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92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现有床芯的弹性形变幅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若干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分区,至少部分分区为设有软体填充层的慢回弹区,使用时,慢回弹区受压定型并通过顶面与承托对象表面匹配贴合。将至少部分分区通过设置软体填充层来加工形成慢回弹区,既利用软体填充层来增加对应分区的形变幅度,进而确保芯体表面形变幅度满足使用要求,有效增加使用者表面与芯体表面间的接触面积,还利用慢回弹区的慢回弹特性来确保芯体表面在形变后均能向使用者施加均衡的支撑力,使得使用者的重力会被有效扩散,有效提升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升使用体验。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床垫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呈矩阵状铺设的弹簧。通过调节各分区内弹簧的弹性系数可增加形变幅度,但由于弹簧间通过串簧拉拽或布袋粘连,使得芯体各分区的弹性形变差异不明显,导致芯体无法通过充足的形变来与使用者表面匹配贴合,进而无法对使用者的特定躯段进行有效支撑,影响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通过在至少部分分区内设置软体填充层来改善弹性形变性能,使得芯体各分局具有较大的形变幅度,进而使得芯体能通过形变与使用者表面匹配贴合,提升躺卧舒适性。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床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若干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分区,至少部分分区为设有软体填充层的慢回弹区,使用时,慢回弹区受压定型并通过顶面与承托对象表面匹配贴合。将至少部分分区通过设置软体填充层来加工形成慢回弹区,既利用软体填充层来增加对应分区的形变幅度,进而确保芯体表面形变幅度满足使用要求,有效增加使用者表面与芯体表面间的接触面积,还利用慢回弹区的慢回弹特性来确保芯体表面在形变后均能向使用者施加均衡的支撑力,使得使用者的重力会被有效扩散,有效提升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
[0005]作为优选,所述分区包括设于芯体前部的肩部承托区,所述肩部承托区形成所述慢回弹区。使用者的肩部与相邻躯段间存在较大高差,尤其在使用者侧躺时,差值达到最大,通过在承托肩部的肩部承托区内设置软体填充层来提升形变幅度,确保使用者肩部以及相邻躯段表面均能与芯体表面贴合,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分散作用力,进而提升躺卧舒适性。
[0006]作为优选,所述分区包括设于芯体中部的臀部承托区,所述臀部承托区形成所述慢回弹区。使用者的臀部与相邻躯段间存在较大高差,尤其在使用者侧躺时,差值达到最大,通过在承托臀部的臀部承托区内设置软体填充层来提升形变幅度,确保使用者臀部以及相邻躯段表面均能与芯体表面贴合,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分散作用力,进而提升躺卧舒适性。
[0007]作为优选,部分分区为慢回弹区,所述芯体包括与慢回弹区拼合的通用区,所述通用区内设有与芯体厚度匹配的长簧组件。将具有较大形变幅度需求的分区设置为慢回弹区,将其余分区设置为通用区,既确保芯体表面能与使用者匹配贴合,还有效简化芯体结构,降低加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0008]作为优选,所述慢回弹区包括短簧组件,所述短簧组件与软体填充层竖向叠置并与相邻分区具有相同厚度,以使慢回弹区顶面与相邻分区顶面拼合形成床芯平整的顶面。
短簧组件具有较短的长度,为设置软体填充层预留空间,确保软体填充层和短簧组件叠置后与普通区的厚度匹配,进而确保芯体具有平整的顶面和底面,既确保芯体能稳定承托使用者,还提升芯体美观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填充层设置在慢回弹区顶部,所述短簧组件为一组,软体填充层搭接在所述短簧组件上方。软体填充层设置在芯体顶部,通过缩短软体填充层与使用者表面间距离来提升形变灵敏性,确保芯体灵敏形变并与使用者紧密贴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填充层设置在慢回弹区中部,所述短簧组件为竖向叠置的两组,软体填充层夹设在所述短簧组件间。软体填充层设置在芯体中段,且被两组短簧组件竖向夹持,使用者与软体填充层之间设有短簧组件,软体填充层形变并控制上方短簧组件的升降,既确保使用者与芯体顶面匹配贴合,还确保芯体顶面具有较强的硬度,进而确保芯体顶部具有较好的支撑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短簧组件具有差异化高度,以使软体填充层高度位置可调节。通过设置差异化的短簧组件来获得差异化的支撑体验,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0012]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填充层包括至少一层记忆棉,利用记忆棉慢回弹的特点来使得装配有软体填充层的分区具有慢回弹的特性,进而确保芯体表面在形变后能均匀分散来自使用者的作用力,有效提升舒适性。
