10%、中草药提取物10%、麸皮24%、米糠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药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比为1:9取氨基酸粉剂、中草药提取物在25

40℃下用水溶化、过滤、去渣,留下滤液备用;S2:将麸皮、米糠在20℃

25℃下混合搅拌均匀,静止3

5小时,过滤、去渣、滤液备用;S3:将0.1千克的中草药提取物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用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怡远王宏轩杨怡华李顺国杨忱倪彦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利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