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及滤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23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及滤池组件,所述微电解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主体、螺旋流道、生物滤料层和微电解填料层,所述滤池主体下部的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螺旋流道对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滤池主体的底部,所述滤池主体上部的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生物滤料层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层叠式设置在所述滤池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滤池主体的内部设置生物滤料层及微电解填料层,排放的污水收集后从进水口进入,并通过螺旋流道使水流呈螺旋上升,再经过生物滤料层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的净化处理处理,降解了氨氮、COD等有机污染后再从出水口排入生态河床,避免了河床污染。床污染。床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及滤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及滤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其采用常规的生化处理难以得到排放标准,导致由于溢流污水和点源排放的污水流入河流后含有较多氨氮、COD等有机污染,严重污染河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及滤池组件,对溢流污水和点源排放的污水收集后进行净化处理,降解氨氮、COD等有机污染后排入生态河床,避免河床污染。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主体、螺旋流道、生物滤料层和微电解填料层,所述滤池主体下部的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螺旋流道对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滤池主体的底部,所述滤池主体上部的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生物滤料层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层叠式设置在所述滤池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之间。
[0006]优选地,所述微电解填料层为相对设置的两层,所述生物滤料层设置在两层所述微电解填料层之间。
[0007]优选地,所述滤池主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生物滤料层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0008]优选地,所述滤池主体的内部设有安装架,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安装架上。
[0009]优选地,所述滤池主体的底部设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曝气管连接曝气风机,所述曝气管上气动阀。
[0010]优选地,所述滤池主体的底端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上设有阀门。
[0011]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组件,包括微电解生物滤池,多个所述微电解生物滤池并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微电解生物滤池之间设有连接滤池,所述连接滤池的入水口设置在其上部侧壁,并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滤池的排水口设置在其下部侧壁,并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
[0012]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及滤池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滤池主体的内部设置生物滤料层及微电解填料层,且其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溢流污水和点源排放的污水收集后从进水口进入,并通过螺旋流道使水流呈螺旋上升,再经过生物滤料层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的净化处理处理,降解了氨氮、COD等有机污染后再从出水口排入生态河床,避免了河床污染。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微电解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微电解生物滤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

滤池主体,2

螺旋流道,3

生物滤料层,4

微电解填料层,5

进水口,6

出水口,7

支撑板,8

安装架,9

曝气盘,10

曝气风机,11

气动阀,12

排泥口,100

微电解生物滤池,200

连接滤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主体1、螺旋流道2、生物滤料层3和微电解填料层4,所述滤池主体1下部的侧壁设有进水口5,所述螺旋流道2对应所述进水口5设置在所述滤池主体1的底部,所述滤池主体1上部的侧壁设有出水口6,所述生物滤料层3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4层叠式设置在所述滤池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水口5及所述出水口6之间。
[00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微电解生物滤池,通过在滤池主体1的内部设置生物滤料层3及微电解填料层4,且其位于进水口5与出水口6之间,溢流污水和点源排放的污水收集后从进水口5进入,并通过螺旋流道2使水流呈螺旋上升,再经过生物滤料层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的净化处理处理,降解了氨氮、COD等有机污染后再从出水口6排入生态河床,避免了河床污染。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滤料层3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4可以设置多层,也可以只设置一层,可以相间隔设置,也可以不间隔设置。不过较佳地,所述微电解填料层4为相对设置的两层,所述生物滤料层3设置在两层所述微电解填料层4之间。同时,为便于安装,所述滤池主体1的内部设有支撑板7,所述滤池主体1的内部设有安装架8,所述支撑板7设于所述安装架8上,所述生物滤料层3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4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上。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池主体1的底部设有曝气盘9,所述曝气盘9通过曝气管连接曝气风机10。通过设置所述曝气装置,可进一步净化污水。同时,所述曝气管上气动阀11,通过设置所述气动阀11,可根据需要进行曝气。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池主体1的底端设有排泥口12,通过设置所述排泥口12,可将所述滤池主体1的淤泥排出,保证所述滤池主体1的正常使用。同时,为方便操作,所述排泥口12上设有阀门,需要排泥时打开所述阀门,正常处理污水时关闭所述阀门即可。
[0022]请参阅附图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组件,包括上述的微电解生物滤池100,多个所述微电解生物滤池100并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微电解生物滤池100之间设有连接滤池200,所述连接滤池200的入水口设置在其上部侧壁,并与所述出水口6相连通,所述连接滤池200的排水口设置在其下部侧壁,并与所述进水口5相连通,即所述连接滤池200与微电解生物滤池100只是进水口及出水口设置的位置不同,其余结构均相同。微电解生物滤池组件实现了多个生物滤池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降解效果,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解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主体、螺旋流道、生物滤料层和微电解填料层,所述滤池主体下部的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螺旋流道对应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滤池主体的底部,所述滤池主体上部的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生物滤料层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层叠式设置在所述滤池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层为相对设置的两层,所述生物滤料层设置在两层所述微电解填料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主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生物滤料层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层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解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焕曹许兆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灵捷制造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