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静止轨道卫星快速成像仪观测区域规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静止轨道卫星快速成像仪观测区域规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卫星通过快速成像仪实现对地观测,快速成像仪的主要目的是在静止轨道对地球观测区域进行更高空间高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成像能力,高频次的地气目标观测数据能够对快速变化的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实现很好的观测和监视作用,对预报员预报天气变化、提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有重要指导意义。现有的卫星载荷进行区域观测需要每次都重新生成观测任务,观测区域的大小也无法完全统一,虽然有的卫星观测区域规划可以做到观测范围大小统一,但是当观测目标中心点为某一个区域边角区域时会造成观测不完整。具体来说,当卫星观测仅有一种区域规划模式时,容易出现观测区域在观测目标边角位置,造成观测效果差的情况;每次新的区域规划均需重新规划观测范围,对后续产品生成造成影响;而且每次区域规划容易使得产品区域大小不一,每次区域规划不同时都需要修改卫星的产品生成系统参数。在卫星根据需求需要执行应急观测任务时,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静止轨道卫星快速成像仪观测区域规划系统,用于将卫星快速成像仪对地球的观测视场规划为多个矩形单位观测区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域规划需求分系统,其以单位观测区域观测时间、单位观测区域观测纬度范围、单位观测区域观测经度范围作为区域规划参数,并选择区域规划参数中的其中两个作为研判参数;快速成像仪区域范围研判分系统,其将观测耗时最长的单位观测区域作为极限区域,以满足极限区域的观测任务需求为基础,根据区域规划需求分系统的研判参数来计算并确定单位观测区域范围大小;以及多阶累积区域规划分系统,其通过将星下点设置在单位观测区域的不同位置来对快速成像仪的观测视场进行多次区域规划并生成相关数据,实现对观测视场的多阶累积区域规划,为卫星快速成像仪生成观测任务提供观测区域数据依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止轨道卫星快速成像仪观测区域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判参数包含单位观测区域观测时间时,以另一研判参数设定单位观测区域在相应方向上的范围,再以未被选为研判参数的另一区域规划参数在相应方向上的范围为研判范围,设定研判范围初始值和迭代步进距离,连续多次观测极限区域,以极限区域观测任务时间小于单位观测区域观测时间不超过设定时间的研判范围为单位观测区域在该方向上的范围,从而确定单位观测区域范围大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静止轨道卫星快速成像仪观测区域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区域规划模式下的单位观测区域范围大小相同,同一区域规划模式下相邻单位观测区域的相邻边平齐;快速成像仪的观测视场范围为矩形,快速成像仪的扫描镜从星下点开始运动,到任一单位观测区域完成观测,再回到星下点的历时为该单位观测区域观测耗时,所述观测耗时最长的极限区域是位于该矩形视场范围角部的单位观测区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静止轨道卫星快速成像仪观测区域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阶累积区域规划中,在每次区域规划中,依照相邻两个单位观测区域行列号不重叠的原则,以单位观测区域的矩形大小为空间裕度,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展至快速成像仪观测视场范围内所有区域,规划地球在观测视场内的成像区域及部分太空区域,计算生成区域规划原始数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静止轨道卫星快速成像仪观测区域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规划原始数据包括在该区域规划模式下得到的各个单位观测区域的起始行号数据、结束行号数据、起始列号数据、结束列号数据、中心点行号数据、中心点列号数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静止轨道卫星快速成像仪观测区域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阶累积区域规划包括:一阶累积规划模块,其包括中心点规划分模块、角点规划分模块、一阶累积规划计算模块,所述中心点规划分模块中,将星下点设在单位观测区域的中心点进行区域规划;所述角点规划分模块中,将星下点设在单位观测区域的角点进行区域规划;所述区域规划原始数据包含由一阶累积规划计算模块计算生成的一阶区域规划原始数据;N阶累积规划模块,其包括南北边界N阶规划分模块、东西边界N阶规划分模块、N阶累积规划计算模块,所述南北边界N阶规划分模块中,将星下点设在单位观测区域的南北相邻边界2
N
‑1等分点处进行区域规划;所述东西边界N阶规划分模块中,将星下点设在单位观测区
域的东西相邻边界2
N
‑1等分点处进行区域规划;所述区域规划原始数据包含由N阶累积规划计算模块计算生成N阶区域规划原始数据,其中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宁,王静,韩琦,商建,杨磊,郭强,谢利子,郑旭东,景怀民,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