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网络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时代,电力系统也需要随之更新换代。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必须引入先进的信息通信和计算技术来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现代电力系统已发展成为电力网与信息网深度融合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Cyber physical system,CPS),而且具备各种信息物理系统的典型特征。
[0003]恶意病毒指的是一种蠕虫病毒,这种病毒会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感染。来自计算机的蠕虫病毒可以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传播;同时也可以在计算机与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传播;可编程控制器的蠕虫病毒也可做到上述传播过程。蠕虫病毒攻击的目的在于使得目标的可用性、完整性或保密性遭到破坏。
[0004]传染病模型,研究传染病的传播速度、空间范围等问题,用于防止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等工作。常见的传染病模型为SI、SIS、SIR等。在电力系统网络领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电力系统网络运行实际情况,构建电力CPS实际模拟图;S2、根据电力CPS实际模拟图,将计算机与可编程控制器简化为节点,并构建电力CPS双层耦合网络图;S3、基于电力CPS双层耦合网络图,利用传染病模型建模方法,构建节点状态转换图并建立对应节点微分方程式;S4、根据感染节点病毒查杀率以及感染节点隔离率,构建成本目标函数;S5、利用极大值原理,求解相应的哈密顿函数、协态变量,最终求解出系统模型的最优控制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节点根据蠕虫病毒的感染程度,分类为感染节点、易感节点、免疫节点、隔离节点;所述感染节点包括PC感染节点和PLC感染节点;所述易感节点包括PC易感节点和PLC易感节点;所述免疫节点包括PC免疫节点和PLC免疫节点;所述隔离节点包括PC隔离节点和PLC隔离节点;所述免疫节点、所述PC易感节点、所述PC易感节点和所述PC隔离节点为PC节点;所述PLC感染节点、所述PLC易感节点、所述PLC免疫节点和PLC隔离节点为PLC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模型为连续模型以及脉冲模型,所述脉冲模型的微分方程组使用时间变换系数进行表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力CPS实际模拟图中,所述计算机与互联网相连,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局域网相连,所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交换信息;所述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力系统开关电器、继电器和主令电器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染节点为一个受到蠕虫病毒的攻击会向外随机发送附带蠕虫病毒的信息的节点;所述易感节为一个没有安装最新的免疫补丁就容易受到蠕虫病毒的威胁和感染的节点;所述免疫节点为一个安装了最新的免疫补丁且进行了病毒查杀的节点,所述免疫节点在一段时间内对于蠕虫病毒有免疫的功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免疫补丁失效,所述免疫节点将会转化为易感节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节点状态转换图的具体步骤为:已知节点在转化为其他节点时,以设定比例进行转化,在转化时,方向是从一个节点为起始点,另一个节点为终点;蠕虫病毒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感染;来自计算机的蠕虫病毒在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传播;来自可编程控制器的蠕虫病毒在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之间进行传播。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节点微分方程式具体为:所述PC节点的总数使用N
A
进行表示;其中,N
A
=S
A
(t)+I
A
(t)+Q
A
(t)+R
A
(t);所述PLC节点的总数使用N
B
进行表示;其中,N
B
=S
B
(t)+I
B
(t)+R
B
(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云,冯凯力,梁忠伟,程乐峰,钟晓静,刘晓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