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万山专利>正文

一次性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8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采血器,它有针头、管体及连接管,其管体的管口端带有盖子,管体的上半部设有与管体一体的卡圈,其盖子与管体的外端接触处通过密封材料密封,盖子上的导管一端与管体内腔相通,另一端与连接管套接,并在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带密封盖的针头;它具有结构简单、采集血样数量准确、不易使空气进入血管、操作方便及血样无污染、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一次性采血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有针头、管体及连接管,其管体的管口端带有盖子,管体的上半部设有与管体一体的卡圈,其盖子与管体的外端接触处通过密封材料密封,盖子上的导管一端与管体内腔相通,另一端与连接管套接,并在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带密封盖的针头。所述的盖子与导管为一体结构;卡圈为管体凸起台。管体上设有刻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血样化验时,本技术具有采集血样数量准确、不易使空气进入血管、操作方便及血样无污染并结构的优点。可用于紧急情况下采集血样,适用范围广。本技术制作时,管体1的管口一端的管体厚度大于管体1下端的厚度;并将达到消毒标准的盖子3插入管体1的管口上,通过针头6将管体1内的气体抽真空,最后用密封套密封经过消毒的针头6。使用时先将连接管4折曲后,把连接管4另一端的针头6上的密封套拔下,针头6穿刺血管回血,松开折曲的连接管4;当采集的血样达到所需刻度即可停止采血拔下针头6,并再使连接管4折曲不使采集血样受到污染;当将管体1置于化验架上时,其管体1的卡圈7卡于化验架的上孔壁上不至于下塌,保证管体1的稳定性;本技术制造成本低、一次性使用、销毁容易、杜绝血样污染,提高化验准确度。本技术中的盖子3与导管2为医用塑料注塑制成,管体1与连接管4均为医用软质具有弹性的通明或半通明材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次性采血器,它有针头(6)、管体(1)及连接管(4),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管口端带有盖子(3),管体(1)的上半部设有与管体(1)一体的卡圈(7),其盖子(3)与管体(1)的外端接触处通过密封材料密封,盖子(3)上的导管(2)一端与管体(1)内腔相通、另一端与连接管(4)套接,并在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有带密封盖的针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子(3)与导管(2)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圈(7)为管体(1)凸起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上设有刻度(5)。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采血器,它有针头、管体及连接管,其管体的管口端带有盖子,管体的上半部设有与管体一体的卡圈,其盖子与管体的外端接触处通过密封材料密封,盖子上的导管一端与管体内腔相通,另一端与连接管套接,并在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带密封盖的针头;它具有结构简单、采集血样数量准确、不易使空气进入血管、操作方便及血样无污染、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文档编号A61B5/15GK2601629SQ0321449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马万山, 王红 申请人:马万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采血器,它有针头(6)、管体(1)及连接管(4),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管口端带有盖子(3),管体(1)的上半部设有与管体(1)一体的卡圈(7),其盖子(3)与管体(1)的外端接触处通过密封材料密封,盖子(3)上的导管(2)一端与管体(1)内腔相通、另一端与连接管(4)套接,并在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有带密封盖的针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万山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马万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