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47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6
本申请涉及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属于下击暴流识别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识别方法不能够自动识别阵风锋以及阵风锋的形状,也不能够对风暴单体进行识别和追踪,对下击暴流预警的精确度较低的问题,方法包括:S1:数据质量控制;S2:阵风锋自动识别,阵风锋形状识别,标记环形阵风锋的位置;S3:风暴单体识别和追踪,追踪风暴单体的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风暴质心高度、VIL值随时间演变特征;S4:下击暴流自动预警;所述S1,包括:基本反射率因子等强度数据质量控制和基本径向速度等数据质量控制。本申请能够自动识别阵风锋,能够对风暴单体进行识别和追踪,对下击暴流预警识别的准确度高。对下击暴流预警识别的准确度高。对下击暴流预警识别的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属于下击暴流识别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下击暴流是指在地面或地面附近由对流性下沉气流引起的破坏性的强风,水平尺度为1公里到10公里,可产生平均风速达17.9米每秒的气流,飞机在穿越此区域时,会经历强逆风后再经历顺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0003]为了避免下击暴流造成的危害,需要使用雷达检测,大多数下击暴流常伴随两种类型的雷达回波,即钩状回波和弓状回波。下击暴流一般位于钩状回波的钩内或钩的周围,对于弓状回波,下击暴流经常位于回波前侧。现有的下击暴流识别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现有的识别方法不能够自动识别阵风锋以及阵风锋的形状,也不能够对风暴单体进行识别和追踪,对下击暴流预警的精确度较低。
[000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识别方法不能够自动识别阵风锋以及阵风锋的形状,也不能够对风暴单体进行识别和追踪,对下击暴流预警的精确度较低。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S1:数据质量控制;
[0009]S2:阵风锋自动识别,阵风锋形状识别,标记环形阵风锋的位置;
[0010]S3:风暴单体识别和追踪,追踪风暴单体的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风暴质心高度、VIL值随时间演变特征
[0011]S4:下击暴流自动预警。
[0012]其中,所述S1,包括:基本反射率因子等强度数据质量控制和基本径向速度等数据质量控制。
[0013]其中,所述基本反射率因子等强度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数据填补、噪声滤除、数据平滑。
[0014]其中,所述基本径向速度等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数据填补、数据平滑和退速度模糊。
[0015]其中,所述S2,包括:在速度场中考虑辐合线识别,在强度场中考虑窄带回波识别,根据窄带与辐合线的空间一致性,综合二者识别出阵风锋。
[0016]其中,所述S3,包括:识别风暴单体并追踪风暴单体演变过程,选择基本发射率因子或组合反射率因子≥35dBz的风暴单体,分析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风暴质心高度、VIL值随时间演变特征。
[0017]其中,所述S4,包括: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击暴流自动预警。
[0018]其中,所述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击暴流自动预警包括:
[0019]环形阵风锋识别,根据阵风锋自动识别算法以及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出具有环状结构特征的阵风锋;
[0020]踪具有环形阵风锋特征的风暴单体,根据其反射率因子核高度、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随时间变化、风暴质心高度、风暴质心高度随时间变化、基于格点的VIL值、VIL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等雷达回波特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构建下击暴流发生概率算法模型;
[0021]基于下击暴流概率模型滚动生成下击暴流预警产品。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其有益效果是:
[0024]通过数据质量控制、阵风锋自动识别和风暴单体识别和追踪,使得该识别方法能够通过基本反射率因子等强度数据质量控制和基本径向速度等数据质量控制,控制数据质量,并通过阵风锋形状识别和标记环形阵风锋的位置自动识别阵风锋,然后根据追踪风暴单体的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风暴质心高度和VIL值随时间演变特征对风暴单体进行识别和追踪。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方法包括:
[0030]S1:数据质量控制;
[0031]S2:阵风锋自动识别,阵风锋形状识别,标记环形阵风锋的位置;
[0032]S3:风暴单体识别和追踪,追踪风暴单体的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风暴质心高度、VIL值随时间演变特征;
[0033]S4:下击暴流自动预警。
[0034]实施例2:
[0035]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003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S1,包括:基本反射率因子等强度数据质量控制和基本径向速度等数据质量控制。
[003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基本反射率因子等强度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数据填补、噪声滤除、数据平滑,数据平滑采用3*3网格中值滤波。
[003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基本径向速度等数据质量
控制包括数据填补、数据平滑和退速度模糊,退速度模糊采用WSR

88D雷达退速度模糊算法,数据平滑基于九点滑动平均算法。
[003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S2,包括:在速度场中考虑辐合线识别,在强度场中考虑窄带回波识别,根据窄带与辐合线的空间一致性,综合二者识别出阵风锋。
[004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S3,包括:识别风暴单体并追踪风暴单体演变过程,选择基本发射率因子或组合反射率因子≥35dBz的风暴单体,分析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风暴质心高度、VIL值随时间演变特征。
[004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S4,包括: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击暴流自动预警。
[004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击暴流自动预警包括:
[0043]环形阵风锋识别,根据阵风锋自动识别算法以及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出具有环状结构特征的阵风锋;
[0044]踪具有环形阵风锋特征的风暴单体,根据其反射率因子核高度、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随时间变化、风暴质心高度、风暴质心高度随时间变化、基于格点的VIL值、VIL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等雷达回波特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构建下击暴流发生概率算法模型;
[0045]基于下击暴流概率模型滚动生成下击暴流预警产品。
[0046]实施例3:
[0047]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0048]具体的,本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数据质量控制;S2:阵风锋自动识别,阵风锋形状识别,标记环形阵风锋的位置;S3:风暴单体识别和追踪,追踪风暴单体的反射率因子核高度、风暴质心高度、VIL值随时间演变特征;S4:下击暴流自动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基本反射率因子等强度数据质量控制和基本径向速度等数据质量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反射率因子等强度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数据填补、噪声滤除、数据平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径向速度等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数据填补、数据平滑和退速度模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立式下击暴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在速度场中考虑辐合线识别,在强度场中考虑窄带回波识别,根据窄带与辐合线的空间一致性,综合二者识别出阵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梁玉王啸华蒋启进顾荣直李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气象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