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日本Aamp专利>正文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91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接枝共聚物树脂(A),其是将包含氰化乙烯基系单体及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接枝聚合于橡胶状聚合物而成的,关于该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包含的游离树脂等,满足规定的要件;接枝共聚物树脂(B),其是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接枝聚合于包含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状聚合物而成的,该接枝共聚物树脂(B)中的橡胶状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和共聚物(C),其是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及氰化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的乙烯基系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包含丙烯酸橡胶系接枝共聚物等的橡胶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加工性、耐冲击性、耐气候性、耐化学药品性、热稳定性等优异,因此在电气
·
电子设备领域、OA设备领域等广泛的领域中使用。其中,近年来,正在研究向需要高品质外观的用途的应用,要求显色性优异的橡胶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根据包含具备规定要件的丙烯酸橡胶系接枝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耐冲击性、耐化学药品性、成型品的表面外观(光泽、显色性)及高温成型时的热稳定性优异。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0295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但是,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研究的结果表明,关于耐冲击性及显色性的同时实现,专利文献1等以往的橡胶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均衡性良好地同时实现耐冲击性及显色性的橡胶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下的[1]~[5]所述的专利技术。
[0010][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
[0011]接枝共聚物树脂(A),其是将包含氰化乙烯基系单体及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接枝聚合于橡胶状聚合物而成的,就该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包含的游离树脂而言,以该游离树脂总量为基准,包含10~35质量%的来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并且满足下述要件(1)及(2)中的至少一者;
[0012]接枝共聚物树脂(B),其是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接枝聚合于包含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状聚合物而成的,
[0013]该接枝共聚物树脂(B)中的橡胶状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和
[0014]共聚物(C),其是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及氰化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
[0015](1)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的橡胶状聚合物包含来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
[0016](2)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的乙烯基系单体还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0017][2]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就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的乙烯基系单体而言,以该乙烯基系单体总量为基准,包含10~30质量%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0018][3]如[1]或[2]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就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的橡胶状聚合物而言,以该橡胶状聚合物总量为基准,包含50质量%以上的来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
[0019][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的橡胶状聚合物的凝胶含有率为75~90%。
[0020][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就共聚物(C)中的乙烯基系单体而言,以该乙烯基系单体总量为基准,包含28质量%以上的氰化乙烯基系单体。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橡胶增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能够均衡性良好地同时实现耐冲击性及显色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关于“(甲基)丙烯酸酯”等类似的表述也同样。
[0023]本实施方式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接枝共聚物树脂(A)、接枝共聚物树脂(B)和共聚物(C)。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0024][接枝共聚物树脂(A)][0025]接枝共聚物树脂(A)是将乙烯基系单体接枝聚合于橡胶状聚合物而成的。接枝共聚物树脂(A)除了包含乙烯基系单体接枝聚合于橡胶状聚合物而得的接枝共聚物以外,还可包含乙烯基系单体彼此聚合而得的游离树脂(free resin),可包含未反应的乙烯基系单体等。需要说明的是,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包含的游离树脂可以是在制造橡胶状聚合物时生成的,也可以是制造橡胶状聚合物时未反应的单体在接枝聚合时反应而生成的游离树脂。
[0026]作为上述橡胶状聚合物,例如,可举出:聚丁二烯、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

丁二烯共聚物等丁二烯系橡胶状聚合物;乙烯

丙烯共聚物、乙烯

丙烯

二烯共聚物等乙烯

丙烯系橡胶状聚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作为主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有机硅系橡胶状聚合物;丁二烯系橡胶状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的复合橡胶状聚合物;有机硅系橡胶状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的复合橡胶状聚合物、及氯化聚乙烯橡胶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0027]这些橡胶状聚合物中,从进一步提高耐气候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优选包含来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从进一步提高耐气候性的观点考虑,(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中的来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中的来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
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95质量%以下。
[0028]作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5以下或10以下。
[0029]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可以是通过交联剂交联而得的物质。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举出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二环戊二烯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4

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等。
[0030]通过交联剂交联的橡胶状聚合物中的来自交联剂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例如可以为0.1质量%~5质量%。
[0031]丙烯酸系橡胶状聚合物可以具有来自上述单体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接枝共聚物树脂(A),其是将包含氰化乙烯基系单体及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接枝聚合于橡胶状聚合物而成的,就该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包含的游离树脂而言,以该游离树脂总量为基准,包含10~35质量%的来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并且满足下述要件(1)及(2)中的至少一者;接枝共聚物树脂(B),其是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接枝聚合于包含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橡胶状聚合物而成的,该接枝共聚物树脂(B)中的橡胶状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0nm~150nm;和共聚物(C),其是将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及氰化乙烯基系单体的乙烯基系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1)所述接枝共聚物树脂(A)中的橡胶状聚合物包含来自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2)所述接枝共聚物树脂(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井健祐小法师大辅市原将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AampampL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