[0013]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填充层的高度为H,10mm≤H≤40mm。通过调节软体填充层的高度来使得慢回弹区具有不同的形变幅度,慢回弹区的形变幅度会随着软体填充层的高度提升而增加,以满足使用者的差异化使用要求。
[0014]一种床垫,包括床芯,所述床垫包括铺设在其顶面的舒适层以及包裹所述芯体的外罩。舒适层能为芯体顶部提供更大的形变幅度,进而确保芯体顶面与使用者紧密贴合,提升躺卧舒适性,外罩对芯体起到遮挡和保护作用,还方便对外罩进行单独清洁,提升使用体验。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至少部分分区通过设置软体填充层来加工形成慢回弹区,既利用软体填充层来增加对应分区的形变幅度,进而确保芯体表面形变幅度满足使用要求,有效增加使用者表面与芯体表面间的接触面积,还利用慢回弹区的慢回弹特性来确保芯体表面在形变后均能向使用者施加均衡的支撑力,使得使用者的重力会被有效扩散,有效提升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床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床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三所述床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三所述床芯具有差异化软体填充层高度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四所述床垫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1、芯体,2、慢回弹区,3、软体填充层,4、肩部承托区,5、臀部承托区,6、头部承托区,7、腰部承托区,8、腿部承托区,9、短簧组件,10、长簧组件,11、通用区,12、舒适层,13、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床芯。
[0025]如图1所示的一种床芯,由芯体1组成,所述芯体1包括若干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分区,部分分区为设有软体填充层3的慢回弹区2,使用时,慢回弹区2受压定型并通过顶面与承托对象表面匹配贴合。通过在部分分区内设置软体填充层3来形成慢回弹区2,既能增大慢回弹区2的形变幅度,确保芯体顶面能与使用者表面贴合,还能在形变到位后为使用者提供均匀的支撑作用力,有效提升使用者的躺卧舒适性。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头部承托区6、肩部承托区4、腰部承托区7、臀部承托区5以及腿部承托区8,其中,设置在芯体1前部的肩部承托区4和设置在芯体1中部的臀部承托区5内设置软体填充层3,使得肩部承托区4和臀部承托区5形成所述慢回弹区2。使用者躺卧时,肩部与腰部间、腰部与臀部间存在较大的高度,通过在肩部承托区4和臀部承托区5设置软体填充层3来增大该分区的形变幅度,既能通过降低肩部和臀部的高度来确保使用者的腰部能与腰部承托区7贴合,还能增加肩部与肩部承托区4间、臀部与臀部承托区5之间的接触面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芯,包括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1)包括若干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分区,至少部分分区为设有软体填充层(3)的慢回弹区(2),使用时,慢回弹区(2)受压定型并通过顶面与承托对象表面匹配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包括设于芯体前部的肩部承托区(4),所述肩部承托区(4)形成所述慢回弹区(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包括设于芯体中部的臀部承托区(5),所述臀部承托区(5)形成所述慢回弹区(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芯,其特征在于,部分分区为慢回弹区(2),所述芯体(1)包括与慢回弹区(2)拼合的通用区(11),所述通用区(11)内设有与芯体(1)厚度匹配的长簧组件(10)。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床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回弹区(2)包括短簧组件(9),所述短簧组件(9)与软体填充层(3)竖向叠置并与相邻分区具有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威朱倩倩胡水洋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