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05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包括箱体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箱体的顶部中端贯穿固定有储能电源,且箱体的顶部前后端设置有立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设置于立杆靠近箱体横向中轴线的一侧,所述储能电源连接有管理组件,所述管理组件包括处理器、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声控传感器、长时报警器、声控照明灯、积水感应器和应急照明灯。该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通过对地下车库积水深度进行监测,在超过安全深度时控制长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能警示人们及时作出反应,帮助车辆避让地下车库积水时存在的泡车危险因素,风扇的设置,能够加快与通道相连通的箱体内部空气流动速度,使散热效率提高。使散热效率提高。使散热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感应照明管理
,具体为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目前地下车库面积越来越大,车库的自然采光性差,由此产生的照明问题以及能源消耗问题成为了物业管理的一大难题。其中物联网技术是指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的新兴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感应照明管理中可以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
[0003]现有装置设计功能不够全面,缺少对地下车库某些危险因素的监控。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包括箱体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箱体的顶部中端贯穿固定有储能电源,且箱体的顶部前后端设置有立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设置于立杆靠近箱体横向中轴线的一侧,所述储能电源连接有管理组件,所述管理组件包括处理器、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声控传感器、长时报警器、声控照明灯、积水感应器和应急照明灯,且处理器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声控传感器,所述处理器还连接有长时报警器、声控照明灯、积水感应器和应急照明灯。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左侧贯穿设置有散热组件,且散热组件包括通道和风扇,所述通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风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撑板和过滤网,且通道的内部左侧两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安置有撑板,且撑板的左侧中部固定有过滤网。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和箱体相互连通,且通道通过复位弹簧与撑板弹性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滑座、摆臂和转轴,且通道的内部后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滑座,且滑座的凸起部贯穿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右端设置有转轴。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驱动电机和撑板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摆臂的右端通过转轴与通道内表面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和驱动电机均与处理器相连接,且滑座通过驱动轴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13]本技术提供了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地下车库
感应照明管理装置,通过对地下车库积水深度进行监测,在超过安全深度时控制长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能警示人们及时作出反应,帮助车辆避让地下车库积水时存在的泡车危险因素。
[0014]1、本技术风扇的设置,能够加快与通道相连通的箱体内部空气流动速度,使散热效率提高,通过驱动电机驱使驱动轴、滑座传动,由转动状态下的滑座带动摆臂进行往复摆动,在摆臂于水平和倾斜反复变换期间对过滤网进行拍打,配合对称分布的两组复位弹簧使撑板、过滤网产生振动,能借此振动力将附着在过滤网上的灰尘抖落下来,达到防止对过滤网进行清洁的作用。
[0015]2、本技术当声控传感器感应到有声音时,处理器直接控制声控照明灯打开,声控照明灯从暗到亮时,会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人是否一直处在声控照明灯附近,当人处在照明区域时则不会控制声控照明灯关闭,当人远离照明区域时,会从红外传感器切换到了声控传感器,通过声控传感器感应声音,在声音越来越远时控制声控照明灯关闭,避免电力浪费。
[0016]3、本技术积水感应器设置在地下车库内,当积水感应器所处位置的积水超过安全深度时,处理器会控制长时报警器发出警报声,警示人们,避免积水对人们的车辆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的整体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的散热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的管理组件内部流程示意图。
[0020]图中:1、箱体;2、立杆;3、太阳能电池板;4、散热组件;401、通道;402、风扇;403、复位弹簧;404、撑板;405、过滤网;406、驱动电机;407、滑座;408、摆臂;409、转轴;5、储能电源;6、管理组件;601、处理器;602、红外传感器;603、温湿度传感器;604、声控传感器;605、长时报警器;606、声控照明灯;607、积水感应器;608、应急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

2所示,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包括箱体1和太阳能电池板3,箱体1的顶部中端贯穿固定有储能电源5,且箱体1的顶部前后端设置有立杆2,太阳能电池板3转动设置于立杆2靠近箱体1横向中轴线的一侧,箱体1的左侧贯穿设置有散热组件4,且散热组件4包括通道401和风扇402,通道40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风扇402,风扇402的设置,能够加快与通道401相连通的箱体1内部空气流动速度,使散热效率提高,散热组件4还包括复位弹簧403、撑板404和过滤网405,且通道401的内部左侧两端设置有复位弹簧403,复位弹簧403的另一端安置有撑板404,且撑板404的左侧中部固定有过滤网405,通道401和箱体1相互连通,且通道401通过复位弹簧403与撑板404弹性连接,散热组件4还包括驱动电机406、滑座407、摆臂408和转轴409,且通道401的内部后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06,驱动电机406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滑座407,且滑座407的凸起部贯穿连接有摆臂408,摆臂408的右端设置
有转轴409,转轴409、驱动电机406和撑板404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摆臂408的右端通过转轴409与通道401内表面转动连接,风扇402和驱动电机406均与处理器601相连接,且滑座407通过驱动轴与驱动电机406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406驱使驱动轴、滑座407传动,由转动状态下的滑座407带动摆臂408进行往复摆动,在摆臂408于水平和倾斜反复变换期间对过滤网405进行拍打,配合对称分布的两组复位弹簧403使撑板404、过滤网405产生振动,能借此振动力将附着在过滤网405上的灰尘抖落下来,达到防止对过滤网405进行清洁的作用。
[0023]如图3所示,储能电源5连接有管理组件6,管理组件6包括处理器601、红外传感器602、温湿度传感器603、声控传感器604、长时报警器605、声控照明灯606、积水感应器607和应急照明灯608,且处理器601连接有红外传感器602、温湿度传感器603和声控传感器604,处理器601还连接有长时报警器605、声控照明灯606、积水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包括箱体(1)和太阳能电池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中端贯穿固定有储能电源(5),且箱体(1)的顶部前后端设置有立杆(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转动设置于立杆(2)靠近箱体(1)横向中轴线的一侧,所述储能电源(5)连接有管理组件(6),所述管理组件(6)包括处理器(601)、红外传感器(602)、温湿度传感器(603)、声控传感器(604)、长时报警器(605)、声控照明灯(606)、积水感应器(607)和应急照明灯(608),且处理器(601)连接有红外传感器(602)、温湿度传感器(603)和声控传感器(604),所述处理器(601)还连接有长时报警器(605)、声控照明灯(606)、积水感应器(607)和应急照明灯(6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贯穿设置有散热组件(4),且散热组件(4)包括通道(401)和风扇(402),所述通道(40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风扇(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车库感应照明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4)还包括复位弹簧(403)、撑板(404)和过滤网(405),且通道(401)的内部左侧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